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专家解读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1 例

已认证的机构号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浙江浙江
2099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3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感谢以下两位老师提供本期病例

病例提供专家:武汉儿童医院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马莎老师

病例点评专家:武汉儿童医院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宋晓晖老师


一、简要病史

年龄:26岁    入院时间:2020年12月26日 21:42


1.主诉:停经36+4周,产检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月余

2.现病史:停经36+4周,LMP:2020-04-13,EDC2021-01-20。停经30余天查尿HCG提示早孕,孕早期超声诊断为宫内单胎妊娠,平素月经规律。早孕反应轻微,孕三月缓解。孕期有感冒,无发热,无特殊用药。早孕期间无阴道出血。孕期定期产检,孕18周始觉胎动至今。孕中晚期无阴道出血。孕期无头晕、眼花、胸闷、心慌、视物模糊等不适,无皮肤瘙痒。中孕期无创DNA低风险。1月余前当地医院产检查总胆汁酸(TBA)升高(21umol/L),孕妇两周后才到医院取报告,未行特殊处理,建议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4周前孕妇于我院门诊就诊,复查TBA仍偏高(15umol/L),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于2020年12月05日因“停经32+5周,检查发现总胆汁酸升高20余天”住院治疗,住院给予吸氧、监护、降胆汁酸等对症处理,2020年12月11日复查总胆汁酸(18.4umol/L)好转签字出院。今日因“停经36+4周,产检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月余”再次入院,无腹痛,无阴道流水,无阴道出血,自觉胎动增多,门诊以“孕2产1孕36+4周头位待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剖宫产史的妊娠、乙肝小三阳”收入院。孕期,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可,体重随孕周而增加。

3.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一般,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余系统回顾无特殊 

4.月经史:初潮年龄:12岁,月经周期:7天/30天,LMP:2020-04-13,EDC2021-01-20,经量正常,周期规则,经期正常,无痛经

5.婚育史:结婚年龄:24岁。丈夫:体健。妊次:2次,产次:1次。

妊娠史:2017年剖宫产一活女婴,现健在;

6.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20次/分,规则,脉搏83次/分,规则,血压119/60mmHg,体重65Kg,身高160.0cm;一般情况:面色正常,发育良好,营养正常,神志清楚,自动体位,表情自如,步态正常,配合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  头发分布正常  皮疹:无皮疹   皮下出血:无皮下出血  

      温度与湿度正常   水肿:无水肿   肝掌无   蜘蛛痣无  其他表现无  

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颅形态正常    

     眼:突眼无,眼睑眼睑正常, 结膜结膜正常,巩膜巩膜无黄染,

角膜角膜透明,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瞳孔等圆等大  其他:无

      耳:外耳道分泌:无,乳突压痛:无,听力障碍:无

        鼻: 鼻翼扇动无   鼻腔分泌物无  鼻旁窦压痛无 

口腔: 唇红润         黏膜正常         舌舌伸出正中       

        齿正常       扁桃体双侧无肿大     咽无充血 

颈项强直颈软,无颈项强直     颈动脉正常     肝颈静脉回流征呈阴性 

       气管正中    甲状腺正常   血管杂音无。

胸廓:胸廓无隆起 乳房:正常, 胸骨叩痛:无

肺:视诊:呼吸运动两侧对称

      触诊:语颤:两侧对称、正常   胸膜摩擦感:无    皮下捻发感:无

      叩诊:双肺清音     肺下界:正常  

      听诊:呼吸音正常 

心脏:视诊:剑突下搏动无,心尖搏动位置正常。

      触诊:心尖搏动:正常  震颤无震颤,心包摩擦感无。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

听诊:心率90次/分  心律整齐  心音正常      心脏杂音未闻及  

       周围血管征及其他:无  

腹部: 视诊:腹部外形:膨隆,胃型:无 ,肠型:无

      腹壁静脉曲张无,手术疤痕下腹部见一长约10cm横行手术疤痕。

      触诊:全腹柔软 ,压痛:无 ,反跳痛:无

      肝脏:肋下未触及。胆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

      脾脏:肋下未触及。肾脏:无。腹部包块:未触及,其他:无。

      叩诊:肝浊音界:正常,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第五肋间

            移动性浊音呈阴性,腹水:无,肝区:阴性,肾区:阴性。

      听诊:肠鸣音正常 气过水声:无 血管杂音:无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病理性畸形

      四肢: 正常

神经系统:正常

直肠肛门:未查

7.专科情况(体检):宫高33cm,腹围93cm,单胎头位,先露头,半定,胎心145次/分,未扪及宫缩。髂前上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7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9cm;阴道内诊:先露头,S-2.5,宫颈管后位,质中,厚度中度,宫颈管长约2.5cm,宫口未开;骨盆内测量:坐骨棘不突,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可容3横指,骶骨弯曲度正常,尾骨不翘,耻骨弓角度90度,不低,阴道口未见明显流液。

8.实验室检查血型ABO:AB,血型RH:阳性。2020-11-16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 HCV HIV TP阴;HBsAg阳性,HBsAb阴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2020-10-16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 OGTT 4.63--4.66--5.89mmol/L。2020-12-26 我院 超声 单活胎、头位,BPD 9.1cm,AC 32.4cm,HC 31.3cm,AFV 5.7,AFI 15.8,S/D 2.17,无脐带绕颈,胎盘分级I+。血常规:HGB 97g/l;血小板正常;凝血象、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尿液分析:白细胞 2+(个/μl)↑;总胆汁酸 37.5(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 3.73(mg/l)↑; ECG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功能测定(彩超),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心收缩,舒张功能正常。NST+。

 

二、诊断意见: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2.剖宫产史的妊娠 

3.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小三阳) 

4.妊娠合并贫血 

5.(孕2产1)孕36周(+4天头位待产)

三、诊断依据:

 1.患者因“停经36+4周,产检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月余。”入院

 2.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一般,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疾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余系统回顾无特殊 。手术史:无 

 3.体格检查:体温36.3℃,呼吸20次/分,规则,脉搏90次/分,规则,血压126/76mmHg,体重66Kg,身高160.0cm;一般情况:面色正常,发育良好,营养正常,神志清楚,自动体位,表情自如,步态正常,配合检查合作;

 4.专科情况:宫高33cm,腹围93cm,单胎头位,先露头,半定,胎心145次/分,未扪及宫缩。髂前上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7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9cm;

 5.辅助检查:血型ABO:AB,血型RH:阳性。2020-11-16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 HCV HIV TP阴;HBsAg阳性,HBsAb阴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2020-10-16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 OGTT 4.63--4.66--5.89mmol/L。2020-12-26 我院 超声 单活胎、头位,BPD 9.1cm,AC 32.4cm,HC 31.3cm,AFV 5.7,AFI 15.8,S/D 2.17,无脐带绕颈,胎盘分级I+。血常规:HGB 97g/l;血小板正常;凝血象、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尿液分析:白细胞 2+(个/μl)↑;总胆汁酸 37.5(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 3.73(mg/l)↑; ECG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功能测定(彩超),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左心收缩,舒张功能正常。NST+。

 

四、治疗

入院后予以吸氧、胎心监护、静滴维生素C、口服熊去氧胆酸、思美泰、茵栀黄降胆汁酸、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对症处理。患者因“剖宫产史的妊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于2020年12月29日09时21分钟行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修补术+产后子宫颈探查术,手术产一活婴,出生Apgar9分,1分钟:9分,5分钟:9分,10分钟:9分。产时羊水清 300 ml,产时出血500ml。术后给予抗炎治疗,促进子宫收缩及对症处理,加强营养,伤口护理。术后复查总胆汁酸:10.0 umol/L。


五、随访与转归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治愈。


六、总结与体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少数发生在妊娠中期,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试升高为特点,主要危及胎儿安全。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雌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对母儿影响:1、对孕妇的影响:致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也可发生糖、脂代谢紊乱。2、对胎婴儿的影响: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自发性早产或孕期羊水胎粪污染;以及胎儿生长受限,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主要引起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危及胎儿安全(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病情监测:主要筛查总胆汁酸和肝功能和胎儿宫内状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治疗:

⑴ 熊脱氧胆酸

 疗效评价:其他药物对照治疗相比,在缓解皮肤瘙痒、降低血清学指标、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方面具有优势,推荐作为ICP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情况

 剂量:建议按照15mg/kg/d,分3次口服,常规剂量疗效不佳,无明显副反应时,可加大剂量1.5~2.0g/日

 胎儿安全性:在羊水和脐血中的蓄积量很低,对胚胎和出生的幼仔无直接损害,妊娠中晚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⑵ S腺苷蛋氨酸

 疗效评价:降低剖宫产率、延长孕周,建议作为ICP临床二线用药或联合治疗

 剂量:静脉滴注每日1g,疗程12~14d;口服500mg每日2次

 胎儿安全性:未发现SAMe存在对胎儿的毒副作用和对新生儿远期的不良影响

⑶ 降胆酸药物的联合治疗

 比较集中的联合方案:UDCA 250mg 每日3次口服,联合SAMe 500mg 每日2次静滴

 建议重度、进展性、难治性ICP患者考虑联合治疗

⑷ 辅助治疗

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可用于有早产风险的患者

改善瘙痒症状:炉甘石液、薄荷类、抗组胺类药物对瘙痒有缓解作用

预防产后出血:当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或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可补充维生素K,每日5-10mg,口服或肌肉注射。

⑸产科处理

ICP患者会发生突发的不可预测的胎死宫内,因此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和时机,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是对ICP孕期管理的最终目的。关于ICP终止妊娠的时机需考虑孕周、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等综合判断,遵循个体化评估的原则。

 

七、专家点评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血清总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增加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窒息风险。该患者于2020年12月05日因“停经32+5周,检查发现总胆汁酸升高20余天”住院治疗,入院时总胆汁酸(79.4umol/L),住院给予吸氧、胎心监护、降胆汁酸以及肌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等对症处理,2020年12月11日复查总胆汁酸(18.4umol/L)好转出院,门诊定期产检。2020年12月26日因“停经36+4周,产检发现总胆汁酸升高1月余”再次入院,无腹痛,无阴道流水,无阴道出血,自觉胎动增多。实验室检查血型ABO:AB,血型RH:阳性。 我院 超声 单活胎、头位,BPD 9.1cm,AC 32.4cm,HC 31.3cm,AFV 5.7,AFI 15.8,S/D 2.17,无脐带绕颈,胎盘分级I+。血常规:HGB 97g/l;血小板正常;凝血象、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尿液分析:白细胞 2+(个/μl)↑;总胆汁酸 37.5(μmol/L)↑。NST+。继续口服熊去氧胆酸、茵栀黄、思美泰降胆汁酸治疗,2020年12月28日复查总胆汁酸(17.8umol/L),患者因“孕37周、剖宫产史的妊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于2020年12月29日行剖宫产术,术后复查总胆汁酸:10.0 umol/L。该患者反复总胆汁酸升高,经对症治疗后显著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了肝功能,延长孕周至足月分娩,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

2 3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