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值得所有骨科医生思考的病例:骨筋膜室综合征!
丁香园的第100篇帖子,分享一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辗转好几家医院的曲折求医路。
(单纯病历分享)
患者:男,38岁。
入院时间:2021.07.15
主诉:右踝关节组织缺损伴分泌物流出半月余。
简要病史:
1,2019.11.09,22:00
急诊入A医院(县级市二甲)。
当时诊断:右胫骨平台骨折。
X线如下:

治疗:抬高,消炎,消肿。
住院12小时,因非骨科专科医院,患者要求转院。
2,2019.11.10,10:00
转入B医院,(县级市三级综合医院骨科)
辅助检查:(没有复印单)
患者诉:“脚不疼,麻,背伸不行,做彩超,发现下肢血管通血不良”,
治疗:下肢石膏固定,消肿。
住院24小时后,主管医生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2019.11.11,12:00
转C医院(地级市三甲医院骨科)
2019.11.12,入院第2天中午
行骨筋膜室高压切开减压+跟骨结节骨牵引术。
此时距离受伤已过去50小时。

随后因为肌肉坏死,做了三次清创术,一次跟骨牵引针去除。
住院50天,手术一共5次,幸运保住了肢体。

然而因为缺血肌挛缩和肌肉坏死,更麻烦的并发症紧跟着出现:跟腱挛缩,足下垂,内翻畸形。
于2021.03.07
入住D院(省三甲医院,足踝外科)
入院辅助检查:



行:关节融合术。
术后复查如下:




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余,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良好(6-7mmol/L)。
因为有几针愈合欠佳,住了37天出院。
出院日期:2021.04.14
2021.05.28,踝关节前侧皮肤裂开,自行当地卫生院换药,效果欠佳,遂于2021.07.03入住E院(县级市二甲中医院)。





踝前皮肤坏死,有分泌物,钢板外露。
治疗:换药,中药敷。头孢+左氧氟沙星。(没有复印病历,患者自诉)效差。
2021.07.14出院,入我院。
外观照:

辅助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8.03%,
血沉:15mm/h
CRP:15.8mg/L
体温:37.2℃
其余结果无明显异常。
外侧减压切口外观:

内侧减压切口外观:

踝前感染创面,双下肢对比图:

踝前创面面积,约8cmx6cm,肉芽硬化,有淡黄色分泌物,局部无明显红肿,钢板外露。

目前胫骨平台情况:



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扩创术,术中探查,胫动脉侵蚀栓塞,腓深神经长段缺损,钢板远端皮下有病灶,取出钢板,见胫骨远端骨膜及骨皮质侵蚀,(比想象的好一点),踝关节融合牢固。彻底扩创,应用万古霉素:抗生素骨水泥1:10配比,覆盖创面。(骨水泥表面技术,借鉴河北三院吴希瑞教授经验,我们自己也用抗生素骨水泥治愈超过100例感染患者。)
取标本行细菌培养+药敏实验。
术前经验性应用哌拉西林。
术后培养结果:产气肠杆菌。
敏感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复方新诺明。

应用敏感抗生素,体温下降,各项炎性指标下降,局部情况良好。
待创面感染控制,去掉抗生素骨水泥植皮。(大部分骨水泥表面技术应用后,肉芽生长良好,近期有一例踝关节感染抗生素骨水泥治愈,整理完毕后发帖)。
术后第10天,各项炎性指标均正常。
取出骨水泥,创面无感染,肉芽良好,骨外露,无法植皮。
患者无法承受再次骨水泥,或者vsd培养肉芽,所以只能冒险考虑皮瓣


多普勒探测外踝上血管穿支,设计穿支皮瓣。


因为小腿有缺血肌挛缩,本来打算螺旋桨全部翻转,保留穿支。皮瓣外观好看,因为皮下筋膜,组织,硬化严重,就做了旋转皮瓣,后期皮瓣成活后,整形。

术后第7天,拆开vsd:植皮全部成活。


术后第14天,拆线,出院。
终于感染控制,皮瓣成活,植皮成活,治疗结束。
曲折求医路终于结束。
胫骨平台骨折,没有做手术,倒是愈合很好,膝关节功能也不错。然而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并发症,差点截了肢,两年求医路,全在治疗并发症了。
回想起来整个治疗过程,不胜唏嘘。
———————————————
本例胫骨平台骨折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从而肌肉缺血坏死,马蹄足,关节融合,皮肤坏死,感染,清创,皮瓣修复,这么曲折的治疗过程,大家从这例中总结经验,分享一下?
1,切开减压时机?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急诊手术?择期手术?优缺点?
2,每一次治疗中存在的不足?
3,经验教训?


最后编辑于 2022-03-15 · 浏览 2.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