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例气道重建困难个体化临床治疗思路(附视频)
由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场中心(原山东省胸科医院)徐栗教授分享 2 例气道重建困难 LungPro 导航引导病例。
精要解读
病例 1:局部气道重建困难
病例 2:整体支气管树重建困难

病例 1:局部气道重建困难
一.病史简介
患者信息:男,62 岁。
主诉:查体发现肺部病变 8 月,咳嗽、咳痰 2 天。
现病史:
- 患者 8 月前查体发现左肺病变,当地结防所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给与异福片抗结核治疗 6 月。
- 复查胸部 CT 左肺上叶后段出现不规则肿块,内见小空洞。
- 同时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院住院。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 3 年。
- 糖尿病病史 5 年。
生化:
- 结核感染 T 细胞检测阳性
- 血 GM 试验阴性
- 痰抗酸涂片阴性
CT 检查:
- 左肺上叶尖后段结节,斑片、条索状高度密影,内密度不均匀,较大结节内见空洞、洞内壁规整。
- 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段以上支气管开口通畅。

二.临床思路与手术规划
临床思路:
- 诊断肺结核可能性大。
- 有糖尿病病史,真菌感染不能排除。
手术规划:
- 气道内导航下取材。
- 使用外径 3mm 超细支气管镜,经 LungPro 导航尽可能抵达病灶。
- 取材分流:病理 xpret、肺泡灌洗液查 GM、毛刷查结核菌及真菌培养等。
术前规划:
- 患者整体支气管树重建良好,但通向左肺上叶空洞内的支气管由于局部管壁增厚,局部气道难以有效重建。
- 在临近病灶支气管的分叉处,标记“位置 ⑴ ”同时计算该从该位置抵达空洞(位置 ⑵ )的距离约 3cm。
- 根据术前规划路径,“位置 ⑴ 处气道平均直径 3.5mm ”,故计划采用外径 3mm的超细支气管镜取材。



术中:增强现实导航
- 依据术前规划估计,术中按气道内导航路线,逐级抵达病灶周围。
- 逐级抵达“位置 ⑴ ”处,(约 5 级支气管处),同术前规划预想的一样,气道壁增厚,并没有出现通向空洞的支气管分叉。通向空洞的位置在 5 点钟方向。
- 支气管镜抵达“位置 ⑴ ”,向下 5 点钟方向弯曲支气管镜,出现轻微落空感,在向里深入,支气管镜图像变白,考虑抵达空洞内。



术后情况及随访
- 并发症:术后患者无气胸、咯血等并发症
- 病理:凝固性坏死,特殊染色:抗酸(+)
- 感染相关检查:肺泡灌洗 xpert :阳性,利福平耐药。毛刷结核菌培养;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 随访:患者 xpert 示利福平耐药,所以出现抗结核治疗无效,根据药敏调整药物。

病例 2 :整体支气管树重建困难
一.背景:能否良好重建支气管树,是能否行支气管镜导航的关键。良好支气管树重建标准是支气管级数 ≥6,如图所示。

二.病史资料:
- 患者信息:男,64 岁。
- 主诉:查体发现肺结节 1 月。
- 现病史:患者 1 月前查体发现左肺病变,无咳嗽、咳痰等症状。
- 既往史:既往体健,吸烟 40 余年。
- 胸部 CT :左上舌段病灶较密实,与邻近胸膜相连。段以上支气管开口通畅,前纵膈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CT 考虑感染性病变。

三.临床思路与手术规划
临床思路:
- 初步诊断肺癌?
- 计划 LungPro 导航联合透视取材进一步明确诊断。
手术规划:
- LungPro 导航,似乎无气道相通。
- 使用外径 4mm 超细支气管镜,必要时透视引导下予以外周 TBNA 取材。
术前规划:
患者可能由于长期吸烟出现远端气道壁增厚,导致支气管树重建困难,只能重建到4级支气管,病灶周围支气管难以有效重建,无法有效气道内导航取材。

术中:增强现实导航
- 依据术前规划估计,术中按气道内导航路线抵达舌段开口。
- 舌段开口针孔样狭窄,外径 4mm 气管镜勉强挤入,但镜下无视野。

术中:影像融合技术
- 由于远端气道无视野,利用 LungPro 导航提供的影像融合(即真实透视的影像上标记病灶位置,如左下图 1 绿点,即为透视下病灶位置)。
- 透视引导下首次活检钳难以抵达病灶,利用穿刺针穿刺建立一条路径,再用活检钳取材。


术后情况及随访
- 并发症:术后患者无气胸,咯血等并发症。
- 病理:非小细胞肺癌。

总结:
- 经支气管导航下取材,重建出良好的支气管树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 支气管树重建困难为:临近病灶局部支气管重建困难,整体支气管树重建困难。
- 如患者出现气道重建困难,则给经支气管导航操作增加了难度,需依据气道重建困难的类型,个体化处理。
附视频:


欢迎大家前来分享临床上遇到的气道重建困难LungPro 导航引导病例,在临床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最后编辑于 2021-07-01 · 浏览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