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制度
1.在收集医疗废物时包装袋如破损,应立即重新加套一个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
2.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如发现泄露、遗散时,及时清理污染,控制污染扩散。并用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30分钟。
3.医院组织有关人员对医疗废物发生意外情况进行现场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医疗废物发生意外流失时.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应立即向医院主管院长汇报并确定 流失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范围及严重程度。
5.对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医院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6.遇到特殊情况,暂存地容量不够时,可使用封闭良好的容器临时存储,并由专人管理及时清运。
7.医疗废物的管理人员均应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对发现违反《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者,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类别特征
常见组分类或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场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条、纱布及其他各类敷料。
——用后的一次性用品,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动物实验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蜡块。
损伤性废
物
能够刺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利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的医用锐器:解剖刀、手术刀片、备皮刀、手术锯。
3.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泡。
药物 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1.废弃的一般药品: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物:
——致癌药物:硫酸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三苯氧胺等
——可疑致癌药物: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
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的废弃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机、汞温度计。
注:一次性物品指使用一次后即丢掉的,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用于卫生保健的日常生活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质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手套、吸痰管、阴道窥镜肛镜、印摸托盘、治疗巾、压舌板、臀垫等接触完整黏膜、皮肤的各类一次性医疗、护理用品。
一次性医疗器械指《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所规定的用于人体的一次性仪器、设备器具、材科等。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毒性等药品及相关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