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治疗原则
1.小肠梗阻的病人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有腹膜炎。或有以下表示病情恶化的征象:比如:发热,白细胞升高,心慌,代谢性酸中毒(大多有呼吸快),持续性腹痛。出现以上情况,应该考虑急时/诊行手术探查。
2.病人无以上征象,可以保守治疗,无论不全及完全肠梗阻病人均可,尽管完全梗阻病人治疗失败率高。
3.CT支持存在肠管缺血建议放低手术探查门槛。
4.腹腔镜手术在经过选择的病人中,优于开腹手术。一旦成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5.不全性肠梗阻病人经48小时治疗不缓解,应考虑行水溶性造影剂造影检查。因为这可改善肠功能(提前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住院天数。过既是诊断检查也是治疗手段。
6.经过3~5天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的病人,应该行碘水造影评估或手术。
7.有小肠梗阻的病人一般是允许手术治疗的。因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相比较而言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