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治胃痛验方

发布于 2020-12-19 · 浏览 1127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3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胃脘痛,见于胃及食管炎症、充血、糜烂、溃疡等。此病最为常见,容易治愈,亦容易复发。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病,治愈后复发仍因饮食不当。有良好饮食习惯,此病自会少得,或得病治愈后少复发到不复发。平常数语,乃经验心得,不可忽之,切莫忘记“病从口入”之警言。

组成

煅牡蛎90g(先煎30分钟),海螵蛸15g,延胡索15g,丹参60g,木香12g(后入,煎10分钟即可),薏苡仁120g。冷水煎开后小火再煎至薏苡仁熟透(约40分钟),1剂3煎,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或将薏苡仁炒熟,共研细末,每服9~15g,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功用:制酸收敛,安胃止痛。用于胃脘痛,由于饮食失常,饥饱无度,或空腹饮酒致醉,或喜食酸辣油腻生冷,屡伤胃腑,湿热气滞,红肿糜烂,甚至溃疡,胃痛泛酸,胀气疼痛,愈而复发,反复无度。

方解: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故病则胀气疼痛,若泛酸明显,其痛更甚。煅牡蛎、海螵蛸收敛制酸;延胡索、丹参、木香活血理气止痛;薏苡仁渗湿健脾而护胃。6味和合,以成活血理气、制酸止痛之功。对证施治,屡获显效。

治验1

陈某,男,37岁。1964年3月30日诊。自述胃痛泛酸已经15年之久,近5年一年比一年严重,痛时如一股酸辣汤自中腹部而上,直冲心口、咽喉,其刺痛之状犹如针刺刀割,前胸、后背疼痛难忍,痛苦之状难以言表。几家大医院专家见之都摇头道:“国内国外治胃药都给你用遍了,等出了新药你再来吧!”观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暗淡,中部有暗紫瘀斑,舌苔黄厚而腻,脉来弦滑。辨证:脾虚湿恋,气滞血瘀。治法:健脾渗湿,活血理气。思其疼痛之状,如泛酸刺痛,疼痛难忍,当先控制胃酸,佐以活血理气、渗湿护胃之法。用本方7剂,煎服方法如方下所述。1个月后患者来告知:上方已服20剂,痛苦减去大半,效果非常好。嘱患者原方续服1个月。半年后随访,多年胃痛基本痊愈,体重增加,精神亦可,工作无碍。

治验2

李某,男,43岁。1997年10月20日诊。该患者原本体质很好,无奈嗜酒无度,经常空腹暴饮致醉,数年后胃部经常泛酸疼痛,渐渐体重减轻,精力下降,体力大不如前。辨证与陈某近似,亦用本方调治,要求1个月后复诊。患者1个月后未来复诊。2年后偶遇,见其气色精神与常人无异,问及病况,李某用致谢口吻答道:“服药近1个月,胃痛基本消失,遵先生嘱咐,完全禁酒,饮食有规律,病愈后身体逐渐好转,半年后体力亦基本恢复,谢谢先生!”


治验3

王某,女,59岁。2011年3月1日诊。自述是老胃病了,从小经常胃痛,特别是吃甜食如白粥、红薯、汤圆等,不用半小时胃便向上泛酸水,自胃以上像刀割一样痛,反复治疗,反复发作,总是不能治愈。观患者精神一般,面无光泽,形体偏瘦,舌质淡暗,苔微厚而腻,脉来细弦微滑。辨证: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散瘀。用本方加党参30g,白术18g,砂仁12g(后下),以助本方健脾益气和胃,1日1剂,连服半个月复诊。


3月9日二诊。疼痛胀气明显减轻,几乎未再出现刺痛。鉴于病情趋于稳定,患者似有厌服汤药之意,为巩固疗效,嘱患者再取3剂,共研细末,每服9g,1日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并嘱咐饮食要有规律,温和、容易消化,勿食生冷硬物、甜酸、油炸、辛辣、过度油腻等不易消化之物,争取病愈后少复发到不复发。3年后随访,胃痛2年余基本未明显复发,身体日健,劳作无误。


按语

此方是我临证数十年经验心得,无论胃炎、溃疡,凡胃酸过多,胃至胸咽部刺痛,甚至胀痛者,用之皆效。如有冠心病者,可加入川芎、三七、红花适量,效果亦佳。“十人九胃病”之说不虚,而泛酸刺痛者亦不乏其人。故列此方,以消除更多患者胃痛之苦。


本文选自《传世碎金方: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屡试屡效方》,周正祎◎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此方是我临证数十年经验心得,无论胃炎、溃疡,凡胃酸过多,胃至胸咽部刺痛,甚至胀痛者,用之皆效。如有冠心病者,可加入川芎、三七、红花适量,效果亦佳。“十人九胃病”之说不虚,而泛酸刺痛者亦不乏其人。故列此方,以消除更多患者胃痛之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27

1 11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