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囊肿治验方
甲状腺囊肿属中医学“肉瘿”的范畴,理气化痰、活血散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法。李廷冠教授以自拟散瘿汤为内服药治疗的基本方。
药物组成:柴胡10g,白芍15g,苍术10g,香附10g,丹参15g,海藻15g,茯苓15g,浙贝母10g,生牡蛎30g(先煎)。
方中柴胡、香附、白芍疏肝理气解郁,柴胡为引经药,辛以散之,使肝气条达,“郁”是本病之根本,故选用疏肝理气解郁之药香附,以加强理气之功;白芍酸苦微寒,补肝体,助肝用;苍术、茯苓健脾渗湿,实土抑木,使营血生化有源,津液输布畅达;痰已成则要“结者散之”,故用浙贝母、海藻、生牡蛎化痰软坚散结;丹参活血散瘀;其中甘草与海藻同用,能增强海藻化痰散结消瘿之效。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化痰活血、软坚散瘿之功,以治本为主,标本兼顾,断邪气之源流,使邪无生处,故用之能获良效。
临证加减:气虚加太子参、黄芪各15g;血虚加当归、何首乌各10g;痰湿重加半夏、白芥子各10g;气郁甚加郁金、青皮各10g;病史久,肿块质硬难消,加三棱、莪术各10g,瓦楞子20g。
李廷冠教授认为,甲状腺囊肿位置一般较表浅,穿刺方便,且囊肿多为单发,故是局部穿刺治疗的最佳适应证。穿刺抽吸囊内液体后囊肿可明显缩小,再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可消除肿块,避免复发。
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颈部稍垫高,头后仰,面部转向健侧,穿刺部位严格进行皮肤消毒。操作者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囊肿上下极,右手持套有8号针头的10mL注射器,在囊肿顶端垂直刺入,当有落空感时即表明已刺入囊腔,尽量抽尽囊液并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穿刺部位用消毒纱布覆盖加包扎固定1天。
李廷冠教授会提醒患者治疗此病应坚持服药,不可半途而废;在长期服药过程中,嘱咐患者及时复诊,定期观察。甲状腺囊肿有恶变的可能性,故李廷冠教授在穿刺抽出囊液后,会及时将囊液送细胞学检查,以排除恶变。
对于肿块质硬、已坚持治疗3个月仍无明显效果者,或反复抽吸囊肿又很快肿起来、囊液为血性者,以及高频B超检查为混合性结节和囊性结节有明显乳头状凸起或沙粒样钙化者,应警惕癌变的可能,特别是近期明显增大而非囊内出血者,都应及时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保持精神舒畅非常重要,患者要避免郁怒、紧张和劳累,使气血调和,有利于恢复健康,防止病情加重。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李廷冠》(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廷冠主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