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拉力螺钉的原理与应用技巧


(转载请先联系,谢谢!)
前言:
拉力螺钉采用滑动孔在骨折块间形成加压,在临床中用于蝶形骨块、楔形骨块或内踝骨折的固定。
本文内容:1.拉力螺钉的使用原理
2.拉力螺钉置入位置
3.拉力螺钉使用要点
————
注:图片来自《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三版)和AO Trauma官网,相关AO视频可以联系我获取。

一、拉力螺钉的使用原理
拉力螺钉采用滑动孔在骨折块间形成加压,在临床中用于蝶形骨块、楔形骨块或内踝骨折的固定。
1.原理
在拉力螺钉使用时,需在近侧皮质钻滑动孔,其直径≥拉力螺钉螺纹直径,在对侧皮质钻螺钉孔,其直径=螺杆直径, 使得在螺钉拧入过程中,近侧皮质与螺钉间相对滑动,而螺纹进入对侧皮质,在螺帽与骨皮质接触后,继续拧紧螺钉,即在骨折块之间形成加压作用。

2.全螺纹拉力螺钉与部分螺纹拉力螺钉
- 全螺纹拉力螺钉使用的首要条件是近侧皮质与螺钉间无咬合关系,即近侧钉孔直径必须≥螺纹直径(下图左)
- 半螺纹拉力螺钉因螺钉近侧为光滑螺杆,因此近侧钉孔直径≥螺杆直径即可,通常无需扩大近端钉孔,多用于松质骨的固定(下图右)

二、 拉力螺钉置入位置
拉力螺钉的置入位置,包括两方面:一是螺钉相对于骨折线的置入角度;而是螺钉是否经钢板钉孔置入。
1.拉力螺钉相对骨折线的置入角度
理论上,拉力螺钉垂直与骨折线(或骨折面)可以达到最好的加压作用,通常较难达到。

因此将拉力螺钉置入骨折线的垂线与骨干长轴垂线之间,也可达到较好的加压作用,同时可以对抗骨干轴向的压缩负荷。

2.拉力螺钉是否经钢板钉孔置入
拉力螺钉与钢板位置并非绝对固定,即拉力螺钉可置于钢板钉孔内,也可置入钢板外,但尽量置入钢板内。
- 拉力螺钉置入钢板内,可以提供的最大扭力为钢板外的2倍
- 置入钢板外的螺钉,需另外剥离软组织,可能加重骨折血运破坏
- 拉力螺钉需尽可能垂直于骨折置入,同时,钢板放置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因此,在必要情况下拉力螺钉可置入钢板外
- 在使用拉力螺钉时,需使用钢板保护(此时钢板的作用为保护作用)
三、 拉力螺钉使用要点
1.确保滑动孔与远端钉孔同心圆
- 非同心圆结构会是近侧滑动孔与螺钉咬合,影响加压效果

如上图,以以4.5mm拉力螺钉为例:
①近侧骨皮质用4.5mm钻头钻滑动孔;
②埋头扩孔;
③将3.2mm套钻插入滑动孔,用3.2mm钻头对对侧皮质钻孔。
2.长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使用多枚拉力螺钉;单拉力螺钉抗旋、剪切力较弱

3.钻滑动孔前,可垂直骨面钻出凹槽后再倾斜,防止钻头滑动

4.螺钉埋头可减少螺帽-骨间微骨折,但螺钉也不可过深,避免拉力失效

5.若钻孔前骨折用复位钳夹持,则螺钉方向应尽量与复位钳钳夹方向一致,以防增加剪切,减少加压作用

6.拉力螺钉需埋头扩孔,避免螺钉-骨面间高压,导致微骨折、螺钉松动

7.测深时需将测深器勾至螺钉与骨折钝角侧,否则可能导致螺钉过短

8.对横行或短斜行骨折,拉力螺钉通常不适用
当骨折线长度≥两倍骨干直径时,可以考虑采用拉力螺钉;骨折横行或短斜形会导致拉力螺钉与骨折线夹角过小,失去加压作用,容易剪切失效

9.不可将锁定螺钉用作拉力螺钉
锁定螺钉螺帽与钢板锁定,无法起加压作用。


仅做学术交流使用,谢绝转载,侵权联系后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