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下侧块螺钉徒手置钉傻瓜操作技巧

早晨盯着桌子上的标本看了半天,觉得目前常用的侧块螺钉置钉技术虽然实用,但操作起来对精准性要求较高,外展角和头倾角不易精确掌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要求四层皮质骨固定,对椎动脉有一定的损伤风险。

改良的Magerl侧块置钉法,进针点位于侧块内下象限,增加了外展角度,增加了螺钉轨迹的长度,有效避开了椎动脉,且操作范围大,安全性大大提高。我对此法,较为认可。

但该方法也有自己的局限,若我们行保留棘突的手术,棘突可能会对外展角度造成影响。
为此,我谨提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1.术中显露范围要到侧块外侧缘;
2.侧块内下象限进钉,具有较大安全操作空间;
3.增加外展(与棘突垂直面呈20°以上),可有效避开椎动脉,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4.矢状面上,头倾方向,尽量要与关节突关节面平行,可增加螺钉轨迹长度;
5.为克服棘突遮挡,可采用万向置钉装置,保证适度的外展角,否则必须紧贴下位棘突置钉。

侧块分区:四象限法;临床上,还可以纵线两分法,选择中线内下方1-2mm进钉。

适度增加外展的安全性图解。

增加外展30度以上,可有效避开椎动脉;本人认为:充足的外展和平行关节突的头倾,是正确放置侧块镙钉的两大关键。
(本文所述技术仅限于枢椎以下)@丁香通讯员
最后编辑于 2022-02-19 · 浏览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