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FIT——适于结直肠癌普筛的方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等人在2020年Clinica Chimica Acta(影响因子2.615)发表了Plausibility of an extensive use of stool DNA test for screening advanced colorectal neoplasia,在858位参与者中比较了FIT-DNA试剂盒及FIT试剂盒的筛查性能。

FIT-DNA和FIT(免疫化学便潜血检测)的敏感性对结直肠癌(97.5%vs94.6%),对进展期腺瘤(53.1%vs36.7%),特异性(89.1%vs97.9%)。

结果表明,该FIT-DNA试剂盒中的粪便DNA检测对预测CRC敏感度的贡献不到三分之一。研究结果不支持FIT-DNA测试广泛用于结直肠癌筛查,FIT-DNA测试在成本效益方面也需谨慎。
在结论中提到:FIT-DNA试剂盒特异性较低,仅在预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方面具有比FIT更好的敏感性。广泛使用FIT-DNA测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在我国结直肠癌普筛中各地区普遍使用的是FIT,这同样也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方法。Douglas J. Robertson等2020年7月发表在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引用分数3)的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The World’s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Test中提到:在过去的十年中,FIT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gFOBT,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筛查方法。有大量临床数据表明FIT对癌症的敏感性优于70%,同时还有良好的特异性数据。程序性FIT筛查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FIT的优点(相对于FOBT)是可以大大简化患者完成FIT的准备工作(● 无需调整饮食。● 无需调整阿司匹林或常规抗凝剂(例如华法林)的使用。● 按照制造商的指导取大便标本。● 存放后迅速交回样品,如果当天无法邮寄,则可将其冷藏过夜)。

其中还提到了具有定量功能的FIT(自动化处理:高通量、消除主观差异;数值化结果:性能稳定、阈值可调节)可针对年龄和性别等因素进行阈值调整,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个性化测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其更大的意义应在于可以识别钩状效应,从而避免将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误判为假阴性。
其中有举例道使用定量FIT技术进行人群筛查的国家及地区,我国浙江省组织的人群筛查中也有地区开始使用定量FIT技术。

资料来源:Jiayi Mu,Yanqin Huang,Shanrong Cai,Qilong Li,Yongmao Song,Ying Yuan,Suzhan Zhang,Shu Zheng. Plausibility of an extensive use of stool DNA test for screening advanced colorectal neoplasia[J]. Clinica Chimica Acta,2020,501.
Robertson Douglas J,Selby Kevin.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The World's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Test.[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20,30(3)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