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栏丨小鼠腹腔注射,我为什么总是打不进或出血?
对新开发药物疗效的研究当中,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是最常见的两种给药途径。而小鼠尾静脉注射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注射是否成功容易判断,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而腹腔注射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注射技巧,常常会遇到液体流出或者内脏出血,导致实验越来越糟糕。那么在腹腔注射的实验中,我们该掌握哪些注射手法和技巧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抓取小鼠,使其腹部朝上头部略向下垂
②抓紧背部皮肤使使腹部皮肤紧绷,于两大腿根连线与腹中线交叉点一侧约1厘米位置刺入皮下
③在皮下平行腹中线推进针头3-5mm,再以45°角向腹腔内刺入
④针尖通过腹肌后,抵抗力消失,回抽无回流物,缓慢推入药物。
注意事项:
1、腹腔注射只宜用等渗药液(如5%葡萄糖液、0.9%生理盐水)适当配无刺激性的药物(如肌苷、维生素B1、维生素C),而且注射量不宜太大,注射药液温度应与体温相近。
2、注射时,小鼠头部要呈低位,使内脏向胸部侧偏移,针头不宜过长,以防止刺伤肠道、膀胱或其它内脏器官。
3、进针时不要犹豫,切勿为避免刺伤器官,针头刚插入皮肤就向上挑起,此时针头极有可能还没刺破腹腔壁,只是将液体注射在腹部皮下。
常见问题解答
1、小鼠腹腔注射最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什么?
首先必须固定好小鼠,防止小鼠扭头过来咬到你;然后注射时注意头呈低位,使内脏向胸部偏移,以防止刺伤肠道、膀胱或其它内脏器官;注射时要快且准。
2、注射时抵抗力如何把握?
因为小鼠皮具有韧性,刚开始刺时会有一种明显的抵抗力,但是后来突然会有一种抵抗力消失的感觉,且针头移动感觉里面空空的,说明针头已刺入腹腔内,此时就可以开始进药。
3、为什么小鼠腹腔注射时,液体流出?
一般若只有液体流出则考虑注射到小鼠皮下,并未进入腹腔。最常见的针头刚插入皮肤就向上挑起,此时针头很可能还没刺破腹腔壁,只是将液体注射在腹部皮下。
4、为什么小鼠腹腔注射时,出血?
注射时未掌握好角度且力度过猛,刺到内脏,导致小鼠内脏器官出血。注射时最好将小鼠呈头低位,另外可以在注射到腹膜后,将针挑起,可减少内脏出血的概率。
5、注射的药剂要求?
1、腹腔注射宜用等渗药液(如5%葡萄糖液、0.9%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糖水(如10%氯化钠液,50%、10%葡萄糖液)不能作腹腔注射,因为它们会引起反渗透,使组织脱水和腹水增加;
2、不宜刺激性药液,如氯化钙、磺胺、抗菌素易引起腹膜炎和组织坏死;
3、剂型要求:油乳剂、有沉淀的药物、半固体药剂等药物不易吸收,不宜作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相对比较简单,个人觉得大家最需要掌握的点在于:切不可刺入到内脏,内脏出血一方面影响你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另外长期内脏出血会导致小鼠内脏溃烂,体重减轻甚至死亡等现象。所以在正式实验前,你可以用生理盐水等无刺激试剂进行练习,掌握好注射分寸,最后祝大家实验顺利。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