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

发布于 2020-07-18 · 浏览 241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30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1次入编---789号

胸有成竹2等2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7-18;10:48

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http://www.dxy.cn/bbs/thread/43666414#43666414

入85, 叙事药学-总76)-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3)(781-790)789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27,-分类开始

2024-09-27,早上,6:15,辛老师重新编辑全文

认为有必要全文,附图,再次发关微信圈。

为什么?

来自人兴趣研究医患关系的初衷。从记者对这个病例的报道,每次住院,检查,反复遭遇各种上冲击,医患 双方要经受多大的精神压力,机体痛苦---!有幸,医生一次 又一次尽力 ,科学分析,病人一次又一次坚守对医生信任,每一次稍有差迟,这个病例不可能完美诊断。

帖子中,有网友药崽丁香评论员,跟帖(2020-07-20 · IP四川):

患者虽然已经临床治愈,但已经出现嗜血现象,而且该病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所致,上述疾病均需要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期生存质量不高,存活率也不理想。

临床上还有多少这的样疑难杂症!你能说:医生滥检查?

2024-09-27,6:25,重编辑感言,完笔,辛老师

第2次入编---790号

 K1019等1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7-18;10:46

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http://www.dxy.cn/bbs/thread/43666414#43666414

 入85, 叙事药学-总76)-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3)(781-790)789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27,-分类开始

第3次入编---794号

微风和煦9等3人赞了您的帖子

2020-07--18

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

 入86, 叙事药学-总77)-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4)(791-800)793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27,-分类开始

第4次入编---800号

『三好学生』:你的帖子被人收藏了3次

2020-07-07-19

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用心良苦。总之你的付出不会白费,你的帖子已经被人收藏3次了。马上去看看吧: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http://www.dxy.cn/bbs/thread/43666414#43666414

 入86, 叙事药学-总77)-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74)(791-800)800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27,-分类开始

 







按:

转发此文,是想告诉人们(含:药师怎样看待临床医生的诊疗过程,)

科学的东西,忌简单化下结论,特别是:当行政管理的粗放型条文,在临床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应该给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有一回旋思考过程,别简单化给予处罚,罚款,这样会严重挫伤攻关疑难杂症的动力。

因为,我常去会诊的病例,大多是 临床医生处理遇到的难题。这是涉及药学范围的事情居多。

实际 情况远超出药学范围,如:涉及人文医学!药品说明书,临床药剂学,特别针对孕妇,或家属更敏感。

2020-07-18,辛老师

文章来源:健康报,2020-017-11(2 版),有原图



医学的精彩瞬间

住院7次,发热原因终于查清了   


□特约记者 朱凡 通讯员 李东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过发热待查多学科会诊,感染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皮肤免疫科等专家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为沈大姐确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加自身免疫性肝炎。住院7次,检查无数,沈大姐反复发烧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丈夫老郝说,爱人这烧发得蹊跷。去年3月,沈大姐突然开始发热,持续39摄氏度四五天后才下降。但一周后,高烧卷土重来,如此反反复复。跑了很多家医院,做了许多检查,但反复高热没有丝毫好转。

   为什么高烧不退?为什么查不出原因?恐惧将沈大姐深深包围。抱着最后的希望,老郝带她来到了瑞金医院。“

   这是典型发热待查,每周一的发热门诊总能碰到这样走投无路的病人,很是棘手。”接诊沈大姐的是瑞金医院感染科王晖主任医师

   在医学上,发热待查指发热时间持续3周以上,体温高于38.3摄氏度,经过1周以上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的病例。

   每一个发热待查的病人,都是一个课题。沈大姐厚厚的病史报告,王晖团队已经烂熟于心。但要精准“缉凶”,还是需要进一步检查。一听到还要做检查,沈大姐有些害怕,甚至出现了紧张性高热。

   抵触情绪是意料之中,但王晖知道一次检查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有时候需要等待时间窗,在最佳时间做可靠的检查。

   “必须说服病人再次做检查。”王晖和赵钢德医生首先得到了老郝的支持,再跟沈大姐举例子、打比方,反复解释沟通,最终换来了沈大姐的同意。

   检查结果相继出来,其中肝脏穿刺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炎。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王晖感到,发热并不能用简单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解释

   2019年12月9日,瑞金医院召集感染性疾病及发热待查多学科会诊,感染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皮肤免疫科等专家集体讨论。

   “病人有免疫功能紊乱基础,故感染后免疫变态反应暂不能排除。”“患者曾有三系下降,肝脾及全身深部淋巴结肿大,β2-微球蛋白升高,虽骨穿未见特殊异常,但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也不能排除。”

   “因淋巴结位置较深,取病理比较困难,建议患者复查PET-CT协助诊治。”专家给出了各自的意见。

    但这一回老郝沉默了。刚骨穿没几天,现在又要取淋巴结检查,他怕老婆痛。而且沈大姐2019年8月刚刚做过一次PET-CT,两口子不想再花这个钱了。“靠着药物体温也维持住了”,夫妇俩一咬牙决定先回家过年!

    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沈大姐的高热又周而复始

    疫情刚被控制住,沈大姐就来到瑞金医院。一见到王晖,她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王主任,救救我,这次我一定听您的!”  

    沈大姐做了第二次PET-CT检查,结果提示:全身多发高代谢,淋巴瘤不能排除。

    但王晖并没有立即下定论,她感觉还是有疑点:若是淋巴瘤,去年3月发热至今,患者理应是疾病晚期。因此,再一次骨穿和淋巴结活检又摆在面前

   另一边,沈大姐的病情急转直下,突然出现嗜血现象,高热接近40摄氏度,白细胞降至正常人的1/3,血小板快速下降到正常值的1/10,全身淋巴结再次肿大。

    所幸抢救及时,沈大姐再次做了骨髓穿刺活检,结果为阴性,嫌疑名单上终于又少了一个,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王晖说,这个时候医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剥开迷雾直抵真相,需要更多“江湖高手”布阵合击。“这就是多学科会诊的目的所在,也是最体现瑞金医院综合实力的。”

    最终,在又一次发热待查多学科会诊中,沈大姐被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加自身免疫性肝炎。有了针对性用药,沈大姐的体温很快就稳定了。“这次你可以安心带药出院啦。”王晖为沈大姐感到高兴。

   出院时,沈大姐泣不成声。发烧一年多,她曾经那么绝望。如今,她重获了新生。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9-27 · 浏览 2415

1 4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