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科研之路,生信论文 32
生信论文的套路
- ONCOMINE从全景、亚型两个维度做表达差异分析;
- 临床标本从蛋白水平确认(或HPA数据库),很重要;
- Kaplan-Meier Plotter从临床意义的角度阐明其重要性;
- cBio-portal数据库做基因组学的分析(机制一);
- STRING互作和GO/KEGG分析探讨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二)。
第32篇生信文章的分享。
这篇论文是生信技能+湿实验验证的套路,湿实验只有RT-qPCR和免疫组化分析(IHC)。文章题目是并列句,是生信分析的预后和诊断价值+肿瘤免疫微环境这个研究热点的结合。
下面是文献的摘要。背景,方法,结果,结论和关键词,具体根据杂志的要求而定。背景一般是介绍疾病的现状,引出并提出科学问题,最后给出解决的途径,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怎么解决问题的。
首先是生信分析和湿实验证明CLEC3B基因的表达在肺癌中是下调的。如果不会用R语言,单纯用我们总结的oncomine数据库、HPA也是可以的。
湿实验验证,最好是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都做验证,PCR和IHC都是常规实验。当然前提是有自己的样本,没有自己的样本,可以寻求合作或者从第三方购买,或者就不用自己的样本验证,也是可以的。
ROC曲线是统计学分析,增加数据的可信度,虽然不是必须,但是有这部分数据,文章的质量就得到更好地保证。
km plotter分析生存率,是常规套路。
肿瘤的免疫微环境,是研究热点,有数据库的支撑,为研究增色不少。
进一步GSEA富集分析更使得文章全面深入。
整体来说,论文思路清楚,又有免疫微环境这个研究热点,使得文章丰满而深入,即使没有湿实验数据的结合,该论文也是可以发表3分左右的期刊。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