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进阶——打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临床进阶——打好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相信这些天各位站友待在家里都已经看了许多网课,听了很多讲座,学习到了很多国外前沿技术及理论,那么我们今天就反其道而行之,不讲新技术、新理论,回归基础,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口腔医生的临床基本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首先我们以三个临床病例作为开场。
病例1是来源于2014年发表的一篇文献,一名45岁的白人男性,就诊前无任何的医疗史,因为慢性牙周炎病史,从牙周科转诊到外科拔除左下7。常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不佳。下面这张图是他的全景片,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全景片有什么问题。
以下两张x线片源于我接诊的两个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人。
左图是一名很早之前因左下3急性牙髓炎前来就诊的女性病人,因为她的术前x线片找不到了,我只能放一张她的试尖片。
右图是一名因37急性牙髓炎前来就诊的病人,这两个病人在进行了碧蓝局部浸润麻醉和利多阻滞麻醉后,均出现了嘴唇及舌的麻木,患牙周围的牙龈及粘膜失去痛觉,但是在用高速手机进行开髓操作的时候仍有剧烈的疼痛,且无法忍受。
那么,如果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以上三个麻醉效果不佳的病例,你又会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相关的解剖结构,以便展开后面麻醉失败的原因分析。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5 万 · 80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