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常用方法步骤分享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单标实验步骤
1. 组织脱水
75%酒精 4h
85%酒精 2h
90%酒精 1.5h
95%酒精 1h
无水乙醇Ⅰ 0.5h
无水乙醇Ⅱ 0.5h
2. 组织透明
组织块经酒精脱水后必须经过透明。透明剂能同时与脱水剂和石蜡混合,它取代了脱水剂后,石蜡便能顺利地渗入组织。
无水乙醇:二甲苯(1:1) 10min
二甲苯Ⅰ 10min
二甲苯Ⅱ 7min
3. 浸蜡
透明后的组织块依次经3缸石蜡(60℃)进行浸蜡。
石蜡Ⅰ(60℃) 1h
石蜡Ⅱ(60℃) 1h
石蜡Ⅲ(60℃) 1h
以上3个实验步骤都在生物组织脱水机里面完成。
4. 包埋
包埋是使浸透蜡的组织块包裹在石蜡块中。包埋用蜡的温度应略高于浸蜡温度,保证组织块与包埋石蜡完全融为一体。
5. 切片和烤片
切片前先将蜡块切面在冻台上冷冻几分钟,然后将所要切的包埋块固定在标本夹上,使包埋块外切面与标本夹截面平行,并让包埋块稍露出一截。将刀台推至外缘后松开刀片夹的螺旋,上好刀片,使切片刀平面与组织切面间呈15°左右的夹角,包埋块上下边与刀口平行。在微动装置上调节切片要求的厚度(一般为4微米),调节时应注意指针不可在两个刻度之间,否则容易损伤切片机,将刀台移至近标本台处,让刀口与组织切面稍稍接触,这时就可以开始切片了。方法是:右手转动转轮,左手持毛笔在刀口稍下端接隹切好的片子,并托住切下的蜡带,待蜡带形成一定长度后,右手停止转动,持另一枝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平放于42℃左右水浴展片锅中,注意切片速度不宜太快,摇动转轮用力应均匀,防止切片机震动厉害引起切片厚薄不均匀,还应注意转动的方向,以防标本台后移而切不到片子。
切好的切片必须贴附于载玻片上才能作进一步处理,但是切片常有细小的横纹,必须经展平后才能贴附,否则影响染色和观察。捞片法首先将连串的切片放入到42℃左右(视蜡的熔点而定,此温度适合熔点为59℃左右的石蜡)的温水浴展片锅中,这时切片都浮在水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切片自然展平,用镊子将切片分开,然后用APES或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防脱玻片倾斜着插入水面去捞取切片,使切片贴附在载玻片的合适位置,于60℃ 烤箱烤片3个小时即可。
6. 切片脱蜡
将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Ⅰ(10min)-二甲苯Ⅱ(10min)-无水乙醇Ⅰ(5min)-无水乙醇Ⅱ(5min)-95%酒精(3min)-90%酒精(3min)-80%酒精(2min)-70%酒精(2min),然后蒸馏水浸洗2min。
7. 抗原修复:我们采用微波进行抗原修复,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烧杯(或修复盒)中的不锈钢(或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加适量的修复液(0.01M枸橼酸缓冲液,pH6.0)于烧杯中,液面要浸过切片组织一定高度,微波炉可先用高档加热使液体沸腾,当加热至沸腾时调到中档,此时开始计时,修复时间为10-15min,此过程中勿使组织干片(修复液要足量)。到时间后将烧杯从微波炉中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降温,当修复液降至室温后取出玻片,用PBS(PH7.4)冲洗3遍,每次3min(冲洗过程中切勿对着组织冲洗,以免弄破组织)。
8. 血清封闭:用吸水纸擦干玻片,免疫组画笔在组织周围画圈,滴加稀释好的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min,以减少非特异性染色。
9. 加一抗:甩去多余液体,不洗,然后滴加稀释好的一抗,如果做阴性对照实验,就在对照组的切片上滴加PBS。加完一抗后于4°C湿盒中孵育过夜。
10. 加荧光二抗: PBST冲洗切片3次,每次3min,吸水纸擦干切片后滴加稀释好的荧光二抗,湿盒中20-37℃孵育1h,PBST冲洗切片4次,每次3min。
注意:此步骤及后面所有操作步骤都尽量在暗处进行。
11. 复染核:滴加DAPI避光孵育5min,对标本进行染核,PBST 5min×4次洗去多余的DAPI。
12. 用吸水纸擦干切片上的液体,用含抗荧光淬灭剂的封片液封片,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