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生死急救 惊心动魄——一个关于输血的急诊故事

发布于 2019-06-22 · 浏览 1333 · 来自 iOS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3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西门开心 +5丁当

生死急救 惊心动魄——一个关于输血的急诊故事

欧茜 何映谊 

编者按:

下面这个故事,值得研读的不仅仅是医护的专业救治,病情案例的专业分析,还有患者父亲在危急时刻对医护的信任。其实,医患之间回归本质,不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么?

有血,或者无血;早一刻,或者晚一刻,都可能决定孩子的生与死。一个关于输血的真实急诊故事,分享给大家。

1. 夜班急诊上班的时候,如果没有重病号,我会认为是上天给了最好的礼物;如果上天把这个礼物一直送到天亮,我迎着朝阳回家时,会觉得特别开心。

这一晚,喝着开水,啃着面包,诸事平常。突然,护士急匆匆地领进来一家四口,父母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患病的是小男孩,一岁半,面色惨白如纸,神情极度疲倦。立即对他进行检查。没有哭闹,没有挣扎,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心中一蹬。心想,糟糕。

初步询问和检查后,判断这是位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贫血程度非常重。

曾经救治过一个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苍白,所有辅助救治措施都用上了,惟一能够救命的红细胞悬液却还在路上。等血最终到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因为组织缺氧并发了肺出血。

由于贫血,他的血变得非常稀薄,以致于从气管里涌出的血呈淡粉红色。我们尽全力把救命血灌进孩子的血管,但已无力回天,孩子离开了人世。

而眼前这个孩子是急性贫血,情况更加危急。

我们努力寻找溶血的原因,怀疑的焦点落在了一种药物身上——尼美舒利。

家长告诉我,孩子昨天发高烧,便自行跑到药房买退烧药给孩子吃。问吃了哪种药?正是尼美舒利。

「你有告诉店员说买药是给孩子吃的吗?」

「没有。」

我暗自叹息。

孩子服药后不发烧了,可面色苍白,精神越来越差。家长觉得不对劲,就带来医院。一家人显然没有在医院久留的准备,只简单地带了个包,还带着另外一个没生病的孩子。应该是想着看看医生、拿拿药,然后回去睡觉。

好在值班的分诊护士经验丰富,在一堆排队等候的孩子中,准确地识别这名患儿病情严重,立即把孩子带到我面前。

我告诉家长孩子病情极为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有可能过不了今晚。一家人听后如闻晴天霹雳,瞬时紧张起来。孩子爸爸还能保持理智,让妈妈先回家照顾姐姐。另外又叫了两名亲友来帮忙。

2. 尼美舒利因发生严重肝脏损害等不良反应,在 2011 年被禁止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

孩子的这种病,随时可以因为各种并发症死亡,病情进展一旦过了临界点,几乎没有逆转的可能。

我在理智中增添了一份职业的紧张。人命关天,情况危急,我必须提高一切警惕处理好这个患儿。

立即给孩子吸上氧,安排护士抽血,同时通知负责送标本的同事在旁边守候,第一时间送血液标本去检验科加急检查。

孩子的情况是如此之差,我不愿多抽一滴血,只选择了最要紧的两项检查,其余检查等配好的血到位后再做。

本来就是极重度贫血,多抽一管血,那一管就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少抽一滴血,少一点风险。

支援的同事也已经赶来。

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都必须由它运送到各组织器官。正常孩子血红蛋白高于 110 g/L,低于 30 g/L 便是极重度的贫血。

化验结果出来了。血红蛋白只有 22 g/L,比我预判的还要差。这已是生命的极限,孩子随时可能死亡。

登过高山的人知道,在没有经过训练、不吸氧的情况下,普通人不可能登上珠峰峰顶,更不可能在峰顶上呆哪怕只一小时,因为峰顶氧含量实在太低。

而这个孩子的情况,好比不带任何吸氧设施,登上了比珠峰还要高的万米高峰,并在上面已经持续呆了十多个小时。

我把珠峰的比喻讲给爸爸听。爸爸一听就明白了,表示积极配合,让我们一定尽力救命。

3. 把这个情况给爸爸讲了,爸爸明白承担小风险能换取大收益,对输血没有异议。

溶血的孩子最好输注相同血型的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医学的手段处理红细胞,对溶血患儿而言,是更安全的选择。

医院没有现成的洗涤红细胞悬液。在血液紧张的时候,连中心血站都不一定有库存。血站临时制备,需要好几个小时,肯定来不及。

因为孩子溶血,检验的难度增大。检验师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检验对照,才能最终给出鉴定结果。

等待血型鉴定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我们所有人都在心里祈祷,中心血站一定要有现成的同型洗涤红。

这个时候,检验科的血型检测出来了,A 型!

我们需要 A 型洗涤红细胞悬液。

4. 然而我也没有明确答案。如果血液丰富,医院可能会有现成的洗涤红,这是最优方案。可实际很多时候,不但医院,血液中心的血也经常告急。

只能从两个次优方案中选一个。

我不能担保在等待输血的时间里,孩子的状况不突然恶化。也不能保证输了血就一定没有不良反应。医学充满变数,有些事在没有真正发生前,谁也无法预测。

孩子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容不得我给爸爸更多时间思考。

我说,听我的建议吧,这是大晚上,应该不堵车,现在我两种都申请,如果洗涤红来得快,就用洗涤红;如果来得慢,就用普通的。

「好!听你的。」爸爸坚定的回答,给了我信心。

5. 救命,必须立即输血,一分钟都不要延误。

只有珍贵的血液,没有替代品。

然而输血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除开可能发生发热、过敏外,理论上还有感染乙肝、艾滋等疾病的极小概率。但如果不输血,肯定过不了今晚。

没有一秒耽误,立即给中心血站打电话,我们申请 2 单位的 A 型洗涤红细胞悬液。打电话的时候,在场的人员都屏气息声地听着,像等待一个事关一生的重大谜底揭晓。

血站回复,有现成的。

今天真幸运!我们不禁欢呼。

马上通知司机,速到中心血站取血。还好是深夜,不会堵车,顺利的话,半个小时就能来回。

然而孩子贫血的程度实在太重了。哪怕多熬半个小时,都担负着巨大的风险,孩子随时会没命。

我们想到了另外一种选择,也就是先输注少量未经特殊处理的普通 A 型红细胞,以给孩子有力的支撑,哪怕早一分钟也好。

但是,这要承担另一方面的风险。

输最合适的洗涤红,需要等去血站取回来;输相对适合的普通红细胞,则有现成的。问爸爸选哪一个?

爸爸难以决定。问我两个方案,哪个更好?

如果配好了而最终没有用,至多浪费一次配血的费用。这和孩子生命的价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在医院进行血液配型检验的过程中,我让同事照看病人,亲自守在检验科。

一般来讲,取、送标本这种工作由医院的工人处理。如果医生在场守候,检验科知道事态紧急,会特别加急处理,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医院现成的普通 A 型红细胞悬液,第一次配的,有凝集现象,不适合孩子用,准备马上再配第二份。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同事时刻保持着联系。

就在第二次配血时,去血液中心的司机已经赶回。来去才二十分钟。

取回的 A 型洗涤红细胞悬液,第一份就配上了。

提着救命的血液,我跑步赶回病房。

浓稠的血液往下滴。我仿佛可以感受到某种溪流正在凝聚,渐渐形成强大的洪流——这是生命的力量。

红色的血液一点一滴地全部注入孩子的身体。我终于能停下来,稍稍释放紧张,慢慢喘口气,继续进行后续抢救。

后记

关于药物诱发的溶血反应,治疗起来并不这么简单。除了溶血,孩子还有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后续的治疗过程还很艰难,充满变数。

但孩子终于度过了重重难关。我们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了孩子的生命。

不,不应该说是我们,应该说是孩子爸爸的信任及果断决策,更是那位不知名的献血者,救了孩子一命。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爸爸非常配合,在紧急情况下经简略思考就听取了医生的建议。

——事后我想,在这种急症,如产妇羊水栓塞时,就发生过亲属犹疑不决而拖延手术的时间——如果孩子爸爸像那样的家长,对输血不输血、输什么血难以抉择,哪怕是多耽误十分钟,都保不定会发生什么后果。

在整个过程中,敏感且有经验的护士从长长的等候队伍中,准确识别出了这个重病患儿,让患儿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检验科的同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出具了准确的报告;中心血站的协调与配合,甚至不惜为此多准备了几单位的血液,多做了一些看似无用实则意义重大的工作;而血液的化验、存储、保管和运输,这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成了整体医疗体系有力支持。等等。没有这些,孩子将不可能幸运地迈过这晚的生死玄关。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环——血液——献血者捐献的无价之宝——才是孩子生与死的真正决定因素。

尽管无论是我们,还是家属,并没有关心这袋血液何时何地来源于谁——但我们知道,这才是这次生死急救中最为关键的东西。

你可能在某个时段,无意中经过一辆献血车,心血来潮地走了进去,挽起了袖子,献了几百毫升的血;你甚至水都没有喝就走了;你忘记这回事了;你也不关心到底谁最终使用了。

但正是你,挽救了这个孩子。

延伸阅读

血液科专科点评

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发生机制多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即药物或药物的代谢产物和靶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以及抗体相结合形成三联免疫复合物,再活化补体,引起靶细胞破坏。

这种继发性溶血一般是轻度的,但呈暴发性发病时可在几小时内死于极严重的溶血。

这类病人需要立即输血。这种情况不需纠结于「洗涤红细胞」,后者是从红细胞制品中清除大部分血浆和 92%~95% 的白细胞,优势是适用于对血浆超敏的患者(如完全性 IgA 缺乏患者或曾有过荨麻疹输血反应患者)。

纠正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贫血时,不需强调洗涤红细胞,应优先选择最快的血液源!即输 ABO 和 RH 相容的红细胞就可以了。

重要小贴士

急救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可采用骨髓腔内输入血制品。穿刺点选择胫骨近端前内侧,胫骨粗隆下 2 cm、向内 1~2 cm 骨质平坦的部位,加压输入骨髓腔以防堵塞。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任悠悠 来源:丁香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33

回复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