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肿瘤剥除到全切子宫,这个30岁的姑娘到底怎么了?
教科书,是所有医生的宝典,临床的基石。然而按照教科书的操作就是绝对正确的吗?
在临床广泛的病例中,有没有那么一两个跟教科书写的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
我又想起了那个年轻的姑娘......
她 30 岁,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我们最初以为她只是一个子宫肌瘤的患者。
就诊过程中,她一直表现得十分冷静,甚至在我们手术谈话时,她也只是偶尔点一点头,表示明白我们对手术风险的解释。
1. 手术中的小插曲
因为她的瘤体比较大,做腹腔镜难度很高,我们最终为其施行了经腹的肿瘤剥除术。
因为她的瘤体比较大,做腹腔镜难度很高,我们最终为其施行了经腹的肿瘤剥除术。这台手术是由我们主任亲自操刀,整个手术过程都十分顺利。唯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剖视肿瘤标本的时候,发现肿瘤内部结构与我们寻常见到的子宫肌瘤有些不太一样。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标本剖面呈灰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
大概是下图这样:
可这个患者的标本剖面是没有漩涡状结构的,而且颜色有些发红。
当时的想法是,可能就是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吧,教材上面也有相关的表述: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与我们这个患者的情况正相符合。
但有没有可能是肉瘤样变呢?从教材上的表述来看,肉瘤样变较少见,仅为0.4%-0.8%,多见于绝经后子宫肌瘤伴疼痛和出血的患者。我们的患者只有30岁。从年龄上看,不太可能。并且,她也没有疼痛和出血这些症状。
我们也可以看到教材上面关于肉瘤样变的相关表述:切面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这与我们这个患者的情况也不符合。也就是说,从标本剖视情况上看,也不太可能。








最后编辑于 2019-09-10 · 浏览 3.6 万 · 117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