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手术视频:「画碗式」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发布于 2019-04-09 · 浏览 1.3 万 · IP 浙江浙江

img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从手术的操作技巧来讲,多孔腹腔镜是单孔腹腔镜的基础。在以前的文章中,笔者谈到,我们可以借鉴画碗的方式来做多孔腹腔镜下的全子宫切除术。在单孔的操作中,这些技术要点同样适用。以画碗的方式进行手术,能保证手术安全、高效。

img

碗与子宫的解剖

我们先来看看一只碗的结构与子宫的解剖有何相似之处。一只碗包括碗沿、碗身、碗底及碗托。各部位可对应全子宫切除术中需要处理的主要解剖结构。碗沿对应卵巢悬韧带或宫角部分。前者为切除卵巢时所处理的结构;后者为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宫角包括输卵管峡部和卵巢固有韧带。碗身对应子宫阔韧带和圆韧带。碗底包括子宫动脉、膀胱腹膜反折以及主骶韧带。腕托代表切开阴道穹窿及缝合阴道残端的过程。

img


画碗与手术操作

画一只简笔画的碗只需寥寥数笔,与全子宫切除术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开腹,多孔还是单孔,又或者机器人手术,行全子宫切除时都可以借助画碗的特征。

1. 碗口大小应适中,画得太大成了盘子,太小成了杯子

这一点如同手术中阔韧带的处理。碗口太大,好比离断阔韧带时过于贴近盆壁,容易损伤输尿管及盆壁大血管;碗口太小,贴近子宫,易伤及宫旁血管,增加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初学者更容易犯第二个错误,为了避开盆壁的大血管,常常贴着子宫切断阔韧带。此时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就在手术路径上,导致术中出血多,止血困难。这就是碗口画得太小惹的祸。

2. 从碗沿一笔画到碗底,无需回头再画

同样,做手术也需稳步推进,保证每一步做到位,不走回头路。碗沿处宫角部位有水平到卵巢的血管,也有子宫动脉上行到宫角的血管。血管交叉,血供丰富,需电凝彻底阻断血流后再切断。止血不彻底,比如在处理碗身时碗沿再出血,需折返再做处理,增加手术时间。

处理碗底结构时需要依次打开膀胱腹膜返折,下推膀胱,暴露并处理子宫血管。该区域的处理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难点,也是容易引起出血,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区域。膀胱下推到位,尽量裸化子宫血管是这一步操作的关键。膀胱下推到位,在举宫杯上缘切开阴道穹隆,可有效避开输尿管。子宫血管、主骶韧带切断后组织会回缩,若出血再处理比较困难,同样需注意彻底断流后再切断。

3. 画完一侧,再画另一侧

有的术者习惯采用左右两侧同时向下推进的方式手术,比如处理完右侧的卵巢悬韧带或圆韧带后接着处理左侧。这种方式适用于明显粘连或者切除大子宫时。在不复杂的子宫切除术中,如果从一侧宫角开始一路下行处理到碗底的部位(离断子宫动脉、下推膀胱),做完左侧再做右侧,可以减少左右交换的次数,降低举宫者摆动子宫的频率,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手术进程。

致谢:

感谢重医一院妇科唐均英教授给我提出的诸多宝贵建议,感谢代雪林为改进入路平台提出的许多好点子,感谢跟我同台手术、辛苦举宫扶镜的小伙伴们!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19-04-19 · 浏览 1.3 万

16 348 6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