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点滴经验。
今年的国自然申报已于两个星期之前结束了。最终交完本子之后也轻松了不少。实话说,自己写过一些本子,也看过很多本子,有写的不错的,但更多的一看就是注定当分母的。在此发帖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吧。
首先,个人认为国自然的第一核心就是选题。而选题问题也是被很多初登国自然申报的人员极为容易忽略的。一本优秀的国自然本子,我认为就是你有个很好的科研idea,并通过合理的标书内容撰写,让评审专家认为你的科研立意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你有能力完成它。脱离了科研假说和核心的思路而谈标书撰写技巧,无疑是舍本逐末。很多人抱怨标书不好写,或者标书难写出有新意的内容,其实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想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你自己对自己课题都没琢磨清楚,谈何让评审专家对你的标书有兴趣呢?所以标书在动笔之前,我认为需要充分调研、查阅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尤其是近年来本领域的进展,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对本领域有足够的认识后就可以构思科研思路了,并通过一定的实验付诸验证假说的可行性。因此,标书的准备个人认为至少要提前半年开始,不是等到标书交之前3个月。
其次,就是写作内容和风格的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一份好的标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浅显易懂;2、条例和重点清晰;3、文笔娓娓道来;4、废话很少。1、浅显易懂。所有的标书都应尽可能评审专家能尽快理解标书的内容。所以标书切忌卖弄玄虚!切忌晦涩难懂和不常见专业词汇满天飞!2、条例和重点清晰。重要论点和关键论据都要用加粗或下划线的方法突出,并且这些论点尽可能言简意赅,保证专家容易找到并很容易理解,后续可紧接内容解释论点。“xxxx通路过度活化是xx肿瘤发生的核心机制/驱动因素”“肾脏是xxxx毒性的主要靶器官”比“在xx肿瘤发生当中,xxxx通路往往被发现过度活化,并在肿瘤进程中发挥关键促进作用”“xxxx慢性暴露主要通过损害肾脏功能导致毒性”要简洁和干练。3、文笔娓娓道来。良好的文笔可以减少评审专家的阅读难度,评审人可能一下午要看5-10份标书,写的语言都乱七八糟很容易就当分母了,所以标书成型后要稍微组织和润色一下语言。4、废话很少。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个别标书喜欢讲故事“19xx年,xxxx从人血液中首次提纯获得xx蛋白,并添加到xx中,发现有显著的活性”。这种故事性的内容个人认为要避免,因为确实容易让评审专家绕进你的故事内,而对你需要论证的思路没有多少印象(这种比较少见,仅仅是举例)。此外,很多语言上的废话太多,标书第一次书写通常会产生很多无用的词语和句子,在后续修改的过程中务必一一甄别,是否这句话有必要讲?是否这篇文献的阐述对理解标书思路有帮助?是否我这个例子太臃肿了,能否去掉不必要的信息而更简练?很多句子中的不必要的词和过于口语化添加的词都可以删掉。“是可以上调xx的表达的”改成“可上调xx的表达”。总之,这里要尽可能花功夫润色。
再次,就是各部分内容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见过立项依据就洋洋洒洒写7-8页的,也见过研究内容就半页纸的(当然后者主要是缺乏经验),个人认为可找一些优秀的标书作为范本进行模仿。总体而言,标书的标题、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特色和创新之处和工作基础我觉得是文字内容需要重点把握的地方。
标题:尽可能简短和通顺。可以列出课题关键词,保证用最简短的内容把主要关键词都放进去。
摘要:重中之重。1-2句背景介绍和前期工作基础,1句课题假说,3-4句拟开展工作,1句课题意义。
立项依据:3-4页。保证以尽可能简洁的内容把主要的课题背景和思路讲清楚。突出重点,每段至少论点突出,上下段要有衔接联系,保证思路一致性。
研究内容、特色和创新之处:条理清楚,让评审人容易理解并找到关键信息。
工作基础:文字功底主要是保证条理清楚,主要基础明了。其次,放的预实验结果必须有很好的质量,如果自己实验结果做的很烂,会让评审人怀疑你的能力。
匆匆写了这么多,作为自己在DXY不多的原创内容,希望对战友们撰写标书有帮助。
最后编辑于 2019-03-27 · 浏览 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