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基金 | 基金申请前期准备与选题四问
——充分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性质、资助范围、项目分类、学科代码、当今热点、申请要点、评审方式等等。
——充分调研相关的研究动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来说:
要充分浏览主要文献;至少应通读100篇左右的相关的中外文献(精读3~5篇),在申请书中可引用30~50篇;
要走访专家(把握研究方向);至少访问3~10位校内外同行专家,听取他们对自己的项目定位的意见,最好能有两位权威人士;
要出席会议(了解周围动态);至少出席过2~3个相关的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把握相关的热点问题;
要组织队伍(找到主要伙伴);尽早建立名副其实的研究团队,就相关问题开始合作研究,并商议确定主要的研究课题;
要预先研究(试做初步工作);就确定的研究方向做尝试性研究,并争取发表若干初步成果,要注意的是,这方面求质不求量;
要预定方案(确定技术路线);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提炼好创新点(思路创新、方法创新、结果创新等),要注意创新点的可行性和逻辑性,不可行等于白搭还会拖后腿;
要预估困难(抓住主要难点);抓准未来研究的1~3个关键问题,设想好解决步骤,若问题过多说明还没有抓住最关键、最想写的点;
要先写综述(做好舆论准备);尽可能写好项目综述,最好事先发表相应的综述文章。
——充分研读以往申请的“不批准书”。
对于前几次申请失败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基金委通常给未被批准的申请者发来同行评议意见书,对此应反复研读,吸纳其中的合理意见和具体建议。若仍想申请原来的项目,更应该斟字酌句,有针对性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自己有疑惑之处,可向资深人士咨询,务求此次申请有实质性的改进。
对于从来没有申请过的新人,读一下可接触到的“不批准书”,也是一种经验收获。
——充分斟酌申请书的成稿内容及时间。
争取在一月底写好申请书初稿,上交之前至少经过三次实质性修改。先将初稿送交资深人士审阅,尽可能吸纳他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在院系预审后,进行细致修改;最后做文字润饰工作。
另,新人选题时,为了创新也不能一味图新而脱离了课题的可行性,因为创新性和可行性并驾齐驱。脱离了可行性的工作基础,创新性就薄弱得不堪一击。
建议博士毕业后第一次申请可以在学位论文的工作基础上尽量做一些深入和延伸,寻找出一些新的选题(注意身边同行的创新,避免冲突)。这样即能利用好自己的工作基础,又能满足选题的创新型。
谨记千万不要单纯复制自己的学位论文,非常有可能评审之前就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过你的工作了,毕竟研究圈真的很小。要想人眼前一亮,必须在已有基础上选出具备创新性的题目和立论。
选定一个课题之前,先要反复思量,缜密行事,可问自己如下四个问题,辅助选题:
1、你选的基础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学科进展有何裨益?
涉及项目选题的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开发性应用研究一般不在资助之列。选题时应考虑所做的研究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本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是否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必须了解国家的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是否能为之添砖加瓦。写申请书的立项依据时对此必须有明晰的说法。
2、该研究方向国内外有多少人在关注?每年发表论文、专著、专利总量约为多少?
涉及选题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应是在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热点问题的“热度”大致能维持 10~20 年,一旦关键问题有了眉目,必定迅速“降温”,此时再要“跟进”就为时已晚了,难以啃得动。
3、该方向已有多少主要研究成果?该课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有关权威人士见解如何?
为了细化选题目标。在充分掌握最新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搞清急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再从中选出自己的一两个主攻方向。抓住开放关键问题“做文章”,是申请成功的诀窍之一。若自己发现的问题过多,可在之间建立联系,提炼出最关键的1-2点。
4、你对该课题是否极感兴趣?是否有能力和潜质去完成?能否在八至十年内成为你的主攻方向?
对任何选题,只有喜欢它、热爱它,才有可能做好。如果你从内心抗拒某个课题,就千万不要去碰它。当然,“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若有别的合适“对象”,避开此课题为宜;
而且选题的大小和难度必须适当,申请者应有能力和素质,在预期的有限时间内可实现有限的目标,否则,小心日后交不了账!
此外,一个具体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做上8~10年工作,所以,一旦选定课题,就应以此为自己科研的主要关注点,而后再考虑转换研究方向。长期固守一个研究方向非上策,但频繁更换科研方向更将一事无成。
假如面临多种选择,你把上述问题思索清楚了,就可以从中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
最后,再谈一个选题的“问题驱动”特征。据我了解,目前基金委特别强调研究课题的问题驱动,而非方法驱动。通常希望以解决某个科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纯粹方法研究的选题很难中标,如果你以“关于……的方法(或技术)”为项目名称来申请基金项目,最好具体化科学问题,尤其是医学相关问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