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产生原理类似为蝴蝶效应
倪孟进
(浙江乐清市虹桥镇一村卫生室,325608)
打鼾俗称打呼噜,通常在睡眠即无意识状态极度平稳呼吸时,气流通过上呼吸道所发出的声音。打鼾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被大众忽视其危害性,部分打鼾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发展至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的甚至突然发生猝死。目前普遍认为打鼾为气流通过狭窄的上呼吸道所导致的,关注点被集中在上呼吸道梗阻方面进行研究,作者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作者个人通过深入思考设想认为,在极度平稳状态即睡眠或无意识状态,双侧胸廓平稳呼吸运动出现异常,特别是在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由于不平衡发生微微颤抖,使其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导致空气通过上呼吸道某个特殊结构而产生的异常高调呼吸音。双侧胸廓微微颤抖犹如蝴蝶两个翅膀在扇动,整个打鼾原理过程类似蝴蝶效应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而大同小异的上呼吸道结构演奏出各式各样的呼噜音。以下是作者个人对打鼾发生原理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
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拓扑学连锁反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该理论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z)1963年提出,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具大变化。他称之为混沌学。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摘自百度)
2作者对打鼾原理的探讨
在极度平静状态即无意识或睡眠状态时,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双侧呼吸肌力量不均衡,即双侧胸廓平稳呼吸运动出现异常,特别是在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由于不平衡发生微微颤抖,使其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导致空气通过上呼吸道某个特殊结构而产生的异常呼吸音。上呼吸道结构个体差异能演奏出各式各样的鼾声。作者认为,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发生微微颤抖犹如蝴蝶两个翅膀在扇动,整个打鼾原理过程与蝴蝶效应一样产生的连锁反应。由于吸气肌疲软或者因肥胖胸廓扩张负荷增加,平常在直视中可以观察到患者打鼾时吸气相对很费力,故容易视觉混淆误认为是气道狭窄所导致。
3打鼾的主要原因与常见诱因
3.1主要原因
作者根据本人的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进行分析,打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神经系统病变,因中枢神经或者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影响所支配的呼吸肌,致使呼吸肌痉挛、萎缩后功能低下,在呼吸极度平稳状态下发生吸气胸廓发生微微颤抖所引发;二是肥胖,因为肥胖时软组织过厚紧紧地包裹了胸廓外周,这样会增加呼吸肌阻力,在克服阻力的同时,微微发生颤抖而引发。
3.2常见诱因
熬夜、劳累、酗酒、高热等常能影响神经功能,继而诱发或加重打鼾程度。
4分型
打鼾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追溯原病因至关重要。作者根据病因分析,将打鼾的分为三个类型,这样容易掌握病情与相应治疗。
4.1中枢型:中枢神经病变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打鼾症状,其机制可能是中枢神经病变导致支配呼吸肌的下属周围神经功能异常,而出现打鼾现象。在各个年龄段无故出现严重打鼾者,要注意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发生病变。
4.2周围神经型:肋间神经、胸长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膈神经等,这些周围神经支配呼吸肌,控制呼吸运动;当上述神经病变容易致使相关呼吸肌痉挛、萎缩后功能低下。
4.3肥胖型:肥胖主要可能因胸壁外围软组织增厚,直接增加呼吸肌工作负荷影响胸廓扩张而导致。
5胸部症状与体征
打鼾患者大部分伴随有胸部症状与体征,但是基本都会被忽视,甚至被误解为其他病症,排除心肺疾病。作者总结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5.1运动性气促:指平时休息、散步、不着力的工作不会喘气,但是稍微运动就会气喘吁吁的,如连续登三层以上的楼梯、爬山、跑步等,常见于长期不运动和肥胖的人群。为急需时胸廓自然扩张受到限制,肺活量减少所致,主要原因与相关呼吸肌长期紧张痉挛、或因肥胖胸廓外部被厚厚的脂肪包裹增加呼吸运动负荷有关。
5.2胸痛:由于支配呼吸肌的相关神经发生病变粘连,疼痛产生是必然性的。在胸壁上检查有大面积压痛。
5.3胸闷:由于胸廓扩张运动受限,呼吸不顺畅,患者时常感到胸闷现象。
5.4睡眠瘫痪症:俗称“鬼压床”,是在睡眠时感觉胸前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压住,让你无法呼吸,想动手反抗却全身无力,想高声呼叫却发不出声音来,这个过程意识相对较清晰,憋醒以后基本能够回忆刚才发生的一切,让人感到非常恐惧。
6打鼾一定要格外警惕
作者建议:打鼾是坏事,影响的不是普通的健康概念,严重者危及生命,绝对不能忽视。
6.1打鼾不要只停留在上呼吸道梗阻上进行思考,手术更加要谨慎。
6.2部分严重打鼾者是中枢神经疾病导致的,要警惕。
6.3打鼾逐渐发展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容易在睡眠中无端猝死,要高度警惕。
请参考作者的相关文章
《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原因》
《神经系统异常可能是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
《睡眠瘫痪症(鬼压床)的机制探讨》
7小结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也许形成的过程有点长,也无法捕捉到,只是在理论上的大胆设想。而“在极度平稳呼吸状态下,吸气时双侧胸廓扩张过程中由于不平衡发生微微颤抖,使其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导致空气通过上呼吸道某个特殊结构而产生的高调呼吸音”,这现象可以简单捕捉到,也容易想象理解,应该是属于现实版的蝴蝶效应,可视为蝴蝶效应的缩影。我们应该向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致敬。
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作者简介:倪孟进,男,浙江籍,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病变,脊柱相关疾病、颈肩腰腿病治疗,中西医融合观
探索思路:周围神经外膜病变是机体大部分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创 立: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周围神经内部存在少量的微流动样液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生长因子,是营养和支持神经正常生理的必需品,由神经外膜与邻近周围组织隔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神经外膜容易发生病变水肿,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神经内部的营养物质外渗;同时邻近组织物质可通过外膜病变处进入神经内部,致使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两种病理结果导致系列复杂病症的陆续出现。病症发生一种是由于神经病变本身引起的如疼痛、麻木、痛性组织粘连、组织增生、痛性水肿、局部怕冷等;另外一种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对其所支配的靶组织器官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后所产生的病症。有周围神经分布的部位,都适合此理论套用。
【作者心语】
该理论涉及病症之多,远远超越我个人能力所想象,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症通过此理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并由此可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效果非常显著。也可对二千多年中华魁宝中医经络学说用现代医学科学进行阐明。该理论是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性总结,完全属于个人的诊治设想。本人在基层工作,因各方面条件限制,尽自己微薄能力,只为提供参考,错误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
-----------------------------------------------------------
敬请关注作者的相关文章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636831133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
01 《人类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1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2 《疼痛的发生机制探讨与特殊意义》
03 《炎症反应与周围神经的特殊关系》(含无菌性炎症产生的机制探讨)
04 《痛性水肿的机制探讨和处理方法》
05 《周围神经病变诸多起因与原理》
06 《压痛的产生机制探讨和临床意义》
07 《周围神经喜温厌寒的生理特性》
08 《放射性疼痛的发生机理探讨》
09 《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针灸作用原理探讨》
10 《针刀的作用原理探讨》
11 《周围神经病变及推拿按摩的作用原理探讨》
12 《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2 《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作用原理探讨》(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3 《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14 《神经松解剥离手法的诸多优越性》
15 《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被忽视的周围神经系统)》
16 《周围神经松解手法及神奇的防治效果》
17 《针尖触碰神经干支时为何不会发生强烈疼痛》
18 《疼痛的总体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
19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的真正含义》
20 《半夜腰痛症状发生的机制探讨与治疗》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探讨及早期治疗》
2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23 《椎间盘退变与腰腿疼痛的临床分析》
24 《心绞痛不是因缺血而引起》
2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元凶——周围神经慢性病变》
26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
27 《臂丛神经病变与肩臂疼痛》
28 《脊椎椎间盘及下肢骨关节的退变机制探讨》
29 《网球肘的主要病因探讨及治疗》
30 《缺血并不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31 《慢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2 《腹后壁神经病变与急慢性腹痛》
33 《痤疮新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4 《腓肠肌痉挛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35 《颈椎病的病因病症分析》
36 《颈椎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
37 《梨状肌综合征机制探讨与治疗》
38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39 《颈肩背疼痛的机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40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错误的命题》
41 《腹后壁神经松解是治疗腰腿疼痛疾病最关键位置和方法》
42 《影响心电图(心传导系统)的三个主要因素》
4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因很可能是臀上皮神经病变》
44 《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何呈伸不直的“O”型腿》
45 《软组织痛性粘连的机制探讨与治疗分析》
46 《颈性眩晕的机制探讨与三步到位特效治疗》
47 《 致痛物质来源与未来的真正止痛剂》
48 《顽固性呃逆的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49 《妇女慢性盆腔疼痛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50 《人未老腿先老折射出来的是健康问题 》
51 《经络是巧遇和偏离了的周围神经系统 》
52 《实践效果证明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甚微》
53 《神经系统异常可能是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
54 《胸锁乳突肌综合征的命题成立与临床意义》
55 《推拿人颈肩臂职业劳损与防治》
56 《癌性疼痛分析与控制对策》
57 《婴幼儿的灵丹妙药——维生素D3》
58 《急性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原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59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扭伤分析与治疗应对》
60 《颈椎病的分型探讨》
61 《神经根性水肿采用甘露醇脱水可能存在原则性错误》
62 《阴阳五行哲理充当医理是导致中医衰败的根本性原因》
63 《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原因》
64 《打鼾产生原理可能为蝴蝶效应》
65 《睡眠瘫痪症(鬼压床)的机制探讨》
66 《偏身疼痛综合征》
67 《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时容易发生呼吸运动异常》
68 《做梦的基本原理与生理意义探讨》
69 《睡眠—呼吸运动意外性猝死》
70 《镇静催眠等中枢抑制性药物容易诱发猝死的可能性探讨》
71 《周围神经抽搐损伤性疼痛》
72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探讨拔罐的作用原理》
73 《骨科外固定后遗症主要原因分析与处理》
74 《急性髂腰肌扭伤原理探讨与治疗》
75 《肌肉、韧带劳损可能是个错误的概念》
76 《周围神经病变与常见皮肤疾病》
77 《周围神经病变粘连综合征》
78 《周围神经病变粘连综合征与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79 《神经松动术与周围神经病变粘连综合征》
80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规律性》
81 《周围神经-软组织的强力粘合剂》
82 《上眼皮与诱导睡眠的探讨》
83 《睡眠障碍的机制探讨》
84 《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探讨与防治》
85 《原发性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同步关系》
86 《妊娠高血压的机制探讨》
最后编辑于 2019-01-20 · 浏览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