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提问#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怎么办?
某日,医院送来一个感冒药吞多的娃...
诊断: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
主任问:小明,怎么解救???
————赶紧学啊————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其实是剂量依赖性的, 并且可能发生致命的肝坏死,也会发生肾小管坏死和低血糖昏迷。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临床表现
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最初两天的症状并不能反应中毒的严重性。
恶心、呕吐、畏食及腹部疼痛发生在最初的24小时,并会持续几周或更长时间。
肝损伤的临床指征多在服用中毒剂量后 2~4 天变得明显,血浆氨基转移酶升高(有时升高的非常明显),血浆胆红素的浓度也会升高;另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未经特殊治疗的中毒患者中,10% 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肝损害;这部分患者中大约 10%~20% 最终死于肝衰竭。在某些患者也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肝活组织检查发现小叶中心坏死,而周边区少见。
在非致命的病例,肝损害可在几周或数月后恢复。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如何评价?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4 h 后血浆浓度超过 300 μg/mL 或15 h 后达到45 μg/mL 的患者,90%会出现严重的肝损害(每升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超过 1000 国际单位)。
可以预测,服药后 4 h 血浆药物浓度低于 120μg/mL 或12 h 低于30μg/mL 时就会产生轻度的肝损害。观察对乙酰氨基酚的血浆半衰期也可推测患者肝坏死的严重程度;上面提到血药浓度数值持续超过 4 h ,提示将可能发生肝坏死,如果超过12 h 就可能出现肝昏迷。
早期诊断在治疗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时至关重要,并已提供了快速检测血浆药物浓度的方法。但是,如果病史已明显提示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应迅速采取治疗措施,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免延误治疗。
怎么解救?
主要的解毒治疗是应用巯基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可以部分的通过补充肝脏 GSH 的储备而发挥其解毒作用。
预防:如患者服药后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用药;不得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服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对于血药浓度大于 150 mg/kg者多会出现肝毒性,因此要进行活性炭及洗胃治疗。
但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血药浓度大于75mg/kg 则应尽早进行解毒治疗。这些患者有:慢性酒精中毒者,平时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异烟肼、卡马西平等,或能导致谷胱甘肽消耗的状态如HIV、营养不良、肝硬化等。
若已经出现急性肝损伤,应该尽早给予 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
当出现严重肝损伤时,要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肝移植的标准主要依据King's College Hospital标准,具体为下述条件中满足一条。pH<7.30,PT>100秒,肌酐>3.3mg/dL,或出现三期、四期肝性脑病。若患者满足King's College Hospital标准提示:若不进行肝移植,则患者将死亡。
另外,严重中毒时强有力的支持疗法是必需的。例如所有病例都应进行洗胃,服药 4 h 内洗胃效果更好。
部分答案摘自协和出版《急诊科主治医生 899 问》
----------------------------------------------------------------
附上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说明:
截图来源:用药助手
----------------------------------------------------------------
老铁们,你们见过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吗?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