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转帖】展望基金评审趋势:优质论文是基础,会评专家权力需约束。

发布于 2017-06-04 · 浏览 7793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33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基金委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专家数据库和申请书计算机分配系统,原则上申请者学习单位、依托单位的同省专家和导师等关联专家等在选择评审专家时会被系统自动回避,评审专家数量稳步增加,申请者和评审专家之间的交互机会也被优化到最小程度。专家评审打分出现异常情况时,异常专家会被预警系统记录,从而约束专家的评审行为。

青年和面上项目的会评具有中国特色,会评专家对于B类上会候补项目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其中相当比例的B类项目最终能够获得资助。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会评专家基本是脱离科研一线的专家,尊重专家意见,最需要尊重的是网评多数专家的意见,会评主审专家是短暂会评周期形成的少数个体意见,会评专家的行为也不是通过录像能制约。B类项目自身有成绩排名,代码主审会评专家不能具有改变排名序列的权力,毕竟参与会评投票的其他专家都不是代码专业出身,投票意义不高。会评倘若有保留的价值,功能应该是寻找网评异常的项目和确定评审有问题的专家代码。异常的项目比例极低,进行二次网评的成本和周期很短,二次网评的成绩作为最终结果,同时二次网评后资助的项目要进行重点监督和结题考核。对于评审有问题的专家代码,录入基金委系统,当累计次数达到警戒线后,系统永久从评审专家数据库除名,保证专家队伍的素质。

合理选择网评专家,有效制约网评专家评审行为,会评专家只有监督权将是自然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评审的大趋势。我的建议是取消青年和面上项目会评,尊重和监督网评专家意见。



有面上项目在研(申请当年结题除外)的B类项目不得资助。    

专家是人,人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动机,相信专家不如制定完善的规则和监督制度。会评时间3天,要评阅青年、面上和地区大量上会项目,会评专家不是神仙,有人说了会评专家只有接关系户电话,看消息和联络其他会评专家的精力,取消会议评审是正确的方向,不少省自然基金已经取消会议评审。优青和杰青的会议评审同样可以取消,全部找国外专家评议。    


最后编辑于 2019-03-21 · 浏览 7793

13 6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