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 相关资料汇总
1. 新疆薄皮核桃壳脆裂断面细胞变异及各向异性破碎机理
2. 探索ERG变异体维持“自组装”工程化软骨永久性表型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3. ASM诱导大豆对恶性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
4. 南方酸性土壤上常绿杨铝毒害及其根系分泌物的响应机制
5. 中国柴胡属的系统学研究
6. REGγ基因敲除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7. 奶牛乳铁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抗乳房炎性状的相关研究
8. 中国原产木质藤本植物金钟藤突发异常扩散及其成灾机理研究
9. 触液亚核的计算机重建及其信息传递的递质、受体基础
10. 表皮细胞表型改变与创面病理性愈合后感觉紊乱机制初探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界面行为的microRNA机理研究
12. 杂交-渐渗对杂草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特异性封闭内源性3A亚家族P450酶(CYP3A)表达工具小鼠的建立
14. 多酚氧化酶基因的体外高效表达及催化儿茶素形成茶黄素机理的研究
15. 白腐真菌中漆酶参与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机制研究
16. 玉米粒重主效QTL qGW1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精细定位
17. PTD与Cry1Ac融合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及对抗性害虫的治理研究
18. 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的嗜酸乳杆菌菌株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广谱生防菌X23非核糖体抗菌肽结构及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20. 腾冲热海栖热菌高温噬菌体基因组比较及重要功能蛋白的热稳定性分析
21.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的新成员
22. mir-341、mir-1188、mir-370在小鼠发育中的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23. 我国特有产甜味蛋白植物资源-马槟榔保护利用的基础研究
24. 肌钙蛋白I通过ERRα调控VEGF表达机制的研究
25. 早期肠道接种瘤胃细菌及其组分物对新生羔羊小肠黏膜免疫机制形成的影响
26. TR3相互作用新蛋白机理研究
27. 核仁蛋白B23和ARF在肿瘤发生中的功能研究
28. Pirh2负调控Axin-p53信号通路的机理
29. Pygo2介导 Wnt信号的分子机理和在乳腺/乳腺癌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30. 小麦多酚氧化酶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验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31. 纤连蛋白在成骨细胞感受失重环境过程中对微丝骨架的调控作用研究
32. 青藏高原牦牛粪便中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及生防评价
33. 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六倍体物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34. 鸭茅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的QTL分析
35. 伤害性感受器相关动作电位的动力学特征及通道机制
36. 利用T7噬菌体g10-L序列增强外源蛋白在杜氏盐藻叶绿体中的表达
37. 大鼠肝再生初期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38. MicroRNA在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9. Beclin 1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肝脏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40. 亚麻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
41. 苎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
42. 人工授力树干应力木形成机理研究
43. HIV母婴传播病毒复制适应性及其选择性机制研究
44. 生长因子对IUGR仔猪胃肠道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45. 神经肽/神经递质在对虾渗透调节中调控机制的研究
46. Myocardin诱导心肌肥厚的机制研究
47. 铵态氮素营养增强水稻抗旱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
48. 植物细胞壁组分在猪消化道内的变化规律与其营养特性间的关系研究
49. 小鼠水平动眼反射短期学习后小脑突触后AMPA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
50. 脊髓背角microRNA-101和219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
51. SUI新型功能性组织工程吊带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52. 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卵黄发生及其调控
53. 聚合转化多浆旱生植物离子区域化功能基因改良紫花苜蓿抗逆性的研究
54. 猪的呼吸和行走姿态视频识别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55. 长角血蜱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控
56. 基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RNAi致死体系的研究
57. 物理刺激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58. 病原细菌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预测与整合分析平台的搭建
59. 弓形虫作用于猫肠上皮细胞关键粘附蛋白的分离和鉴定
60. 人工肝支持系统生物反应器的组织工程化研究
61. 抑制不同分支酶基因表达转基因水稻中淀粉的合成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62. 三峡库区圆口铜鱼洄游准备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63. 微型RNA-214在组织器官发育和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6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作用机制
65. Tom1L1在胞内体蛋白分选机制中功能的研究
66.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67. I型牛疱疹病毒蛋白BICP27核及核仁定位信号的确定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68. 共表达E.stiedai MIC-5和RHDV VP60重组痘苗病毒构建及免疫机制研究
69. 组蛋白磷酸化作用调控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70. 以自组装微囊体系作为组织支架构建植入式人工肝脏
71. DNA聚合酶iota 新型剪接变异体在肿瘤高突变表型发生中的作用探讨
72. 城市污水厂细菌与噬菌体群落关系及丝状菌控制研究
73. 多环芳烃对菲律宾蛤仔DNA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
74. 文蛤抗病基因标记的筛选及分子遗传基础
75. 革皮氏海参中主要皂苷单体规模化制备、结构解析及吸收代谢的研究
76. 细胞膜质子泵在水稻耐铵机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77. 神经元Nogo剪接异构体对突起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双重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78. 云南涮辣辣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特异性及其与果实高辣椒素含量的关系
79. 溶藻弧菌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其毒力菌株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80. 木豆叶抗HSV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81. 蛋鸡啄羽相残行为的研究:基于社会性气味识别的控制对策
82. 结缕草种子休眠性的遗传机制与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83.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含量QTL定位
84. 中国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相关蛋白质组研究
85. 肌肉细胞因子——白介素15对猪肌内脂肪细胞成脂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86. 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特异基因的鉴定、发掘与利用研究
87. 植物冷冻胁迫响应的一氧化氮(NO)、乙烯信号调控机理
88. 利用四倍体技术培育优良抗寒木薯新品种研究
89. 甘蓝花药特异果胶甲酯酶抑制因子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90. 不同形态氮素调控果实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
91.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产孢相关基因的克隆
92. 电场对血管发生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93. 抗菌二肽溶杆菌素代谢通路在水稻中构建及其抗病性机理的研究
94. 水稻抗稻曲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95.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定位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
96. 棕果蝠和犬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比较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97. 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信号传导在乳腺发育及乳腺癌中的作用
98. 2007年地区基金负责人赴港培训与交流考察
99. 人体呼气糖尿病快速诊断传感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
100. 棉花品种资源群体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
101. 基于蛋白组学的胆囊癌FT-IR医学分析模型构建
102. 脊椎动物信号转导和表达调控相关基因家族的比较进化基因组学分析
103. DNA光解酶中色氨酸残基在光复活过程中的作用
104. 脐带间质干细胞介导的肾功能修复及机制研究
105. 悬铃木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106. 基于PGC-1α/ERR-α共修饰和微重力反应器构建三维血管化肝组织的研究
107. 丝素蛋白材料的生物降解行为及其对真皮组织再生的影响
108. 具有蒜氨酸酶活性和肿瘤靶向的骆驼单域抗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
109. 猪瘟病毒糖蛋白E2高变区对疫苗C株获得性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110. 脂联素通过AMPK影响下丘脑kisspeptin基因转录的机制研究
111. α-防御素表达紊乱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12. 小麦茎秆抗倒伏性状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113. HO-1在15-LO调控的缺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4. 鸡Lpin1基因的单倍型构建及其对脂肪沉积效应的研究
115. HLA-A24和-A33限制性B、C型乙肝病毒核心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与评价
116. 不同应力刺激对犬坏死股骨头自身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117. 硫氧还蛋白(Trx)对微重力环境下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研究
118. 木本猪毛菜和雾冰藜对达坂城长期强风环境的响应
119. 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免疫生物学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120. 斑点叉尾?病毒吸附蛋白的初步确定及其与CCO细胞的相互作用
121. 调控樟子松顶端优势的RAD23和ccd8-like基因的功能验证及分子机理研究
122. 干细胞移植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中的作用
123. 小胶质细胞转核P2X7受体介导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124. 外周痛觉过敏及机体自身调制的神经机制- - 5-羟色胺在炎症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25. 广西壳斗科生物质能植物调查与评价
126. 转录因子AP-2γ在乳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127.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心脏超时低温保存中的作用
128. 应力干预植物生长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研究
129.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受体非依赖性胞内作用机制
130. 竹类植物mariner-like功能转座子的开发与转座特性的研究
131. 森林坡面单元汇流过程研究
132. 云南高原富营养化淡水湖泊噬藻体及宿主多样性研究
133. 细胞极性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肿瘤发生发展的机理
134. 一个新基因p55与小鼠胚胎着床和蜕膜化的关系
135. 人类复杂性状的分子与统计遗传学研究
136.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HAb18G/EMMPRIN诱导明胶酶产生机制的研究
137. 玉米耐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铅逆境适应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138. 星形胶质细胞在突触形成及可塑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39. 蜜蜂Ammar1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140. 新基因MIP5的心肌细胞保护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141. 基于生态系统经营的雷州半岛红树林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142.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多效性及其等位性鉴定
143. 肾脏纤维化抗体微阵列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
144. 中国蝎的种群分布和毒素组学研究
145. 水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和Wbph6(t)定位研究
146. 反义Trxs基因对小麦籽粒淀粉蛋白质形成与品质的调控机制
147. P2X受体参与雌激素调节外周痛觉转导及机制研究
148. 我国斑点叉尾?种质退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149. 柞蚕神经肽PBAN的受体鉴定及其作用的信号转导分析
150. 小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
151. Burkitt淋巴瘤细胞中p27磷酸化与失活机制的研究
152. MSCs-肝细胞的三维共培养及其用于生物人工肝的实验研究
153. 我国猪链球菌2型差异基因在致病中的作用研究
154. LRR重复序列蛋白靶向阻断OMgp神经生长抑制功能的应用基础研究
155.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建立哺乳动物体内基因突变检测系统
156. 决定啤酒大麦品质的主要水解酶在发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157. 中国野生葡萄PR10蛋白功能及抗病原真菌活性分析
158. 对中国首例“家族性成年人肌阵挛癫痫(FAME)”大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研究和亚型鉴定
159. 有机和常规作物生产中应用15N判断氮素肥料类型的研究
160. 核桃次生物质提取、分离、鉴定及其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161. 通过β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追踪海南岛原住民的人群起源和演变
162. 血管生成素顺式作用元件及靶基因研究
163. 新型分子印迹涂层阵列固相微萃取的研究与应用
164. 血管生成素的促rRNA转录机制研究
165. 杆状病毒反式作用因子的全病毒基因组扫描及新基因鉴定
166. 血管生成素与PLSCR1相互作用对rRNA转录活性的影响
167. 布鲁氏菌疫苗株流产相关因子Omp25和VirB4蛋白与宿主胚胎滋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168. 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转换的体外研究
169. 水稻突变体8m30闭颖授粉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
170. 新疆小麦品种新疆拉面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
171. 草莓基因组中具有转录活性的Ty1-copia反转录转座子的分离和转录特性分析
172. 小麦籽粒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173. 人类胚胎血管发生的网络调节
174. 神经迁移蛋白Slit对哺乳动物胚胎植入的调节机制
175. 登革病毒衣壳蛋白靶向性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176. 阻断泛素通路对正常和肿瘤细胞影响的巨大差异机制研究
177. 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刺梨白粉病抗性候选基因
178. 胚泡分泌的HB-EGF在小鼠胚泡间隔分布过程中作用及机理
179. 莲种子抗氧化酶和热激蛋白cDNA的分子克隆
180. 探索肺炎链球菌感受态形成对毒力表达的影响
181. 成人神经干细胞的起源、功能、再编码和应用研究
182. 磁共振频谱无损伤地定量测定脑代谢物浓度的技术研究
183.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过程的自组织机理研究
184. 淀粉分支酶基因转入玉米对胚乳淀粉品质影响的研究
185. Trihydrophobin1:一种新的构架蛋白?
186. 非症状性智力低下与染色体亚末端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187. 异宿主交替传代提升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和毒力的机理
188. 转录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蜈蚣草砷富集能力的关系
189. 树木木质部液流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树干呼吸作用影响的研究
190. 落叶松幼苗根系化感物质影响胡桃楸幼苗生长的机理研究
191. 干旱胁迫对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的环境调控机理和分子基础
192. UV-B对南方红豆杉植物生活史型形成的影响
193. 喜树碱衍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理
194. 东亚特有植物石蒜属物种形成、分化及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195. 蓝藻(蓝细菌)分子遗传学
196.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新疆棉花冠层特征信息定量模型研究
197. 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研究
198. 一氧化氮在猪卵母细胞发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199. 二种布依族清风藤属抗病毒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200. 迷走反射调节胰腺分泌的神经传递机制研究
201. 小花碱茅HAK基因的克隆及其对截形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
202. 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203. 用慢病毒RNA干扰系统研究精子发生相关基因znf230的功能
204. 利用基因重组酵母建立抗朊病毒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研究
205. 家蚕中microRNA的基因鉴定与功能研究
206. 优化氰基类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筛查免疫分析方法的基础研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