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临床药师如何体现“抗菌药物管理三大学科力量支撑”?

发布于 2015-11-03 · 浏览 4510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19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1次入编---736号 (2024-09-23)

入80, 叙事药学-总72)-辛老师- 管理类—文献--目录(68)(731-740),736,

录自:F:\No.1 [NTFS 系统]\ 根目录\辛学俊论文汇编, , 2024-09-23,-分类开始

找回初心等1人赞了您的回帖

2020-06-28;12:24

现在的临床药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大量的时间用在管理临床医生,点评临床 医生,是管理者,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品,不是医生护士的同盟军,…

 【原创】临床药师如何体现“抗菌药物管理三大学科力量支撑”?

14楼:http://www.dxy.cn/bbs/thread/32392199#32392199

现在的临床药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大量的时间用在管理临床医生,点评临床 医生,是管理者,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品,不是医生护士的同盟军,不是发挥药学在临床治疗 工作环节中应有的学术含量。以致走到临床一线的对立面,搞得人很不是味。本来现有的药学基础教育,就缺乏医学基知识,需要工作中不断学习,现在却走偏了,走到领导岗位上去了,与行政领导一起,药学查房,指导临床 用药我这样老同志,经常受临床请会诊,且大多治疗有效的老临床药师,也不敢去指导,只能提建议,同时必定要自去观察自己方案的临床 有效性,随时修正自己的方案,且要和临床医生护士一起讨论病情变化中的细节。

现在的点评倒好,不去临床,看一下病历,远处一看,就指点江山,不是天大笑话!结果,只是害苦了这些刚出校门的小青年,误导了临床药学方向。

前几天,本省临床药学会议外,浙一医院的处方点评报告是真正的处方 点评,找到本院的基础数据,也找到国际上这个专题的学术理论,所作的是专题调研,有血有肉,临床一线不得不佩服信服。这样一来临床药师的地位,自然提高

 

2024-09-23,15:05 编辑,辛老师





[2015浙江省临床药学会议征文—1]

临床药师如何体现“抗菌药物管理三大学科力量支撑”?

辛学俊,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802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发挥本学科的学术含量支撑作用。方法,结合自身十几年的临床药学工作体会,提出几个要点。结果,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中要摆正位置,重在参与,少作指导;突出研究本院细菌流行病学的重要性;学习运用药动学药效学理论,总结典型病例,加强宣教,普及提高;深入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结论 要发挥药学本专业的学术优势,显示出临床药学独特的学术支撑力量,构成抗菌药管理三角鼎立之势。

关键词抗菌药物 管理 三大学科 支撑 临床药师


健康报2015-09-22载文《抗菌药物管理应落在实处》,介绍北京协和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经验,其中“整合资源培育优势学科”一节,强调“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医师、临床药师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三大学科技术力量支撑”。在2015-09-15另文《合理应用抗菌药:感染科医师重任在肩》中,再次提出“感染科医师、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及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是抗菌药管理的三大支撑体系”。临床药师如何在 “抗菌药物管理三大学科力量支撑”框架中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本人提几点看法,供参考。


1,临床药师是“参与”临床,不是去“指导”临床,更不是去”监管”。

既往的系列宣传中,把临床药师作用拔得过高,临床药师要“指导”临床,“监管”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曾见临床药师网上一些年轻药师发贴,为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担忧,寻求帮助,有一些药师建议去作处方点评,监管临床合理用药。本人马上给予纠正:临床药师应该参与临床,去学习和协作,在治疗团队中发挥药学的相应作用,不是去指导,更不是去监管。


2,临床药师要潜心研究本院本地区的细菌流行病学信息为临床服务。

本人多年的临床药学实践证明,临床医生的用药思路,来自上级医院临床医生的“传授”,也来自自身的工作经验,较少了解本院的细菌流行病学信息,尽管院感科每月都在检查,每季发通报细菌耐药资料,但难以把信息融入实际工作中。我们汇总研究本院细菌耐药走势,持续把耐药信息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结合在一起,并不断总结经验,取得较多成果,并提高了临床药师的学术地位,获得临床的赞赏和欢迎。


3,要学习研究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结合临床病例应用总结和宣教。

临床医生都想尽快治愈疾病,但陈旧观念妨碍抗菌药物发挥应有的抗菌作用,更有细菌耐药的迅速进展,药品说明书更新滞后,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使抗菌治疗更加艰难。本人经十几年的PK/PD理论的学习,运用,总结和宣教,临床医生护士对新理论的接受日益加强,临床应用逐步展开,临床药师在临床的地位也会日益上升,对典型病例应深入总结,举一反三。


4,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和总结

临床药剂学是药物临床应用中极其复杂的科学,不是现有说明书,既往教课书等旧有资料所能解决。它涉及药品生产,药品辅料,生产工艺,企业管理水平,临床操作,时间,温度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影响。临床护士是临床药剂学新情况最先发现者,但缺乏深入研究的业务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医生是缺乏关注临床药剂学现象的群体,他们较多的是关心临床疗效。临床药师的药剂学配伍研究,发现有较多结论与护士临床实际发现相矛盾。深入分析,原因在于药师的实验浓度与临床使用浓度不一致,以至药师的实验报告失去临床指导应用价值。举例,头孢哌酮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护理线报告配伍禁忌共38文(妥布霉素4 文,阿米卡星8文,庆大霉素6文,卡那霉素2文,奈替米星8文,依替米星7文,依诺米星1 文,西梭霉素1文,氨基糖苷类1文);药师配伍研究报告,可配伍7文(妥布霉素3 文【1】【2】【3】,阿米卡星4文【2】【3】【4】【5】);而临床医生,有一全国10余家医院血液科联合研究,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理想治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6】


5,开展超说明书用药研究

当前细菌耐药水平快速发展,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成必然趋势。“科学地改变常规给药方法和必要的超说明书应用,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7】【8】【9】。司法界观点,超说明书用药的“前置性要件应当获得医院药事管理和医院药物治疗委员会以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0】。北大三院的临床药师对此项工作已作了一些探索【11】。还有更多的学术研究需要临床药师参与。

文献

【1】杨振平,朱鸽云,牛祝琴,头孢哌酮钠与2 2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2):66-68;

【2】杨振平牛祝琴朱鸽云,硫酸妥布霉素与十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现代应用药学》 1990,7(03):33

【3】辛艳茹杨京燕 ,28种抗生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6年16,(2):61 -63;

【4】孙忠实;邱彦芬;王瑾,丁胺卡那霉素与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0,25(11):658-660;

【5】韩雪珍容凯文王芳,头孢哌酮与丁胺卡那及环丙沙星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9(7)(下半月刊): 59-61;

【6】卢锡京,黄晓军,沈志祥,等,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患者的对照,,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7): 874-877;

【7】施毅 苏欣,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理论指导严重耐药菌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38(1):4-7;

【8】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38(06): 410-444;

【9】刘又宁,如何看待抗菌药物的超说明书用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38(06): 401-402

【10】王安其,冯雪倩,1例超说明书用药引发的思考[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8):735-738;

【11】唐慧林,张婷,刘芳,等,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方法的探讨,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9):1735-1738;(北大三院)

结核病 (215)

最后编辑于 2024-09-23 · 浏览 4510

18 43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