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对透皮吸收文献及相关指导原则的学习(二)

发布于 2015-09-08 · 浏览 1.0 万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9 年零 24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备注:这是之前帖子的续篇,也是这段时间实验的总结
释放率(特征)比较研究的设计
典型的体外释放测试设备有6个扩散池。对于测试设备的每次运行,应该将比较研究所用的2种制剂按以下分配:
或者
此处,T代表变更后批次(受试制剂

),R代表变更前批次(参比制剂

)。采用这种每次运行中包括2种制剂的体外释放的方法,有助于消除运行之间存在系统差异,确保无偏差的比较。
体外释放比较试验的详情
体外释放比较应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体外释放设备(6个扩散池)应该运行2次,变更前批次(R)和变更后批次(T)各产生6个斜率(估计的体外释放率)。应该计算变更后批次的中位体外释放率(总体中的)与变更前批次的中位体外释放率(总体中的)比值的90%置信区间(见以下描述),用百分比表示。在第一阶段,如果90%置信区间在75% ~133.33%的限度范围内,则不需要做进一步的体外测试。
如果第一阶段的测试不合格,则应该增加4次体外设备(6个扩散池)的运行,变更前和变更后批次各增加12个斜率,或共18个斜率(包括第一阶段的结果)。每个产品共采用18个斜率(包括第一阶段的测试结果)计算制剂的总共的90%置信区间(见下文)。在第二阶段,上述90%置信区间应该在75% ~ 133.33%的限度之内。
置信区间的计算——1个实例
由于预计此次测试时会出现极端值(例如,由于制剂样本和人工膜之间存在气泡),所以建议使用易于抵抗极端值出现的非参数方法。在以下实例中描述了计算方法。
假设第一阶段获取的斜率数据如下:
变更后批次 (T)
变更前批次 (R)
1.3390
1.1331
1.3496
1.1842
1.4946
1.0824
1.4668
1.3049
1.1911
1.0410
1.2210
1.2419
置信区间计算的第一步产生36个(= 6 x 6)单独的T/R比值。在下列表格中给出了各T/R比值,变更前批次的斜率(R)列在表格上部,变更后批次的斜率(T)列在表格左边缘,表格的主体部分给出了各个T/R比值的数据。
R
T
1.1331
1.1842
1.0824
1.3049
1.0410
1.2419
1.3390
1.1817
1.1307
1.2371
1.0261
1.2863
1.0782
1.3496
1.1911
1.1397
1.2469
1.0343
1.2964
1.0867
1.4946
1.3190
1.2621
1.3808
1.1454
1.4357
1.2035
1.4668
1.2945
1.2386
1.3551
1.1241
1.4090
1.1811
1. 1911
1.0512
1.0058
1.1004
0.9128
1.1442
0.9591
1.2210
1.0776
1.0311
1.1280
0.9357
1.1729
0.9832
置信区间计算的第二步是将上述36个T/R比值从低至高进行排序
0.9128、0.9357、0.9591、0.9832、1.0058、1.0261、1.0311、1.0343 . . . 1.2863、 1.2945、1.2964、1.3190、1.3551、1.3808、1.4090、1.4357。
第三步,上文中排序的第8个和第29个比值分别是T的中位体外释放率(斜率)与R的中位体外释放率比值的90%置信区间的下限和上限。本实例中,90%置信区间为1.0343~1.2863,或用百分数表示为103.43%~128.63%。
由于90%置信区间在75%~133.33%范围内,所以本制剂通过了第一阶段测试。
如果第一阶段的测试不合格,则应该增加4次体外设备(6个扩散池)的运行,变更前和变更后批次各增加12个斜率,或者共18个斜率(包括第一阶段的结果)。
应获得全部324个T/R比值(=18x18),并从低至高进行排序。显然,即使不厌其烦地手动计算了第一阶段的数值,但第二阶段的数值无法进行手动计算。应使用计算机。
第二阶段,位于第110位和第215位的比值分别是T的中位体外释放率(斜率)与R的中位体外释放比率比值的90%置信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如果90%置信区间在75% ~133.33%范围内,则本制剂通过了第二阶段测试。
上文描述的统计方法没有考虑测试的程序块结构(即1次获取6个斜率运行数据,而不是一次获得全部数据的事实)。通过以下进行判定:
1.在提供药品审评中心的体外释放数据中没有证据表明重要的批次间效应。
2. 所建议的每次运行包括2个产品的实验设计将有助于在出现批次间效应的情况下确保没有偏向性
文献的学习:
舒城仁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使用的大鼠皮肤,吸收液用的是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转速300pmr,上样量1.0g。分析结果用平均累积释放量对时间t进行线性回归,方差分析

不同批次间各点的累积释放量。
汪宏等的《他克莫司软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使用巴马香猪腹部皮肤,接收液用的是30%乙醇磷酸盐缓冲液(1.36g的磷酸二氢钾,79ml的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取140ml该溶液,加入60ml无水乙醇,混匀,即得)。上样量0.5g,转速180pmr。皮内滞留药物测定采用的是将除干净软膏的猪皮剪碎,乳钵研磨后,加接收液超声30min提取,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样品。其分析结果方法同上。接收液选择前要做漏槽条件,确定合适溶解度。
肖学成等的《HPLC测定他克莫司软膏体外透皮吸收》,使用巴马香猪腹部皮肤,接收液用的是生理盐水-无水乙醇(1:1)。上样量0.5g,转速300pmr。未做皮内滞留药物测定。其分析结果方法同上。接收液选择前要做漏槽条件,确定合适溶解度。
优点:
一,给出明确的透皮吸收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计算公式
Qn=V0×qn/V+
式中V0为接收液总体积,V为取样量,qn为第n次实测单位面积渗透量qn=样品峰面积×对照品浓度×接收液取样量/(对照品峰面积×释放面积),qi为第n次前各时间点每次测得的单位面积渗透量。
样品溶液稳定性将12h接收液于室温下存放24h,分别于0,4,6,8,12,24 h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峰面积的RSD。
有文献《接收液中的乙醇浓度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指出,接收液中无水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不应大于20%,否则皮肤性状改变,进而引起透皮吸收速率的变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

12 53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