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讨论】小切口白内障初学心得
下面说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一些帮助。具体步骤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书上很详细。
1,猪眼联系。主要是练习手术节奏感,在实际操作时,就不会因为紧张而有某些疏漏。
2,球后麻醉。初学者球后麻醉很有必要,这样就会避免一些病人配合方面的麻烦,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压迫要充分,不然出现术中眶压高会令你崩溃。
3,贴膜,要压紧内眦与鼻骨之间的凹陷,防止漏水
4,上开睑器时,(1)要注意包裹睫毛,(2)要注意别碰到角膜
5,剪结膜,不要太长,不然左手夹持结膜,右手操作很不方便。剪开结膜后,左手夹持结膜,方向为垂直方向夹持,并向下(即患者身体方向)稍用力,以此固定眼球。不要水平夹持结膜,那样会很容易撕破结膜。
6,灼烧,记得角膜缘两个边角部也要烧一下,这个部位不注意的话,出血会有些影响操作。
7,切口。 做隧道时,外切口要做彻底:两侧刀轻度倾斜,将隧道做成梯形。不要想着在扩大内切口时,再向两侧扩大隧道,那样的话(1)容易将外切口扩大(2)两侧隧道容易形成假道,从而在脱核时,隧道看起来够大,但核却很难脱出。
角膜刀要翘,穿刺刀要平。意思是隧道刀进入角膜缘时,刀根部下压,刀尖向上翘,进入角膜层,不然会提前进入前房。穿刺时,刀要放平,形成一个小凹面。
8,注入粘弹剂,注入前先把空气推出,在隧道一侧边角上进入,边进边打粘弹剂,然后进入前房后,旋转推入粘弹剂,以切口溢出粘弹剂为止。注意不要将粘弹剂针头伸入前房后再注射粘弹剂,(1)会有气泡(2)前房会突然变浅甚至消失。
9.撕囊,要有自己的节奏,之前说过练习时就应该掌握,即:(1)起瓣部位(2)换手部位(3)换手次数(4)什么部位撕大一点——看你习惯什么部位翘核。
10,水分离。水分离时,注射器弯针头的方向,要调到自己操作舒服或者说习惯的角度。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水要打足量,核才能浮起来。之前看书上说少量多次,搞的我手术时一直不敢多打,好长一段时间才掌握打水的量。目前我的做法:8点注水,看到水流到对侧为止。10点少量水。4点少量水,2点足量水,核浮起。(这个步骤我一直对自己感觉不满意,脱核后皮质残留总有点多)
另外说一点:如果做得切口有一边薄,密闭性不是很好的话。那么操作一定要轻柔,注水不要太多,不然压力增加,虹膜会脱出。
11,翘核及转核,翘核 左手截囊针与右手定位钩不要伸到核下面翘核。左手截囊针在晶状体左侧(以术者来看)边缘固定,右手定位钩在晶状体中部轻轻向右侧拨动,右手一拨,左手固定,直到核赤道部漏出。右手定位钩挑起边缘,边转边向上轻轻用力,转动时动作轻柔,看准了再做。核进入前房后,注入粘弹剂至核下(与后囊分离),核上(保护内皮),两边虹膜用粘弹剂压下(避免卡住虹膜)。边注入粘弹剂边用弯针头转动核。
12,掏核,要注意别卡住虹膜
13,冲洗皮质,(1)水要不停的打,从进入隧道前就开始打水,禁止一股一股注水。(2)从两侧进入,周边注水,将皮质拨到中央,压后唇脱出皮质,(3)隧道部一定要检查清楚是否有皮质残留,不然切口不严密,前房会变浅(4)切口两侧结膜下,要检查清有无皮质残留。
14,吸皮质。目前没有好的心得。自己是节奏感全无啊,看到那有就吸那,走到那就吸到那,好几次术后都发现皮质残留,都没脸面对病人

注意:在根部吸,看准再吸,吸住皮质后要有一个向一边撕扯、再扯到中央的动作。操作好的话,12皮质或扯出。
15,12点钟皮质问题,可先植入人工晶体,再吸,比较安全。
16,植入人工晶体,唯一要注意的是:要有旋的动作。晶体要旋转植入,别朝一个方向用力,会戳破囊膜的。
另外:植入过程中,粘弹剂溢出,前房变浅,要停止操作,注入粘弹剂后再植入。不然很容易破囊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别人的经验终究是别人的,在学习过程中别人的经验只是一些借鉴,只是方便自己更好的学习。重要的是:做手术,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节奏感。
最后,提2个问题,1,吸皮质的节奏:从哪个部位开吸,之后什么部位,最后什么部位?
2,12点残留皮质。为安全起见,我是植入人工晶体后再吸,问题是:要不要转人工晶体呢?有老师说,转一转好,把皮质转松,更容易吸。另有老师说,别转了,要是袢卡住的话,更难吸。噢


这个帖子我在苗圃也发了。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初学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同事。
目前本人也正在学习中,有新的心得,会随时补充。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