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Cancer Cell高级编辑谈Cell Press和编辑经验

本文按照杨博士的演讲顺序整理,附“现场PPT照片.PDF”供参考。
杨晓虹博士作为Cancer Cell的高级编辑,除了参与日常处理稿件外,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作为出版社中国和亚太地区发展事务负责人,推动中国科研和论文发表水平的提高。
首先是介绍了Cell Press的基本情况,Cell杂志是1974年由MIT出版社开始出版的,1986年成立了现在的Cell Press,1998年由ELSEVIER收购。
Cell Press至今已经发展了一系列的子刊,包括2012年开始出版的CELL report和2013年出版的Stem Cell Report,这一系列期刊的影响力就不必细说了,很多极具创新性的研究都发表在CELL上,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将论文最初发表于其上,看看这张图片吧。

此外还有14本Trends review Journal,影响力也十分巨大

CELL也有新的出版计划:1、Cell Biosystem 主要是关注生物大数据的处理的杂志。2、与Lancet合作出版一本开放获取的只在网络上发行的杂志。
之后杨博士介绍了CELL杂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下载情况和CELL杂志作者在全世界范围的分布(参见下图)



接下来将目光移到中国,中国的论文投递和发表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

并且出版社和国内学者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做完了介绍,接下来可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论文的处理过程。
杨博士介绍,Cell Press旗下的各种子刊之间在审稿权方面是独立的,也就是一个Cell子刊的编辑不能干预另一子刊的抉择,这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您投到一个Cell子刊被拒后,完全有可能在另一个Cell子刊上发表!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Cell旗下的子刊之间有一个特殊之处,叫co-submission,也就是“一稿多投”的意思,杨博士解释到,你完全可以在投稿时同时投给两家Cell子刊,只要在投稿时写出来就可以了!但是同时投给Cell子刊和非Cell子刊的杂志则被视为一稿多投。
在Cancer Cell,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handling editor(责任编辑),每天都开编辑会讨论稿件。她非常强调亮点,第一点是abstract的重要性(前一阵JAMA主编来讲JAMA的审稿时也提到这一点,所以投稿之前好好写摘要吧!),另一点就是要了解你要投的杂志对哪些领域感兴趣,比如Cancer Cell对临床非常重视,你的研究对解决临床问题有帮助,这个story就是她们编辑感兴趣的那一种(杨编辑建议在选杂志之前,最好把这本杂志近期的论文都读一读,这是了解这本杂志很好的办法,前一阵JAMA主编来时也提了这个建议!)
此外,Cancer Cell的接受率有10%-20%,比JAMA高多了!
之后,杨编辑介绍了什么样的论文吸引着她们,这个倒没什么特别的,具体可以参看下边的“现场PPT照片.PDF”
在CELL系列的杂志,直接被送审的文章只占到投稿文章的20%,更多被送审的文章是通过一项叫“rebut”的过程而revise的。rebut就是“重新考虑”的意思,杨编辑介绍,咱们总是认为第一次被拒之后就没戏了,但是在CELL系列杂志不是这样的,在第一次被拒后,根据编辑的意见修改之后(比如说加入了编辑认为有必要的数据),可以申请rebut,第一次被拒的稿件占到投稿的80%,其中一半会选择rebut,而rebut的稿件中,一半会被发送去revise,这样会提高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
之后介绍了reviews。投稿人可以在投稿时推荐审稿人,但最后决定权还是在编辑那里。值得注意的是,你可以同时提交exclusions,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编辑绝不会把文章交给这些exclusion的。杨编辑举了一个例子,有的作者写某某review是他的ex-wife,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写exclusion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最多只能有3个人!而且写exclusion,不能把某一家机构或者学校给排除了,比如说你写不希望来自哈佛大学的审稿人审稿,这样是不行的。
另外,在不断revise的过程中,杨编辑提醒大家不要get angry,要礼貌客气的回答问题。
最后,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CELL系列杂志,可以去下面两个网站,上边有几部分视频,是3年前CELL Press录制的,都是Cell资深编辑和作者的谈话,对投稿很有帮助。
www.cell.com/cellpress/publicationguide
http://E.weibo.com/CellPress
演讲完是提问,我把几个主要问题的大意总结如下:
1、是否在文章作者中联合几位外国作者会增加文章的接受率?
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审稿时对作者来自哪里并不感兴趣。
2、如果在文章revise过程中,第一次revise中reviews提出补实验,补了之后第二次revise,reviews又提出了新的补实验,这样很狼狈。
是这样,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时要考虑这个补充的实验是否对这篇文章十分关键。Enough is enough.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scope,我们编辑也会和review沟通,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和我们编辑也要多沟通。
3、Cell和Cell子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其实每一种杂志都有它自己追求的目标,Cell更加注重重大的创新性研究,而我们的Cancer Cell关注的是Cancer相关的研究,并不一定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重大创新。所以被Cell拒稿,完全有可能被Cancer Cell接受。
4、杂志在接受文章时多大程度上会考虑以后的引用率?
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追求目标,Cancer Cell是以Cancer为中心的,在接受文章时更多的是考虑是否解决了一个Cancer临床相关的问题,哪怕这个Cancer是少见甚至是rare的。我们不会考虑这篇文章以后的引用情况的。
5、对于authorship,您是如何考虑的?
这个我们会在要接收文章的时候才会考虑,比如要接受你的文章时,你有4个通讯作者,那么我们会要求你减少到2个,而这些不会在开始审阅稿件时被提出。
6、听说一些review会审阅跟他研究项目存在竞争的文章,然后拒掉,几个月之后这位review把很相似的研究发表在另一个杂志上,编辑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是有这种情况。我们在把文章给某位审稿人审阅时,会先把abstact发给review,问他是否同意审稿(在同意之前,审稿人是不会看到全文的),有的审稿人就会非常有职业道德的告诉我们,他也在做这一方向的研究,不适合做这篇文章的审稿人。当然也有少数人会审阅文章,然后像您说的,做出不太道德的行为。我们会在这位review的database中作一记录,以后可能不会把文章再发给这位审稿人。但是我们的这些数据不会在Cell旗下的杂志中分享。
遗憾的是,尚未检索到我们学校发表在CEL系列的文章,但是相信在未来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也欢迎大家分享您投稿到CELL系列杂志的经验!
下面的PDF是免叮当的,供大家学习利用。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