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床 肿 瘤 学 科-转贴
本学科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老肿瘤防治研究专家和一支由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技术精湛、理论深厚的人才梯队,其依托单位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内颇具影响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现拥有病床749张,年门诊量12万人次,收治病人7000多人次,完成手术6000余例。临床肿瘤学科利用肿瘤基础与临床的多学科优势,探讨肿瘤“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途径,开展综合治疗,在提高肿瘤治愈率,改善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被列为天津市医学重点支持学科。本学科的优势突出体现在以临床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及热疗、肿瘤流行病学、生物技术应用、基础及诊断研究等方面。
临床外科:临床肿瘤外科规模和技术在国内位居前列,特别是在乳腺癌和头颈部肿瘤临床诊治技术研究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对肺癌、肝癌、大肠癌等肿瘤的诊治研究亦达国内先进水平。目前,临床肿瘤外科中“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1/4切除+放疗”、“全喉切除发音再造”、“计划性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切除术”、“输入支闭合阻断型袢式胆肠通道再建术”、“空肠间置代胃术”等10项技术和术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甲状腺癌根治术”、“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后Ⅱ期切除”等33项技术和术式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天津市肿瘤医院是全国乳腺癌防治研究牵头单位,拥有乳腺癌外科病床84张,收治病例居国内之首。早在“七五”期间,该院就开展了乳腺癌普查,开展乳腺癌“三早”的研究,建立了“液晶微胶囊薄膜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对早期乳腺癌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研究制定的“乳腺癌诊治规范”被编入《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一书,作为全国肿瘤临床医师进修班培训教材之一。“八五”期间,针对乳腺癌开展了“乳腺导管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近红外光透照扫描诊断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与乳腺癌相关的多指标病理学研究”等项工作,使难以检出的早期乳腺癌和微小癌得以确诊,并通过检测癌前病变,对乳腺组织是否发生恶变作出早期诊断,提高了乳腺癌治愈率。“九五”起步之年,开展了乳腺癌多参数分子标记预测预后并提高疗效的回顾和前瞻性研究,以期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
放疗及热疗:对恶性肿瘤的放疗及热疗研究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腔内加温合并外放射治疗宫颈癌临床研究”使患者五年生存率由传统的48.3%提高到54.1%,热疗仪器和测温方法的研究填补了国际肿瘤热疗专业空白,使直肠癌、膀胱癌放疗并发症由38.5%下降到19.8%。
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LAK/rIL-2细胞输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为临床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应用生物制剂对实体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肝癌等)进行免疫治疗,,以及骨髓移植治疗淋巴瘤、乳腺癌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与日本合作,开展了“肿瘤基因瘤苗制备”、“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项研究,使医学生物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及治疗中。
基础及诊断研究:天津市肿瘤研究所自1977年建所以来,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肿瘤研究课题,并已取得成果。如:“SRC(肾包膜下移植)法预测抗癌药物敏感性方法学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采用化疗方案,解决了临床化疗病人盲目用药问题。建立了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BG6和M4 G3及人结肠高分化腺癌体内体外实验模型。建立了单抗导向诊断技术(诊断药盒、背景显像、融合技术等),用于消化系统未知癌灶的诊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分子生物中心从基因分子水平对肿瘤的癌变机理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使早期诊断和预防成为可能。
肿瘤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室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被国际认可的肿瘤登记统计单位之一。从1981年开始,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数据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分别收集进《五大洲癌症发病率》一书中。职业肿瘤危险因素的研究由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表。此外,与国外合作,完成多种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目前正在承担国家“九五”科研攻关课题。
主要学术带头人:
郝希山,男,51岁,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人事部授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天津市自然科学技术领域临床肿瘤学中青年授衔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编撰的《世界名人录》。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天津市医学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国际干扰素研究会会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
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学会会员
国际《癌症支持治疗》杂志顾问、编委
卫生部肿瘤专业专家组成员
第四、五届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中方组织委员
中华医学会理事
日本久留米大学名誉教授
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郝希山1970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外科和肿瘤免疫及生物治疗研究,肿瘤学专业理论和肿瘤诊治技术造诣较深。1984-1986年曾赴美国、荷兰等国研修肿瘤免疫病理学并取得两项成果。回国后继续致力于肿瘤外科学的医疗和研究工作,并将国外的先进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中。他主持进行的“自体脾LAK细胞+rIL-2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经专家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的“输入支闭合阻断型袢式胆肠通道再建术”,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近期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12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完成《肿瘤学》、《医学指南》部分章节编写。
张天泽,男,76岁,主任医师,著名肿瘤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编撰的《世界名人录》和美国名人传记研究所编撰的《世界名人录》。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主编。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
中国癌症基金研究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报》副总编
日本《肿瘤临床》杂志(英文版)客座编委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名誉主编
《实用癌症》杂志名誉主编
张天泽1943年毕业于盛京(“小河沿”)医学院,获医学、化学双学士学位。1952年师从金显宅教授专门从事肿瘤临床医疗及研究,擅长腹部和乳腺肿瘤外科,除继承金老锐性切割刀功外,对肿瘤放疗、化疗和热疗等均有较深的造诣。1973年,张天泽曾主刀为91岁高龄的马寅初老人做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非常成功,马老最后活到100&127;岁。张天泽从医50余年,他严谨治学,勤奋耕耘,建树颇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7篇,译文30余篇,主编或参加编写专著及教科书9部,共80余万字。获天津市和卫生局科技进步奖3项。他热心带教,甘为人梯,除参加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讲课外,还担任国外医学文献翻译授课,指导临床科研工作,曾于1994年获天津市卫生局“伯乐奖”。
李树玲,男,76岁,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编撰的《世界名人录》。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
《癌症》杂志编委
《实用肿瘤》杂志编委
《中国癌症研究》杂志编委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
《天津医药》杂志编委
李树玲1943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现中国医科大学)。1952年跟随金显宅教授,专门从事肿瘤防治研究,擅长头颈部肿瘤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他治学严谨,提倡创新。由他自行设计的“全喉切除术后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论文曾在中、美著名杂志发表,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他所创行的“计划性肿瘤合并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论文发表于中、美、日医学杂志,该课题获198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57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4篇,专著4部, 78万字。《头颈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一书被评为1983年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乳腺肿瘤诊治问答》一书获天津市科普作品二等奖。李树玲从医50余年,他工作勤奋,医德高尚。1982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1987年被评为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4年获天津市卫生局“伯乐奖”。近期又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乳腺癌早诊、防治”研究,其中四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王德元,男,72岁,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情报室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
全国肺癌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肿瘤学会会员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副主编
《中华肿瘤》杂志编委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
《癌症》杂志编委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
王德元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6年从师金显宅教授,在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方面造诣颇深。1980年赴美考察肿瘤外科和综合治疗半年。发表论文70余篇,并参加编写了《肿瘤临床手册》、《实用肿瘤学》等书。主编《胸部肿瘤学》一书。其科研成果《肿瘤专题目录的建立》,被评为1988年度科技最佳情报信息二等奖。
张乃鑫,男,60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基础医学员院病理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病理科主任,学术兼职情况如下: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常委
天津医学会理事
天津医学会病理学会主任委员
天津市体视学会副理事长
天津市卫生局病理诊断质控中心专家
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
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
中国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编委
张乃鑫教授从事教学科研30年,曾任美国费城哈尼曼大学医学院客座副教授,考查美国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发表多篇考查报告。主要从事癌前病变/初发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淋巴结结核的分子病原-病理学研究;氟中毒、酒精中毒和氟中毒与致癌物DEN对大鼠肝细胞??联合毒性的实验病理学研究,发表论文53篇。1993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荣获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
张熙曾,男,63岁,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胸科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天津抗癌协会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肿瘤学会委员
天津市卫生局四病防治肿瘤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
张熙曾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胸心外科进修一年半,是破例获手术权的中国留学人员。从事肿瘤专业32年,在肺、食管癌、贲门癌的综合治疗及晚期肺癌导向化疗的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开展了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气管支气管成型手术等新技术,填补天津市空白。由他开展的蓟运河下游(汉沽段)9044人肿瘤普查,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60余篇,参与了《实用肿瘤学》、《肿瘤防治手册》等书的编写,主编《贲门肿瘤实用外科治疗学》。
王殿昌,男,57岁,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腹科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华医学会会员
日本癌协会会员
国际肝胰胆学会会员
亚太激光外科学会会员
日本中国大冢制药厂顾问委员
中日医学交流协会天津分会副会长
王殿昌1961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1986年赴日本东京胃癌中心等处研修二年。擅长腹部肿瘤手术,在国内首创肝癌切除伴行肝血管插??管术、直肠癌前切除后行直肠灌肛化疗和全胃切除9字形重建术。引进“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后二期切除术”,填补天津市空白。承担卫生部自然基金课题1项,承担天津市卫生局课题2项。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参加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分册、《腹部肿瘤学》教材的编写。
鲍润贤,男,63岁,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学系客座教授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
《中国肿瘤临床》 杂志编委
《国外医学放射学分册》常务编委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
鲍润贤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擅长各系统肿瘤特别是胸部、乳腺以及骨关节系统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率先在天津引进和开展全身CT工作,对CT诊断有较深的造诣。从医30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共发表论文24篇,1983年编著出版《实用乳腺X线诊断》一书,参加了《肿瘤临床手册》、 《英文医学文献阅读指南》、《乳腺癌的研究》等书的编写工作。
林士寅,男,58岁,研究员,国家人事部授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国际辐射研究会会员
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会员
中国放射物理、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编委
林士寅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赴美国安得逊医院肿瘤研究所研修一年。在肿瘤放射治疗、磁性导向药物研制、乳腺癌早期测温诊断及腔内加温热疗等物理新技术及仪器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发表论文23篇,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1981年研制成功“高温治癌单针多点测温系统”,为提高热疗疗效提供了重要保障,该项成果获得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肿瘤热疗无扰测温技术及仪器”、“腔内加温合并外放射治疗宫颈癌研究”、“腔道肿瘤温控治疗机”等成果曾多次获奖。
刘经祖,男,58岁,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头颈部肿瘤科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全国头颈外科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市头颈外科学术研究会负责人
刘经祖1962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精通头颈部肿瘤外科,特别是在颈动脉手术、晚期甲状腺癌手术和小儿头颈肿瘤外科方面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15篇。参加《外科理学诊断》、《头颈部肿瘤》、《实用肿瘤学》等书的编写。与同事合作共同研制成功微机脑血流图仪,有效地提高了颈动脉切除监测准确度。参与了“全喉切除发音再造”等项目的研究。
付西林,男,60岁,主任医师。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编撰的《世界名人录》。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乳腺癌研究室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全国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肿瘤病理协作组负责人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
付西林1959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精通乳腺肿瘤病理,对我国女性乳腺癌多原发灶的前瞻性病理学研究曾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三等奖。引进”酶联组化法检测乳腺及甲状腺肿瘤雌、孕激素受体等三项技术,??填补天津市空白。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一项、天津市科委课题一项、天津市卫生局课题三项。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36篇。参与《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分册》、《肿瘤学》、《肿瘤病??理学》及《中国癌症研究进展》等专著部分章节编写。撰写全国乳腺癌病理分型方案及检查规范。
张维铭,52岁,医学博士,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实验中心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日本病理学会会员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通讯评议组成员
张维铭曾两次赴日本新泽州、日本昭和大学学习研究,1987年获日本新泽大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7篇在国外发表。“八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局课题等6项。
王庆生,男,42岁,研究员。1991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客级研究员奖。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流行病研究室主任。
学术界兼职情况:
中华肿瘤学会委员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委员
国际肿瘤登记协会选举会员
王庆生198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1983年-1984年、1992-1994年在美国研修,1991年赴法国里昂研修一年。1982年从事肿瘤流行病研究工作以来,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主持和参加数十项研究,精通肿瘤流行病学。与国外合作的职业/行业恶性肿瘤危险因素、鼻咽癌危险因素以及肿瘤登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女性乳腺癌病因因素的研究曾获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承担国家“八五”课题一项,“九五”课题二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国外英文杂志论文8篇,英文学术专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