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展】颗粒软骨移植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为减少变形,临床上将肋软骨切成0.5-1.0mm大小的颗粒,形成颗粒软骨移植物,应用于鼻背及颏部填充以及眼睑再造等,发现其除了不易弯曲变形,还有外形柔和、易于塑形的优点。 最早报道颗粒软骨移植的文献可见于1948年,但随后鲜见相关报道,直到2000年土耳其同行报道的“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为纤维素包裹的颗粒软骨进行鼻背填充,使得颗粒软骨移植物再获应用。随后出现AlloDerm和自体筋膜包裹的颗粒软骨移植物,最新的还有一种以纤维蛋白粘结颗粒软骨形成的“花生糖”移植物。
随后发现颗粒软骨移植物的缺限,最大的问题是吸收,这点在“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上尤为明显,虽然确切数字未见报道,但极端的观点认为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会被全部吸收。目前认为以自体筋膜包裹的颗粒软骨可以有较低的吸收率,“花生糖”移植物的吸收率尚待观察。其次还存在应用范围的问题,目前其主要用于鼻背填充,也有报道用于颏部填充的,而未见有且于构建耳支架或是鼻小柱支撑体的报道,推测可能是该移植物不能提供太大支撑力量所致;最后还有取材的问题,如果取自耳廓或者鼻中隔,那么颗粒软骨相比整块软骨并无太大优势,唯有肋软骨才能提供大量、均匀的颗粒软骨,而目前的取肋软骨手术都会留下较大的疤痕,也有见到以乳晕切口取肋软骨而隐藏疤痕的报道,但该方式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更适合成年女性,而不太适合男性及儿童。以上缺限,尤其是吸收问题,可能是造成颗粒软骨未能成为主流的原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