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 进展】颗粒软骨移植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发布于 2013-03-07 · 浏览 1919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12 年零 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临床上,自体软骨包括耳软骨、肋软骨、鼻中隔软骨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官再造及畸形矫正,在美容外科中应用也十分广泛。自体软骨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内支撑力量,在耳再造和鼻再造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相比异体材料和人工材料,自体软骨在生物相容性和抗感染能力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肋软骨因其取材方便、获取量大的优点在耳再造和鼻再造中作为首选。但肋软骨的获取会在胸部留下较大的疤痕,并可能造成胸廓畸形等各种并发症,令许多患者不愿接受,尤其是出于美容需求的年轻患者。而且整块的肋软骨在植入人体后还存在弯曲变形的风险,这点在鼻整形再造和阴茎在造中影响尤为突出,同时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自体肋软骨的弯曲性和体积过小,这也限制了其在阴茎再造手术中应用。
为减少变形,临床上将肋软骨切成0.5-1.0mm大小的颗粒,形成颗粒软骨移植物,应用于鼻背及颏部填充以及眼睑再造等,发现其除了不易弯曲变形,还有外形柔和、易于塑形的优点。 最早报道颗粒软骨移植的文献可见于1948年,但随后鲜见相关报道,直到2000年土耳其同行报道的“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为纤维素包裹的颗粒软骨进行鼻背填充,使得颗粒软骨移植物再获应用。随后出现AlloDerm和自体筋膜包裹的颗粒软骨移植物,最新的还有一种以纤维蛋白粘结颗粒软骨形成的“花生糖”移植物。
随后发现颗粒软骨移植物的缺限,最大的问题是吸收,这点在“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上尤为明显,虽然确切数字未见报道,但极端的观点认为土耳其软糖移植物会被全部吸收。目前认为以自体筋膜包裹的颗粒软骨可以有较低的吸收率,“花生糖”移植物的吸收率尚待观察。其次还存在应用范围的问题,目前其主要用于鼻背填充,也有报道用于颏部填充的,而未见有且于构建耳支架或是鼻小柱支撑体的报道,推测可能是该移植物不能提供太大支撑力量所致;最后还有取材的问题,如果取自耳廓或者鼻中隔,那么颗粒软骨相比整块软骨并无太大优势,唯有肋软骨才能提供大量、均匀的颗粒软骨,而目前的取肋软骨手术都会留下较大的疤痕,也有见到以乳晕切口取肋软骨而隐藏疤痕的报道,但该方式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更适合成年女性,而不太适合男性及儿童。以上缺限,尤其是吸收问题,可能是造成颗粒软骨未能成为主流的原因。
img



颗粒软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ppt (13.9 MB)
颗粒软骨相关文献打包.rar (18.2 M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919

7 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