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鼻咽喉科学》常见外文名词解释
2.Ostiomeatal complex(OMC,窦口鼻道复合体) 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该区域如果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导致鼻窦炎。
3.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其原则是,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的手术恢复鼻窦窦口正常的通气引流及鼻腔、鼻窦粘膜的功能,从而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
4.Messerklinger technique(MT, Messerklinger 术式)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术式,以中鼻甲、钩突、和筛泡作为手术标志和进路。程序是首先切除钩突,进而由前向后循序开放筛泡、切除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组筛窦、切除筛蝶板开放蝶窦。切除鼻囟门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以及开放前组筛窦各气房和额窦口可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进行,亦可在上述程序中穿插进行。因此,Messerklinger术式是由前向后的术式。
5.Kiesselbach’s plexus(克氏静脉丛) 由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的静脉丛。为该部位出血的重要来源。
6.Woodruff’s plexus(鼻咽静脉丛) 又称吴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为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
7.Meckel ganglion (Meckel 神经节) 蝶腭神经节
8.Water position(华特位) 鼻颏位X线平片。病人鼻颏贴片,中心射线向足侧倾斜15度,自后向前通过鼻尖投射片上。主要检查上颌窦,也可显示筛窦、额窦、鼻腔和眼眶。
9.Cald-well position(柯德威尔位) 鼻额位或枕额位X线平片。病人鼻额贴片,中心射线向足侧倾斜15度,自后向前通过鼻根投射片上。主要检查额窦和筛窦,也可显示上颌窦、鼻腔和眼眶。
10.Haller pneumatic cells(Haller 气房) 指位于筛泡以下,上颌窦上壁(眶下壁)和筛骨纸样板最下部的气房,包括筛漏斗外侧壁的气房,该气房临近上颌窦自然开口,容易造成上颌窦开口狭窄而引起上颌窦炎。
11.Killian polyp( killian 息肉) 又称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为起源于上颌窦并通过其自然孔发展到后鼻孔的单发息肉。
12.Callwell- Luc operation(上颌窦根治术) 又称柯-陆氏手术。为传统的鼻窦手术方式,要求切除窦内全部粘膜,并建立鼻窦与鼻腔之间长期稳定的引流和通气渠道。
13.Wigand operation(Wigand术式)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一种术式。程序是首先切除中鼻甲后半部显露蝶窦口,进而切除蝶窦前壁开放蝶窦,然后由后向前循序开放后组筛窦和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和切除鼻囟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因此,Wigand术式是由后向前的术式。由于此术式要牺牲中鼻甲,且有一定难度,故一般少被采用。孤立性蝶窦炎仅需开放蝶窦,可采用此术式。
14.Waldeyer ring( Waldeyer 淋巴环) 又称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淋巴环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5.Reinke gap(Reinke 间隙) 位于声带膜部边缘、上皮下的间隙。该组织疏松,易发生水肿。
16.Killian triangle (Killian 三角) 又称环咽肌上三角。位于食管入口的后壁环咽肌的上方,两边为咽下缩肌,底为环咽肌。是食管入口后壁最薄弱及易受损伤的部位。
17.Laimer triangle(Laimer 三角) 又称环咽肌下三角。位于食管入口的后壁环咽肌的下方,底在上,为环咽肌,两边为食管的纵行肌纤维,是食管入口后壁最薄弱及易受损伤的部位。
18.Rivinus incisure(Rivinus 切迹) 又名鼓切迹。为鼓沟上部的缺口,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
19.Jacobson nerve( Jacobson 神经) 又称鼓室神经。为舌咽神经的鼓室支。
20.Arnold nerve(Arnold 神经) 为迷走神经耳支。
21.Darwin rubercle(Darwin 结节) 又称耳廓结节。为耳轮后上部的小结节。
22.Santorini incisure(Santorini 裂) 又称外耳道软骨切迹。外耳道软骨在前下方常有2~3个垂直的、由结缔组织充填的裂隙,称外耳道软骨切迹。切迹内有纤维组织,并有血管和神经通过。
23.Prussak space(鼓膜上隐窝) 又称鼓室上隐窝。位于鼓膜松弛部和锤骨颈之间,上界为锤外侧韧带,下界为锤骨短突。
24.Anterior and posterior pouches of Trolrsch(鼓膜前后隐窝) 分别位于鼓膜与锤前皱襞、锤后皱襞之间;前者较浅小,后者居于中鼓室的后上部,较深大;鼓索神经常于锤后皱襞的游离缘处穿过。
25.Macewen triangle(Macewen 三角) 又称外耳道后上三角。其上边为骨性外耳道口上缘的水平切线,后边是骨性外耳道口后缘的切线,前下边则为骨性外耳道口后上缘(或以外耳道上棘为准)的切线。
26.Bast valve(Bast 瓣膜) 又称椭圆囊内淋巴管瓣膜。为椭圆囊与内淋巴管相接处形成的一上皮皱褶。
27.Corti organ(Corti 器) 又名螺旋器。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
28.Nuel gap(Nuel 间隙) 为螺旋器中外柱细胞和外毛细胞之间的间隙,内含和外淋巴性质相仿的Corti淋巴。
29.Hunt’s syndrome( Hunt’s 综合征) 耳带状疱疹,伴同侧周围性面瘫或耳聋、眩晕等表现时称Hunt’s 综合征。
30.Treacher-Collins syndrome(Treacher-Collins综合征) 伴有骨骼畸形的下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征,可有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
31.Paget’s disease(佩吉特病) 以小颌、舌下垂、耳畸形及混合性聋为主要特征的遗传病。
32.Usher’s syndrome(Usher’s综合征) 先天性聋伴有眼部异常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
33.Richard-Rundel disease(Richard-Rundel 病) 以性腺功能低下、共济失调及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遗传病。
34.Horner syndrome (Horner 综合征) 颈交感神经麻痹所致的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额部无汗。
35.Hutchinson (Hutchinson 三联征) 伴发梅毒的迷路炎、间质性角膜炎和锯齿形牙。
36.Hennebert syndrome (Hennebert 征) 中耳结构正常而瘘管试验阳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