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的若干思考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10-10-26 · IP 福建福建
4092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33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医学,非要用西医的模式来研究中医,最终是学中医的不知中医该怎么学,学西医的更不相信中医。
而目前大部分所谓的中医药科研基本是用西医的模式研究中医,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中医中药不符合西医的理论体系。
而有些依赖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论文获得硕士、博士、主任、教授、大学校长甚至所谓院士,掌握着这个行业的科研话语权,令人遗憾的是有些耗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的科研成果根本上对中医临床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反作用。
这也就是本贴的初衷,总结自己对中医科研的一点思考。

引子:在中药版的关于中药新药研发的讨论
http://www.dxy.cn/bbs/thread/17616099

blueskychina战友态度是积极主动的。“better than nothing。”

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的观点是方向错了,做得越多,错得越远。

“研究中医药的方法学”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的分歧,“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这两者貌似只是顺序区别,实质天壤之别,主体和核心不一样。在目前没有公认哪条路更好的时候,也许都可以试一试。在苦苦反思自己十几年的中药科研之路的时候,我还是回到了原点:中医中药不可分,中医研究才是推动中医药临床学术进步的核心和动力。

任之堂主人 wrote:
如果大家精力充沛
我建议可以从研究“中药药性”和“中药归经”
这两块研究的人很少
历史传承下来的错误之处太多
而这两块却是纲领性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搞不清楚
“中药研发的思路”就永远跳不出“西药研发的框框”....................








说来汗颜,这方面想深入研究,却无从下手,眼下中药的研究就是一条路: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有效单体·····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药性,归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很多如何判断哪个真伪?
我有很多的困惑和不解,希望能跟大伙交流探讨。

这个幻灯是6月份跟一些同事交流的课件。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