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准分子讨论】准分子成长曲线回顾

发布于 2009-09-20 · 浏览 3882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15 年零 23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做准分子屈光手术以来,现在也有近千例准分子手术了,随着手术经验的越来越丰富,见过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心理有很多感受,记录下自己的准分子成长期间的感受,期望能够让以后成长的准分子医生也能少走些弯路。
1,  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武器,就象白内障医生要熟悉自己的显微镜和超乳机一样。我用的是MORIA的刀,M3的负压升的比较慢,M2的负压升的很快。使用M3的负压接空管的时候负压是690左右,手术前一定要试下带环的负压,环经常使用保养不好的话内部容易生锈,虽然冲水是通畅的,但是负压有可能是假的,带环的负压如果低于600的话就不要再使用了。我曾经因为经验不足,几个带环负压在400-500左右的时候还在使用,直到出现不全瓣的时候才考虑到是环有问题了,检查发现这些后,使用汽油浸泡后用球后针头通过后才通畅。之后没有因为这个情况在出现负压失常。刚开始手术的医生如果要是有机会到是可以先从助手做起。
2,  和白内障不一样,准分子的练习过程是在猪眼上可以模拟80-90%的,猪眼上熟悉了负压升起环下坠的手感,走刀时的感受正常声音和刀行走过程。这些都远远比白内障上的模拟训练要好的多。当走刀,复瓣等过程熟练后,在人眼手术上需要注意的就是头位眼位的摆放,眼睑裂暴露的程度,结膜囊液体的干扰。早期做些暴露好,角膜厚,近视度低的病人还是很容易让人振奋心理的。有些暴露不好的,结膜囊不能放下负压环的,或者高度紧张挤眼的,早期我一般使用负压吸附结膜囊后轻轻压入结膜囊内或把环轻提出结膜囊平面,这样走刀的时候就不会由眼睑遮挡导致不全瓣,现在做反而更加谨慎,直接外疵切开。毕竟手术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3,  使用负压环的时候注意几种情况,高散光的病人使用负压吸引的时候因为角膜相对的椭圆导致负压不能正常维持,在刀片高速震荡的时候有可能导致负压松脱。后来听人说有人闹的笑话,走完刀后发现负压环没有接上。联想到只要对眼球施加压力,一样可以正常完成手术。后来只要怀疑的病人就加压眼球。另外就是在负压第一次吸引的时候如果吸偏了,那么以后无论怎么吸都会向这个偏位的位置吸引。最好是改天手术或者换个比较大号的环避免重新吸引同一个位置。
4,  每台设备的能量是有自己的特点的,需要不断的自我总结,不断的记录患者术后的屈光状态,从这里来不断的调整。干扰设备能量特点的因素很多,温度湿度,手术室人员多少,风的流动,机器的保养时期。手术医生的习惯也会导致角膜接受能量的多少发生改变。还有你的验光师的准确性。
5,  准分子手术患者严格说不是病人,应该是一个消费者。对这样的消费者我们不应该是仅仅提供一个1。0的视力,更多的是要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质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要的患者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案。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术前术后服务。
6,  准分子手术是一个团队完美的合作,尊重你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能够在5-10分钟高质量的完成手术,手术医生只是这个过程当中的重要的一环。每一个环节的运转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准分子这个项目的运转出现问题。
我经历的并发症及处理:
做好准分子很容易,做好每一台准分子不容易。准分子要求手术百分百的成功,我们只能向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
1,  角膜瓣皱折,这个书上有如何处理的记录。后来收到南通附医的程新梁主任的一篇论文,感觉处理的比以前更加好些。他在这方面的经验确实很有效。
2,  早期手术的时候因为对验光师的记录不是很习惯,把一个验光处方看错了,患者是平常配镜-200度,验光-125度。我写成-200度,输机护士没有注意到,结果手术过矫了75度,好在术后患者的情况还不错。1。2的视力。不过确实很后悔。
3,  术前角膜标记,以前以为不是必须的,后来直到出现游离瓣了才知道这是必须的。在山东开会沈阳的一个哥们劝我手术一定要标记,我说特殊病人我会的,结果第二天手术就出现了游离瓣,当时恨透他个乌鸦嘴了。只要有可能会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北京协和罗岩翻译的准分子手术学一书看了数遍,现在还是觉得一切都要按规矩办。就想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
4,  感染是个最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严重的感染,以前遇到过一个不典型分支杆菌的感染,把瓣去掉了还是在反复感染。今年遇到一个金葡萄球菌的感染。当时很严重,很担心是绿脓,立刻采取抗炎措施,后来的恢复还都很不错,视力0,9。好在以前搞角膜病的时候遇到过不少感染的疾病,到没有头破血流。感染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准分子手术不做戴个眼镜会有良好的视力,做了手术要是给病人带来术后视力的丢失确实就罪过大了。
5,  隐性圆锥角膜,关于这个我真是很害怕,我们没有角膜后表面的检查设备,一些后圆锥看不出来。所以我很谨慎。但是谨慎也没有用,五年前一个同学姐姐做手术,术前43的曲率,29岁,三百度的近视,术后视力很好,两年半后出现了圆锥。出现这样的病例感觉就不是我们医生能够预防的。
做准分子的早期做了很多的笔记,还是听上海一个老大姐的话做的,现在想总结当时的内容笔记找不到了,挺遗憾,当时有好多疑惑和想法。还有做准分子中心的一些想法。以前结交了很多准分子医生,这些老师和朋友对我的帮助很大,早期一有感觉麻烦的情况就给他们打电话,他们的经验使我少犯了很多错误。准分子手术医生早期的心理压力很大,见的越多也就担心越多,过了100例后这个坎就好多了。非常感激这些老师和朋友的帮助。
在六年前我也做过准分子手术,当时还是同仁医院的周跃华老师给我做的,术后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现在自己也做了很多准分子手术,还是对准分子有一些看法。我始终认为手术是有风险的,尽管风险很低。而戴框架镜是没有任何风险的。现在的EK手术和EPI-LAISK-手术很喜欢,毕竟手术中没有任何风险了,就是术后的用药时间比较长,患者的依从性有时不好。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882

26 41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