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讨论】有奖讨论系列1--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发布于 2008-11-29 · 浏览 3.9 万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16 年零 1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近来版内讨论多为简单问题的重复提问,有深度的讨论较少。为了活跃本版的讨论气氛,深入专业,促进战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特开展本系列活动,希望广大战友踊跃参加。

肝损伤是临床上面常见的一类疾病,除遗传因素导致的肝损伤外,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肝损伤,比如酗酒、病毒、毒物和药物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其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有相似相同的地方,也各有其特点。临床上面的治疗因此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酒精性肝损伤,戒酒后预后是比较乐观的,对于病毒性肝损伤,在保肝的同时也要实用抗病毒治疗,而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同时也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情况就比较复杂,对于药物和毒物引起的肝损伤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针对治疗方案。

而在抗肝损伤药物的基础研究时,是否需要设计不同的肝损伤模型,来验证我们药物的作用,以及搞清楚它们的作用机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关于肝损伤动物模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的确,这个模型比较稳定,但是它只是由有肝毒性物质诱导的肝损伤模型,肯定有很多的局限性。

所以,希望战友们就本话题,对所有的肝损伤模型展开深入讨论,明确每个模型的机制、优缺点,以及我们如何选择这些模型等

此外,对于各种肝损伤的生理病理变化机制等也可以在这里讨论,以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模型

有奖讨论,加分从优。:):)











最后编辑于 2009-05-12 · 浏览 3.9 万

187 218 1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8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