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三十六)——(2),必先五胜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一书之中对这句经文做了如下的解释: “比如刚刚说的风掉眩,我们看到一个掉眩病,一个眩晕病,它肯定属于肝,这个没问题。病人一来,我们看到他一副肝病的模样,脸色青青,脉又弦,肝的色脉非常明显,这个就叫“有”。有者求之,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它很直接。但是,如果没有呢?我们看到这个眩晕的病人,脸色也不青,脉也不弦,一点肝家的色脉都没有,这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就叫“无”无者也要求之,反正它与肝有关系,这是病机规定的前提。那怎么求呢?这就要根据‘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