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onlySearchIcon
伤寒 相关医学资讯
伤寒论第三条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伤寒有的很快会发热,有的暂不发热但可能转眼又发热了,为什么有这样的时间差呢?能否在生理的角度解释一下?谢谢
如何学好学精伤寒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已经通背伤寒论了,现在还在反复背诵,并参看注解,但是还不能灵活运用,下一步该怎么学习?
伤寒金匮背诵问题
本人伤寒金匮初学 想请教一下各位 为何我在看注解的时候 可以理解的比较明白 但是当我开始从头背诵原文的时候 却发现 根本不知道原文在说什么呢
是否诊断为肠热症
,于肋缘下刚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患病一周末):伤寒“O”凝集价 1∶640,伤寒“H”凝集价 1∶320,甲、肖氏副伤寒杆菌“H”凝集价均阴性。1. 该患者初步诊断
伤寒炎症类型
在贺银成执医上做题,答案说肠伤寒是急性增生性炎,但是我记得是肉芽肿性炎,到底是什么,有大神解释一下吗?谢谢!
伤寒论太阳中风
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放在太阳中风篇讲意义何在?发散肺邪从何而讲,本就汗出而喘,欢迎大家讨论
哪些城市可以接种 伤寒 疫苗 ?
本人在昆明,电话咨询了省疾控中心,并现场去一些三甲医院的疫苗接种室,均无伤寒疫苗。不知是否有哪些城市可以接种此疫苗?
伤寒经方汇编
、知母、黄芩、玉竹、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治伤寒表不解,陷于厥阴病,上热下寒,症见咽喉不利、腹泻者。10·鳖甲煎丸鳖甲、乌扇、黄芩、柴胡、人参、半夏、干姜、桂枝、芍药、牡丹
伤寒论复习试题
伤寒论复习题版主shwyj001留言: 请把资源统一发到资源上传贴,谢谢合作!http://www.dxy.cn/bbs/topic/19879809?tpg=1&age=0
伤寒论视频学习
来自一个朋友的分享学习伤寒论非常棒的视频 老师讲的特别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Lk2EguSPGozPY9juXu5xQ 提取码:5h6c
【求助】关于伤寒的实验诊断
请问各位所在医院目前用什么方法进行伤寒的实验诊断?我们一直采用“肥达反应”,但多少年来没测出一例阳性,且操作还繁琐?停止该项目临床不同意,请问各位目前有好的替代方法吗?不吝赐教,谢谢!
伤寒,疑惑求解
伤寒有太阳,少阳,阳明,或少阴,厥阴,太阴三个发展阶段。温病有卫气营血四个发展阶段。大致卫对应太阳,气对应阳明,问题来了,卫和气之间是不是应该还有一个阶段?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刘渡舟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
【求助】关于学习《内经》《伤寒
科室里来了几位年轻人,学习劲头很足,想在内经和伤寒等经典里面汲取营养,手头除了教材以外,没有其他书目,请各位同道推荐基本有助于学习、理解经典的书,最好是现代医家写的,市场上买得到的。
伤寒》读书笔记
近日,重读伤寒,自己读不懂,主要看郝万山、胡希恕、刘渡舟三人的讲解视频,终有一点所得,慢慢记录下来。(1)看胡希恕教授说,太阳中风里面和太阳伤寒里面,并不一定是真的风和寒。郝万山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
伤寒论分析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于营卫,顾护于外,为六经之藩篱,当其受到邪气,首当其冲,外邪侵袭,由表而入,正邪交争于表,使太阳的卫外功能失常,发为太阳病,并出现相应的脉症,
伤寒论练习
今日练习刘某,女,26岁。结婚3年未怀孕。月经周期准,但经期腹痛,月经量少,经色淡,质稀无块,带下素多,色白不秽,腰重腹胀,纳差,恶心欲吐,胸胁苦满,便溏,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脉沉缓。处方:___汤
伤寒论练习
今日练习吴某,女,35岁。患者妊娠8月余,因贫血而服补血药物。恶心呕吐,3日来水谷不入,最初吐出清稀痰涎,后杂有鲜血,呕吐时涕泪俱下,小便失禁,精神疲惫,甚是痛苦,或有胎堕之虑。患者面色虚胖少华,色暗
伤寒杂病论(翻译)
 问曰:请教:经说,经典主张,脉有三菽、六菽重者,血管有三种形状像豆子形、五加一种豆子形的重叠的人,何谓也?这是什么说法呢? 师曰:脉,血管,人以指按之,人直接用手指按压,如三菽之重者,比如三种形状像
伤寒杂病论(翻译)
 问曰:请教:东方肝脉,东方区域的(患者)肝的血管,其形何似?表现出的现象有哪里相像呢? 师曰:回答:肝者木也,肝的(患者)麻木,名厥阴,取名“厥阴”即阴气发展到最后阶段,开始向阳的方面转化,其脉微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