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电磁辐射

医疗行业从业者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江西江西
117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1 年零 8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警惕室内环境新杀手---电磁辐射污染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与家庭环境,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磁波污染,是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所以被称为电磁辐射污染。

二、电磁辐射污染都有那些危害?

  到目前为止,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历时较长,国内外多数学者带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具体危害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经过的住户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德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3、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某省对某专业系统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组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4、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专家警告: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另外,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三、国家关于电磁辐射的控制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和保障公众健康,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

*1988年3月11日 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中电磁辐射的防护限值范围为100KHZ~300GHZ。

*1989年《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被正式批准为国家标准,其限值为0.4 毫瓦/平方厘米。

*1989年批准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的二级容许限值。

一级标准为安全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其健康不受影响;

二级标准为中间环境,长期居住生活在这种环境地区的人群,可能会产生潜在性不良反映,对易感人群引起某些不良影响,故需加以限制。

超过二级标准以上的环境,则可对人体带来有害影响,室外环境只可用做绿化和种植农作物。室内环境则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四、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室内环境意识的增强,大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自然相应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呢?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们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2、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3、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与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如彩电与人的距离应在4-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3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4、注意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指数。 专家提醒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①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②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③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④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⑤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都应该了解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程度,如果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电磁辐射也是“双刃剑”

  一听到“电磁辐射”4个字,不少人便会感到莫名惊恐,有些媒体甚至将它描绘成隐形杀手。电磁辐射果真如此可怕吗?上海交大物理系刘公强教授日前对记者说,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一直与我们“形影相随”,只是当它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造成污染,才会逐渐出现负面效应,但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危害到底有多大,时至今日,科学界仍存在很大争议。

  刘公强教授从科普角度解释说,所谓电磁辐射,就是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电磁波频率不论大小,都存在辐射。如居民家庭用电频率为50赫兹,属低频,上去就是无线电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随后再是微波炉的微波以及红外线等,但这些电磁波的频率都没有自然界中的可见光高,通常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不大。即使像紫外线这样的高频电磁波,对人体也是既有益也有害,关键在于科学地利用。譬如紫外线,长期过量照射容易诱发皮肤癌,但适量照射却有一定益处,X光在医疗中的应用也是如此。

  就电磁辐射而言,除频率高低外,还有强弱之别,同一种频率的电磁波,随着强度提高,造成的危害相对就会大一些,而且每个生命个体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电磁辐射对其影响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为防范电磁辐射污染,有人想出了不少“招数”,譬如说不要把家用电器过于集中摆放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长时间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环境中;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对各种高功率电器的使用,最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长时间待机也会产生辐射积累;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铃声响过一两秒或两次铃声之间接听,使用时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尽量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等等,还有就是使用防护服、防辐射屏或防辐射罩。

  刘公强认为,电磁辐射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就会显现出来,但对此也不应等闲视之,要立足于防范,特别是积极的防范,以减低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譬如对手机持有者来说,手机的发射功率远远大于接收功率,因此生产厂家可在其关键的发射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对手机天线还可以采取定向发射(目前,国内已有科学工作者研制成功了定向发射天线),对其他家用电器有关元件也可以进行屏蔽,从产生电磁辐射的源头进行控制,尽量减少空间辐射量。同时,要提高各种电子器件或仪器的接收灵敏度,这样,发射电磁波的功率可以相对小一些,电磁辐射污染也就会减少了。

文汇报

2002.01.22


































































回复3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