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中药药理学应该怎样教?
今年毕业后,我开始从事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工作,可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想清楚究竟这门学科到底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中药药理学的知识。
我存在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忆以前自己上本科和硕士期间学习到的中药药理学课程,老师都是药理学专业出身的,本身几乎没有中医中药背景,所以中医理论这块几乎忽略不计了,因此并没有把中医中药与现代医学真正联系起来,而目前我所在学院也只有我一个人在教这门课,因此缺乏参照和学习对象;第二,在讲到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时通常底气不足,因为实际应用中并未发现如此好的疗效并且真正应用到的也很少,有时根本连例子也举不出;第三,中药药理实验课采用的中药经常做不出效果,只好改用西药做,另外模型也很少采用中医辨证的,所以基本上就是在做西药药理实验。
我目前采用的教学过程如下,以泻下药这一章为例。概述部分,先讲泻下药的定义以及针对的里实证,其中涉及到的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知识;然后讲泻下药共同具有的药理作用,如泻下、利尿、抗病原体等等,涉及到大量的生理生化、病理生理、药理方面的内容。常用药物部分,讲重点药如大黄的重要的药理作用,主要解释药理作用机制,同样涉及的是西医基础知识。重点药的其它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非重点药的内容讲一些比较特别的。
整个讲下来,感觉大量时间是花费在西医基础理论方面(学生是中药学专业的,只学了简单的解剖生理),隐约觉得不像是在教中药药理学。
请各位高人对于我的困惑提提您的宝贵意见和看法,不胜感谢!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