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胸痛的中药治疗小结-一则站友病案引发的思考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见幽
    您的案例《胸痛的中药治疗小结-一则站友病案引发的思考》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8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1-09-08 · 浏览 5519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不知道怎么链接站友的帖子,就复制了一下,下面这个病案来自站友dxy_62mka2g32019年7月22日发的“第一次发一个中医病例,就是想让大家放下门户之见。同时分享一下经验”,非常感谢dxy_62mka2g3站友提供了这么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案例,这样的病人临床上也是不少见的。

患者女,46岁,因胸背部疼痛一月就诊,患者门诊就诊,可见胸前区处胀痛,情绪激动后加重,重时可牵连至后背,口干,喜温饮,无明显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腹胀腹泻,月经时间延长,色可,量少,无血块,二便可,夜寐梦多,睡眠质量尚可。舌苔少,舌下脉络稍瘀紫,左手脉相沉涩,右手脉相洪数有力。最后辨证为血瘀夹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图片里的方子),起初就开了三付,吃完后效果立竿见影,有明显好转,三天后因出差,让同事守方又开了3付,后因来月经自行停药数天,后因情绪激动复发,后来就诊。

从常规辩证的角度来看,这个病例的主症是胀痛,和情绪密切相关,其实是气滞的表现,有意思的是医生用了大剂量黄芪和很多活血药(全方有八个活血药,1个补气药,2个行气药,1个化痰药,1个温阳药),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不是非常符合。如果严格按照辩证开药的话应该是以疏肝行气药为主,活血化淤药辅助。不过中医理论和临床比起来,还是以临床为准,理论只是参考,而出现与理论不太符合的临床实践,其实也是理论的一个突破契机。既然这个案例使用活血剂有效,那以方测证,也可能确实有淤血的情况存在,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大。冠心病也可以因为情绪诱发。

胸痛只是一个症状,它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查阅了一些古今文献,对胸痛、心痛的用药做了个整理,为更深入地分析这个案例提供一些参考。

  1. 《金匮要略》:

栝蒌薤白白酒汤:适应症: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组成: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栝蒌薤白半夏汤:适应症: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组成:栝蒌实一枚 薤白三两 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适应症: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组成: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实一枚(捣)。

人参汤:适应症同枳实薤白桂枝汤方。组成: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各三两。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适应症: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组成: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橘枳姜汤方: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肘后》“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愊 bi4 郁结。组成: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薏苡附子散:胸痹缓急。组成: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中痞,诸逆心悬痛。组成: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乌头赤石脂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组成: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九痛丸:九种心痛(《千金方卷十三》“蠡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组成:附子三两(炮) 生狼牙一两(炙香)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2.外台秘要-胸胁痛及妨闷:

诃黎勒散:气结筑心,胸胁闷痛,不能吃食。组成:诃黎勒 人参。

当归汤:冷气胁下往来,胸膈痛引胁背闷。组成:当归 芍药 吴茱萸 桂心 人参 大黄 甘草(各二两) 茯苓 枳实(各一两) 干姜(三两)。

3.圣济总录-胸痹-胸痛

桔梗黄芪汤:胸膺两乳间刺痛。组成:桔梗 2两 黄芪1两 沉香1两 当归1两 川芎0.5两 人参0.5两 甘草0.5两 紫苏叶0.5两。

紫菀丸:两胁连心及肩痛。组成:紫菀2两 桔梗1.5 木香2 当归1 郁李仁1.5 桂1.5 白术1。

枳实散:胸痛。组成:枳实2 桂1.1。

白术枳实散:胸痛。枳实1 陈曲1 白术1。

柏实散:柏实1 桂1。

薏苡根饮:卒苦烦攻胸痛。组成:薏苡根。

4.医学心悟-胸痛

柴胡汤:胸痛。 组成:柴胡(二钱) 赤芍(一钱五分) 甘草 半夏(各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人参(五分) 生姜(二片)大枣(去核,三个)

甘桔汤:胸满痛,气喘。组成:甘草(炙,三钱) 桔梗(三钱)。

医学心悟-心痛

沉香降气散。适应症:气滞心痛-气壅攻刺而痛,游走不定。组成:沉香3钱 砂仁7 甘草5香附5元胡索10川楝子10

手拈散。适应症:血积心痛-痛有定处而不移,转侧若刀锥之刺。元胡索 香附五灵脂 没药 等分。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血老者,用红花五分,桃仁十粒。

清中汤。热厥心痛-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其痛或作或止,脉洪大有力。香附 陈皮(各一钱五分) 黑山栀 金铃子(即川楝子) 元胡索(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川黄连(姜汁炒,一钱)。

姜附汤加肉桂。适应症:寒痛-其痛暴发,手足厥冷,口鼻喜冷,喜热畏寒,其痛绵绵不休,脉沉细无力。

小半夏加茯苓汤。饮痛-水饮停积也,干呕吐涎,或咳,或噎,甚则摇之作水声,脉弦滑。

保和汤:伤食心痛-心胸胀闷,手不可按,或吞酸嗳腐,脉紧滑。麦芽 山楂 卜子 浓朴 香附(各一钱) 甘草 连翘(各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归脾汤:虚痛-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则痛止。黄 芪(一钱五分) 白术 人参 茯神 枣仁 当归(各一钱) 远志(七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元眼肉(五枚)水煎服。若挟肝火,加柴胡、山栀、丹皮各一钱。

化虫丸:虫痛者-面白唇红,或唇之上下有白斑点,或口吐白沫,饥时更甚。芜荑(去梗) 白雷丸(各五钱) 槟榔(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木香 白术 陈皮(各三钱神曲(炒,四钱以百部二两,熬膏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米饮下。如取下虫积,加大黄五钱。

神术散+葱白酒+生姜汤:疰痛-触冒邪祟,卒尔心痛,面目青暗,或昏愦谵语,脉来乍大乍小,或两手如出两人。

5.医宗金鉴-胸胁总括

颠倒木金散:胸痛之证,须分属气,属血,属热饮,属老痰。颠倒木金散,即木香,郁金也。属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为末,每服二钱,老酒调下。虚者,加人参更效。组成:木香 郁金。

大小陷胸汤:胸中有痰饮热作痛者,轻者小陷胸汤,重者大陷胸汤,丸治之。若吐唾稠粘痰盛,则用控涎丹。组成:大陷胸汤:大黄(去皮,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小陷胸汤:黄连6g,半夏(洗)12g,瓜蒌(实大者)20g(百度百科)。

6.中医内科学-胸痹(十三五版)

血府逐瘀汤。适应症:(心血瘀阻)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注:《医林改错》关于胸痛的论述: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疼立止。)组成:桃仁12g 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百度百科)

柴胡疏肝散。适应症:(气滞心胸)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胸部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适应症:(痰浊痹阻)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适应症:(寒凝心脉)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适应症:(气阴两虚)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适应症:(心肾阴虚)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参附汤合右归饮。适应症:(心肾阳虚)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四逆加人参汤。适应症:(正虚阳脱)心胸绞痛,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喘促不宁,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则神识昏迷,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7.《世医得效方》

苏合香丸。胸痛。组成:苏合香50g 安息香100g 冰片5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75g 檀香100g 沉香100g 丁香100g 香附100g 木香100g 乳香(制)100g 荜茇100g 白术100g 诃子肉100g 朱砂100g

8.证治准绳.类方

失笑散:治妇人心痛气刺不可忍。组成:五灵脂(净好者) 蒲黄(等分)

9.时方歌括

丹参饮。适应症:心痛,胃脘诸痛。临床上常用于冶疗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闭经或痛经,经包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丹参饮里用檀砂,心胃诸痛效验赊。百合汤中乌药佐,专除郁气不须夸。圣惠更有金铃子,酒下延胡均可嘉。)丹参一两(37.2g),檀香、砂仁各一钱(3.72g)。

10.方剂学

金铃子散。适应症:心胸胁肋诸痛,或痛经,或疝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囊炎及结石所引起的脘腹、胁肋诸痛证属肝郁化火者。组成:金铃子 延胡索各一两(各15g)

桔梗汤:咳而胸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组成:桔梗一两(30g) 甘草二两(60g)。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51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