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抗体的英译材料
中间丝
这是一组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它们形成直径8~10nm的胞浆细丝。其中有一个由31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中心”柱”区域,两侧连接头部和尾部区域,标志着该中间丝的特殊性及具有免疫原性。中间丝之间氨基酸顺序排列的同源性显示出用单克隆抗体测定时存在交叉反应的潜在性,另外这些细丝在各种细胞系中常为优势表达,共表达在肿瘤中也较常见。
中间丝目前被分成6类:
☆ Acidic cytokeratin(酸性细胞角蛋白)
☆ Basic cytokeratin(碱性细胞角蛋白)
☆ Vimentin(波形蛋白)、Desmin(结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eripherin(外周蛋白)
☆ Neurofilaments(神经细丝)
☆ Nuclear laminin proteins(核层粘连蛋白)
☆ Nestin(网状蛋白)
中间丝的最初作用被认为是构成细胞骨架,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它们可包绕于核酸外,与钙调节蛋白激酶及一磷酸腺苷环化酶(cAMP)作用有关。当前的观点是它们可调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角蛋白
细胞角蛋白作为一种中间丝,存在于所有上皮细胞及部分非上皮细胞。事实上,几乎所有肿瘤类型中都被证实存在角蛋白,包括子宫平滑肌瘤、大部分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浆细胞瘤和某些淋巴瘤。
它们分成两组:
I型:酸性细胞角蛋白(Moll数为 9~20)。
II型:碱性细胞角蛋白(Moll 数为1~8)。
每种I型角蛋白和II型角蛋白形成一对,所有上皮细胞包括至少两种角蛋白。角蛋白19是个例外,它以非配对形式存在,I型角蛋白通常和一种大其9KD的II型角蛋白配对。
角蛋白也可以分成低分子量型(通常为8,18和19)和高分子量型(通常为1,5,10,14)。
诊断应用:
1. 癌的鉴别
2. 显示不同上皮样分化肉瘤的鉴别
☆ 滑膜肉瘤
☆ 上皮样肉瘤
3. 肉瘤中的异常染色可为间皮瘤、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和内皮细胞肿瘤的诊断提供线索,仅仅只有CK8和CK18(被Cam5.2和35BH11证明)表达阳性,这两种存在于所有组织中的原始角蛋白胚胎源性表达也许可以解释CK8和CK18的异位性表达。
4. 在小细胞癌中可以看到细胞核周“圆点状”染色,如麦克尔细胞癌、肉瘤及髓细胞瘤可显示异常免疫反应性。
5. 许多儿童的小兰圆细胞肿瘤表达角蛋白,包括尤文氏肉瘤/PNET、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和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细胞角蛋白Moll数
碱 性 角 蛋 白 酸 性 角 蛋 白
Moll数 分子量 (kD) Moll数 分子量 (kD)
1 67 9 64
2 65 10 56.5
3 63 11 56
4 59 12 55
5 58 13 51
6 56 14 50
7 54 15 52
8 52 16 48
17 46
18 45
19 40
20 46
除了表格所列的20种软角蛋白外,还有限于头发、指甲上皮组织的硬角蛋白。细胞角蛋白最初的分类建立在2D凝胶电泳的基础上。现在有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石蜡包埋的组织,由于细胞角蛋白之间的同源性,单抗需十分仔细地筛选以避免交叉反应。抗原决定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遮蔽,可能反应发生在免疫印迹上而不是在组织切片。
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角蛋白
上皮组织分成如下几类:
1.“单层”:所有非复层上皮组织
2.“复层扁平”:包括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和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3.“复合”:所有其他复层和假复层上皮
所有单层、复层和假复层上皮均表达CK8和CK18,复层上皮表达CK8和CK18并不明确,“分层角蛋白”包括CK1~CK6和CK10~CK17。CK5和CK14/15在基底部表达,其他类型角蛋白根据不同上皮类型在基底以上部份表达。 CK1/2和CK10与角化有关,内脏表面的复层扁平上皮(舌和喉)表达CK4和CK13,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的过度增殖(不管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导致CK6和CK16的表达。
上皮组织 碱性角蛋白(II型) 酸性角蛋白(I型)
表皮 1,(2),5 10,11,14(15)
足底 1,(2),5,6 9,10,11,14,16
肛管 1,(2),5,6 10,11,13,14,(15),(16),(17)
毛囊(根鞘以外部分) 5,6 14,(15),(16),17
皮脂腺 4,5,6 (10),(11),14,(15),(17)
角膜 3,5 12
子宫颈阴道部 1,(2),4,5,6 13,(14),(15),(16),(19)
舌 4,5,6 13,14,(15),16,(17),(19)
会厌 4,5,6 13,14,15,16,(17),(19)
食道 4,5,6 13,(14),(15),(16),(17),(19)
隐窝腺 4,5,7,8 (13),14,(17),(18)19
外分泌腺 5,6,7,8 14,15,(17),(18),19
乳腺导管 5,7,8 14,(15),17,(18)19
气管 5,(6),(7),8 13,(14),15,17,(18)19
羊膜 5,6,8 (14),17,(18)19
膀胱上皮 (4),5,7,8 13,17,18,19,20
胆囊 7,8 18,19
小肠 8 18,19
结肠 8 18,19,20
胰腺腺泡 7,8 18,19
间皮 7,8 18,19
肺泡 7,8 18,19
胰腺导管 8 18,19
肝细胞 8 18
间充质细胞亦表达角蛋白,如子宫和血管平滑肌、脐带间质、胎儿的心肌和浆膜下层的结缔组织。
AE1/AE3
这两种抗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用于由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
免疫组化表达
AE1可和大多数酸性细胞角蛋白(I型)发生反应,AE3识别所有已知的碱性细胞角蛋白(II型)。这种抗体混合物几乎可与所有的上皮组织发生反应,和其它中间丝无交叉反应。
1. 鳞状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变异体)
2. 腺癌
肾上腺样瘤
肝细胞癌
3. 移行细胞癌
4. 小细胞癌
5. 类癌
6. 多形性腺瘤(上皮成分)
7. 胸腺瘤
8. 间皮瘤(包括肉瘤成分)
9. 脊索瘤
10. 胚胎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
11. 滑膜肉瘤
12. 上皮样肉瘤
13. 平滑肌肉瘤可能阳性
Cam5.2
免疫组化表达
人类细胞角蛋白中分子量为45kD(Moll数为18)和52kD(Moll数为8),它和正常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发生反应,但不和复层鳞状上皮反应。
诊断应用
通常在下列细胞中表达:
1. 腺癌
2. 鳞状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癌,在宫颈、阴道及食道鳞状细胞癌中可能呈阴性反应。
3. 肾细胞癌
4. 肝细胞癌
5. 胆管癌
6. 神经内分泌细胞癌,包括小细胞癌(可能呈圆点状阳性)和麦克尔细胞癌
7. 间皮瘤:间皮瘤通常比腺癌染色更深,间皮瘤的纤维细胞表达比腺癌更普遍
8. 胚胎细胞肿瘤,除外精原细胞瘤
9. 滑膜肉瘤
10. 上皮样肉瘤
11. 胸腺瘤上皮细胞
12. 平滑肌和平滑肌肿瘤
13. 一些乳腺肿瘤
14. 脑膜瘤
15. 神经母细胞瘤
16. 间变性B细胞淋巴瘤(WHO将其归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7. 灶状阳性染色在黑色素瘤中达10%以上。
MNF-116
这种抗体作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它可检测许多角蛋白的表面抗原(Moll数5,6,8,17,也可能19)
免疫组化表达
1. 上皮,包括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腺上皮
2. 平滑肌
3. 淋巴结树突状细胞
4. 合胞体滋养层
5. 一些皮层神经
6. 浆细胞
7. 癌,包括:
鳞状细胞
鼻咽部
小细胞,核周圆点状强染色
肉瘤样/梭形细胞
腺癌
8. 间皮瘤,包括上皮样和肉瘤样
9. 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显示灶状染色)
10. 血管肿瘤
海绵状血管内皮细胞瘤
鼻窦部海棉状血管内皮细胞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
11.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12. 脊索瘤
13. 肾外横纹肌样肿瘤
14. 肌上皮瘤
15. 卵黄囊肿瘤
16. 平滑肌肿瘤
17. 浆细胞瘤
18.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通常灶状阳性)
诊断应用
作为上皮性肿瘤的一线标志物,由于其它大部分肿瘤可能表达阳性而具有局限性,如上面所列的肿瘤。
据报道纤维细胞中MNF116阳性表达在间皮瘤中比在腺癌中表达要常见。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Brockstedt,2000 纤维细胞中阳性反应26%(15/57) 纤维细胞中阳性反应57%(68/119)
34βE12
这种抗体和1,5,10,14细胞角蛋白反应,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免疫反应性,需要抗原修复。
免疫组化表达
1. 正常鳞状上皮,导管上皮及其它复合上皮
2. 鳞状细胞癌,包括肺及肺的不同基底细胞样的鳞状细胞癌,还有肺基底细胞癌
3. 乳腺导管癌、胰腺、胆管和唾液腺
4. 膀胱移行细胞癌
5. 鼻咽癌
6. 胸腺瘤
7. 上皮样间皮瘤
表达阴性的有:
1. 肝细胞癌
2. 肾细胞癌
3. 子宫内膜癌
诊断应用
1. 与良性前列腺腺泡的基底细胞发生反应,包括基底细胞增生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不能与前列腺腺癌反应。联合P504S进行检测有效。
2. 与乳头状癌发生反应,不能(或仅仅灶状)与甲状腺结节增生或滤泡状癌反应。
CK5/6
诊断应用
腺癌和间皮瘤的不同表达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Clover,1997 5/27 23/23
Ordonez,1999 0/30 40/40
Cury,2000 9/63 56/61
Kayser,2001 72/146 90/118
Carella,2001 1/20 40/46
总计 30%(87/261) 86%(249/288)
常见肿瘤中的特殊角蛋白
细胞角蛋白(Moll目录)
肿瘤部位及类型 4 5 7 8 13 14 17 18 19 20
皮肤鳞癌 + + ± ±
皮肤基底细胞癌 + ± + +
皮肤麦克尔细胞 + - + + +
小细胞癌/类癌 + 部分 + ± -
食道鳞癌 + + + +
肺腺癌 + + 部分 + + -
间皮瘤 + + + 部分 + +
乳腺 + + ± ± + + -
食道腺癌 + + + ±
胃 ± ± - ± ± ±
小肠 +
结肠 部分 + 部分 ± + + +
胰腺 + + 部分 ± + + ±
肝细胞 部分 + - + 部分 少见
胆管 + 部分 + 少见
卵巢 粘液性 + 部分 +
其他 + + + + -
子宫内膜 + + 部分 -
肾细胞癌 ± + - + ± -
泌尿道移行细胞癌 低级别 + + + + 部分 + + ±
高级别 + + ± + + ±
前列腺腺癌 ± + - + +
甲状腺 滤泡状 + - + ± -
乳头状 + - + + -
细胞角蛋白 4 5 7 8 13 14 17 18 19 20
CK7和CK20的联合表达对鉴别某种肿瘤的原发灶特别有用。
CK1
CK1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角蛋白(65-68KD),除此之外,它在角化鳞状上皮中表达,是位于内皮细胞上的多肽蛋白激肽酶受体复合物的成分之一。它可以被单抗34βB4检测。AE3可以和所有II型角蛋白起反应,包括CK1。CK1通常和CK10在复层鳞状上皮中成对出现。
免疫组化表达
正常组织 CK1 CK10
表皮角化细胞 阳性 阳性
胸腺小体 阳性 阳性
食道和牙龈上皮 大部分为阳性
肝上皮细胞 阴性
胰腺上皮细胞 阴性
肺上皮细胞 阴性
胃上皮细胞 阴性
结肠上皮细胞 阴性
泌尿道 阴性
胎盘膜 阳性
一些动、静脉及毛细血管的内皮 阳性 通常阴性
胚胎血管 阴性(除外胚盘和脐带)
血管平滑肌 弱阳性
胃肠平滑肌 弱阳性
三月龄内心肌 阳性
成人心肌 阴性
三月龄内骨胳肌 阳性
成人骨骼肌 阴性
三月龄内神经系统 阳性
成人大脑 阴性
肿瘤 阴性 <10% 10%-30% >30%
皮肤基底细胞癌 4/5 1/5(分化的鳞状细胞中)
皮肤鳞状细胞癌 25/25
头颈部鳞癌 6/10 4/10(角化肿瘤)
乳腺导管癌 10/10
肺腺癌 12/12
胃腺癌 10/10
结肠腺癌 29/29
肝细胞癌 3/3
膀胱移行细胞癌 6/7 1/7(伴鳞状细胞分化)
前列腺癌 17/17
子宫内膜癌 5/5
卵巢浆液及粘液性肿瘤 20/20
血管瘤 2/66 13/66 12/66 39/66
淋巴管瘤 5/5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8/8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12/12
血管肉瘤 22/81 14/81 10/81 35/81
结节性筋膜炎 30/30
神经鞘瘤 6/16 3/16 4/16 3/16
韧带样瘤 5/5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15/15
平滑肌瘤 10/10
平滑肌肉瘤 10/10
双相滑膜肉瘤 8/22 5/22 7/22 2/22
单相滑膜肉瘤 41/46 4/46
上皮样肉瘤 11/37 5/37 7/37 14/37
MPNST 16/16
横纹肌肉瘤(胚胎性和牙源性) 6/6
CK10在正常的和肿瘤性鳞状上皮均有表达,但在正常或肿瘤性内皮细胞不表达,在任何CK1表达阳性的软组织中均不能检测到。
CK7
可应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
免疫组化表达
CK7是许多腺上皮及移行上皮中的一种碱性角蛋白。CK7通常在下列腺癌中表达:
1. 肺
2. 乳腺
3. 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
4. 子宫颈肿瘤
5. 胆管上皮和胆管癌
6. 膀胱移行细胞癌
在下列肿瘤中缺乏:
1. 鳞状细胞癌
2. 结肠腺癌
3. 卵巢粘液腺癌
4. 肝细胞和肝细胞癌
5. 前列腺和前列腺腺癌
6. 肾上皮肿瘤
常见肿瘤 0/10
嫌色细胞瘤 9/9胞膜强染(7例呈灶状染色)
嗜酸性粒细胞瘤 8/8灶状胞浆弱染,胞膜不强染
诊断应用
1. CK7和CK20的联合应用对鉴别腺癌原发灶尤为有用。
2. 肾癌:与常见肿瘤、嫌色细胞瘤、嗜酸性粒细胞瘤的鉴别。
CK8
免疫组化表达
1. 所有单层和假复层上皮
2. 胎盘和浆膜下成纤维细胞
3. 子宫肌层
4. 胎儿心肌
5. 血管平滑肌和内皮
6. 淋巴器官的一些网状细胞
7. 癌
8. 肿瘤性浆细胞
9. CD30阳性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0. 一些平滑肌肉瘤
11. 上皮性血管内皮瘤
12. 上皮样血管肉瘤
13. PNET/尤文氏肉瘤
14.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15. 透明细胞瘤
CK13
角化鳞状上皮基底层以上细胞可表达,包括食道。
CK14
这是一种酸性角蛋白,肌上皮和角化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可表达。
免疫组化表达
正常组织:
1. 乳腺腺泡和导管的肌上皮细胞
2. 唾液腺导管和腺泡的肌上皮细胞
3. 表皮和覆盖鳞状上皮粘膜的基底层
肿瘤:
器官 鳞癌 腺癌 其他
头颈部 27/30
食道 14/14
肺 13/15,35/37 2/10,7/33 小细胞:1/7,2/7
类癌 0/9
胸膜 间皮瘤3/17
乳腺 小叶癌0/6
导管癌0/20
胃 0/8
结肠 1/20
肝 肝细胞癌0/11
胆管癌1/14
胰腺 1/13
腮腺 多形性腺瘤4/5
肾 0/19
膀胱 单纯鳞癌4/4 移行细胞癌5/24
移行细胞癌鳞状上皮分化15/16
前列腺 0/18
子宫 颈部13/15 内膜1/10
卵巢 3/24
皮肤 麦克尔细胞癌0/9
胃肠道 类癌0/15
胸腺 胸腺瘤8/8
肾上腺 皮质癌0/10
甲状腺 乳头状癌0/5 乳头状腺癌1/24
滤泡癌0/10 髓样癌0/16
混合细胞肿瘤 上皮肉瘤0/12
神经内分泌癌0/9
胚胎细胞瘤0/14
总计 92%(102/111) 7%(16/221)
鳞状细胞癌的免疫组化表达率的显示与细胞分化水平无关,参考上表所列鳞状细胞癌。
分化程度 角蛋白免疫表达
高分化 8/9
中分化 33/35
低分化 26/30
初步证据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瘤具有免疫反应性,包括甲状腺Hurtle细胞瘤,唾液腺Warthin瘤和甲状旁腺嗜酸性腺瘤。
诊断应用
1. 鳞癌的诊断,尤其是低分化鳞癌。
2. 甲状旁腺癌和甲状旁腺嗜酸性腺瘤的鉴别。
CK18
免疫组化表达
1. 普遍存在于单层和假复层上皮
2. 胚胎的成纤维细胞
3. 子宫肌层
4. 胎儿心肌
5. 血管平滑肌和内皮
6. 淋巴器官的一些网状细胞
7. 癌
8. 肿瘤性浆细胞
9. CD30阳性淋巴瘤
10. 一些平滑肌肉瘤
11.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12. 上皮样血肉瘤
13. PNET/尤文氏肉瘤
14.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15. 透明细胞瘤
CK19
免疫组化表达
1. 胎儿心肌
2. 癌
3. 一些髓细胞肿瘤
4. CD30阳性淋巴瘤
5. 一些平滑肌肉瘤
6. 少见于PNET/尤文氏肉瘤
7. 胆管和胆管癌,但通常肝细胞癌不表达
诊断应用
1. 区分肝细胞癌、胆管癌及转移性癌。
2. 肝硬化胆管上皮的强阳性染色可以区分是肝硬化还是肝肿瘤。
CK20
这种角蛋白和其他酸性角蛋白(I型)联系较少,它通常被称为IT蛋白。确实证明通过高压煮可使包埋在石蜡中的组织抗原恢复。
免疫组化表达
1. 胃肠上皮和胃肠癌
2. 泌尿系统和移行细胞癌(通常CK7+/CK20+)
3. 结肠癌
4. 胃癌,缺少可靠阳性
5. 小肠癌:病例数非常有限(2/2例)
6. 胆道系统和胰管的一些腺癌
7. 胰岛细胞瘤中较少:1/7例
8. 粘液性卵巢腺癌
9. 移行细胞癌:24/33例,13/19单纯移行细胞癌,16/19移行细胞癌伴局灶鳞状上皮化生
10. 麦克尔细胞癌(圆球状包涵体或核周染色)
11. 唾液腺小细胞癌
12. 小肠类癌6/7例
13. 前列腺10/36例
通常不在下列肿瘤表达:
1. 下列部位的腺癌
乳腺
肺
子宫内膜:0/16例
卵巢非粘液性肿瘤
肾细胞癌:2/61例
2. 小细胞癌,除唾液腺小细胞癌和麦克尔细胞癌外
3. 下列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肺:0/39例
喉:0/32例
膀胱:0/4例
子宫颈:0/17例
4. 甲状腺肿瘤:
滤泡状腺癌:0/17例
滤泡癌:0/10例
乳头状癌:0/30例
5. 精原细胞瘤:0/30例
6. 胸腺瘤:0/29例
无论哪个检测部位,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的角蛋白表达有一致性
诊断应用
1. 角蛋白7和20的共同表达对于癌的原发部位的诊断尤其有用
2. 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小细胞癌部位(病例数) 显示CK20反应 显示CAM5.2或MNF-16染色
麦克尔细胞癌 98%(33/34,23/23) 88%(30/34)
肺 1%(1/37,0/52) 35%(13/37)
唾液腺 3/5 3/5
食道 0/9,0/15 4/9
上消化道 0/5 3/5
喉 0/9 2/9
胰腺 0/1 0/1
胸腺 0/3 1/3
乳腺 0/2 0/2
肾 0/1 0/1
泌尿系膀胱 0/2,0/3 0/2
前列腺 0/3,0/3 0/3
子宫体 0/1 0/1
子宫颈 1/11 1/11
CK7和CK20的共同表达
特殊角蛋白的表达为癌的原发部位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这方面CK7和CK20是最有用的。当我们鉴别某种肿瘤时,我们不得不把非常有限的免疫反应当成可靠依据,这种观点对评价特殊的角蛋白是不适合的,了解阳性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界限经常被定为细胞数的10%,但严格来讲至少要求中度染色的细胞数超过50%。
部位 CK7+/CK20+ CK7+/CK20- CK7-/CK20+ CK7-/CK20-
CK7+/CK20-占主导地位
肺腺癌 6/54,6/74 39/54,64/74 0/54,0/74 9/54,4/74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0/3 3/3 0/3 0/3
恶性间皮瘤 0/16 11/16 0/16 5/1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6/38 31/38 1/38 0/38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1/11 10/11 0/11 0/11
食道腺癌 1/30 27/30 1/30 1/30
卵巢浆液性和内膜样 0/19 19/19 0/19 0/19
子宫内膜 3/25 20/25 0/25 2/25
CK7-/CK20+占主导地位
结肠腺癌(粘液性和非粘液性) 5/51,16/77 0/51,0/77 40/51,59/77 6/51,2/77
CK7+/CK20+占主导地位
卵巢粘液性癌 14/15 1/15 0/15 0/15
膀胱移行细胞癌 17/19,12/26 2/19,12/26 0/19 0/19
胰腺腺癌 15/23 6/23 2/23 0/23
CK7-/CK20-占主导地位
肺鳞癌 0/12 0/12 1/12 11/12
肺小细胞癌 0/11 2/11 0/11 9/11
肝细胞癌 2/30 5/30 0/30 23/30
肾细胞癌 0/17 4/17 1/17 12/17
前列腺腺癌 1/13 1/13 3/13 8/13
不 定
胃腺癌 11/29,5/14 5/29,3/14 10/29,13/14 3/29,3/14
单独CK7+或CK20+均不能可靠区分肺癌和结肠癌,CK7和CK20共表达如CK7+/CK20+或CK-/CK20-有助于诊断开始较模糊的肿瘤。联合TTF-1检测有助于诊断肺腺癌。
TTF-1,CK7和CK20的表达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肺腺癌还是转移性腺癌
TTF-1,CK7和CK20是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肺腺癌还是转移性腺癌的最好指标,(可根据性别和通过病史,放射学及肿瘤形态学提示原发病灶,其他一些标志物可能有用,包括乳腺的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乳腺的 bcl-2受体,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或甲状腺球蛋白)。TTF-1,CK7和CK20的测定可以定量的预测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肺外腺癌(除外甲状腺)中TTF-1的免疫反应的低阳性率(<1%),使得TTF-1的阳性表达为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提供明确证据,但不能依据TTF-1的阴性表达来推断是否为转移性腺癌。
测定CK7和CK20可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仍依据转移性肿瘤可能来自的部位,假如是乳腺,CK7和CK20将没有作用,因为两个部位都是CK7阳性,CK20阴性。假如原发部位是结肠,那么这个结论是比较可靠的。
CK7阳性 CK7阴性
CK20阳性 无价值 结肠
CK20阴性 肺 无价值
当根据CT片判断一个患者患有肺癌和肾癌,在这个病例中,TTF-1和细胞角蛋白仅有提示作用但不能明确诊断。肺癌和肾癌CK20都可能是阴性,在这里仅仅TTF-1和CK7可分辩。
Vimentin(波形蛋白)
波形蛋白分子量为57KD,被认为是原始的中间丝,它是分布最广泛的中间丝,在所有间叶细胞均可表达,在许多上皮细胞和肿瘤中与细胞角蛋白共同表达。
免疫组化表达
新生的肌纤维呈阳性表达,波形蛋白与角蛋白可在下列部位的上皮细胞和肿瘤中共同表达:
1、肺
2、唾液腺
3、肝:肝细胞和胆管
4、甲状腺
5、肾小管
6、 腺
7、子宫内膜
8、肾上腺皮质
波形蛋白与角蛋白在以下部位的癌中可共同表达:
1. 皮肤
2. 乳腺
3. 胃
4. 泌尿系统
5. 前列腺
6. 子宫颈
7. 大多数梭形细胞癌
8. 许多体液中的脱落的和转移的癌细胞
诊断应用
1. 波形蛋白是一个有用的控制性的标志物,就是说,如果波形蛋白不能够很容易证明存在于非肿瘤性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他间叶组织中,可能存在影响免疫反应性的组织保存问题。
2. 波形蛋白的肿瘤诊断价值,因它广泛存在而十分有限。不管怎样,在恶性横纹肌样瘤中,它常常被假设为特殊的球形的胞浆结构,压迫细胞核。
3. 区分间皮瘤和腺癌。波形蛋白在间皮瘤的上皮细胞中与角蛋白共表达更普遍。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Dejmek,1997 1/43 60/110
Brockstedf,2000 8/57 77/119
Harper,2001 3/18 28%(31/112)
Gonzalez-Lois,2001 6/15 42/42
Kayser,2001 68/146 83%(98/118)
总计 31% 61%(308/501)
4、未知的原发癌:波形蛋白和角蛋白的较强的共表达,提示原发性肾癌、子宫内膜癌或甲状腺癌。
Desmin(结蛋白)
这种中间丝最初发现于1977年,被命名为骨架,它的分子量为53KD,具有头尾及中间连接的α螺旋蛋白部分,后者在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最具特征的三种单抗(D33、DER-11和DEB-5)和其他中间丝无交叉反应。
免疫组化表达
可在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中表达,在肌纤维母细胞中少量表达,实性平滑肌比血管平滑肌表达要多。
1. 横纹肌瘤
2. 平滑肌瘤
3. 横纹肌肉瘤
4. 平滑肌肉瘤
5. 韧带样瘤
6. 肌纤维瘤
7. PNETs/结缔组织增生性小细胞肿瘤
8. 上皮样肉瘤
9.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10. 恶性横纹肌样瘤
诊断应用
1. 诊断平滑肌和骨骼肌肿瘤
2. 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阳性)与扩散的癌细胞(阴性)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这是一种主要类型的中间丝,它的分子量为51KD
免疫组化的表达
1. 正常的、反应性的和肿瘤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2. 生长发育的、反应性的和肿瘤性的室管膜细胞
3. 生长发育的和肿瘤性的少突胶质细胞
4. 视网膜Muller细胞
5. 雪旺细胞和周围神经鞘瘤
6. 肝枯否细胞
7. 一些软骨细胞和软骨肿瘤
8. 唾液腺和汗腺的混肿瘤(错构瘤)
诊断应用
诊断应用是有限的。
Neurofilament proteins(神经细丝蛋白)
它由三种分子量分别为68,150和2KD的成分组成。它们可以以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形式存在,单抗可以专门和其中的一种形式反应。即使抗原修复,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织的免疫反应性也不强。
免疫组化表达
1. 所有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轴突(除外嗅觉感觉神经元)
2. 神经母细胞瘤
3. 节细胞神经胶质瘤
4. 髓母细胞瘤
5. 视网膜母细胞瘤
6. 松果体实质肿瘤
7. 麦克尔细胞癌
8. 类癌
9. 感觉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母细胞瘤)
10.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11. 节细胞神经瘤
12. 神经母细胞瘤
13. 小细胞癌
14. 副神经节瘤
15. 嗜铬细胞癌
16. 神经分化的畸胎瘤
17. PNETs
诊断应用
Hirschsprung’s病中神经元的鉴别。
Acid phosphatase(酸性磷酸酶)
此酶用单抗无法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检测。
免疫组化的表达
1、 几乎所有的毛细胞白血病
2、 一些边缘区淋巴瘤
3、 肥大细胞增生症
诊断应用
毛细胞白血病
Actins(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存在于以下肌肉中:
α-骨骼肌
α-心肌
α-平滑肌
γ-平滑肌
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克隆1A4)相对来说无独特性。HHF35能识别普遍存在于α-骨骼肌、α-心肌和 r-平滑肌肌动蛋白中的一种抗原,且对肌组织具有相对独特性。
非肌源性肌动蛋白可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
β-胞浆型
γ-胞浆型
Muscle-specific actin(HHF35) 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SA)
这种抗体能识别普遍存在于α-骨骼肌,α-心肌和r-平滑肌肌动蛋白中的一种抗原。
免疫组化表达
1. 骨骼肌
2. 心肌
3. 平滑肌细胞
4. 肌上皮细胞
5. 血管周细胞
6. 肌纤维母细胞
7. 卵巢间质
8. 蜕膜细胞
9. 绒毛膜绒毛基质细胞
10. 肝肾脾的被膜
11. 淋巴结和脾脏的纤维母网状细胞
12. 平滑肌瘤
13. 平滑肌肉瘤
14. 牙槽软组织肉瘤
15. 上皮样肉瘤
16. 婴儿指部纤维瘤病
17. 卵巢硬化基质肿瘤
18. 卡波西肉瘤
19. 血管球瘤
20. 恶性间皮瘤中表达不定
2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表达不定
22. 转移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偶尔表达
23.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中偶尔表达
诊断应用
用于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entin)联用最好。
Smooth muscle actin(SMA) 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表达
平滑肌细胞,包括肌上皮细胞
诊断应用
平滑肌肿瘤的诊断
乳腺、唾液腺和汗腺肌上皮细胞的鉴别
α-actinin(α-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表达
骨骼肌的Z线
诊断应用
横纹肌肉瘤:敏感性低
NPM/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大多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和染色体t(2:5)易位相联的,它导致通过ALK作用使细胞周期调节的NPM降解。这种ALK蛋白可能是多效性生长因子的一种受体。ALK1抗体能识别ALK蛋白的一个区域,ALK-11是一种兔源性多克隆抗人类ALK蛋白抗体。
免疫组化表达
1. 仅仅在中枢系统的正常组织中染色,且着色弱,仅见于冰冻切片
2. 阳性反应需用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使细胞核,核仁及细胞质染色,EDTA使细胞核染色更强、细胞质染色更弱,表达NPM-ALK的恶性细胞示细胞核、核仁和细胞质染色,而表达ALK受体的细胞显示细胞质染色而细胞核或核仁不染色。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85%(180/213)
新亚型大B细胞淋巴瘤 8/8
T细胞淋巴瘤 0/35
B细胞淋巴瘤 0/100
霍奇金淋巴瘤 0/80
淋巴瘤样丘疹病 0/8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44/73
诊断应用
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
2. 骨髓中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3. 淋巴结ALK阳性的ALCL比ALK阴性的ALCL生存率高
4.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
AAT、AACT (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
免疫组化表达
组织细胞和网状细胞,许多其他类型的细胞。
诊断应用
它的诊断价值非常有限,有时用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标志物
皮肤非典型纤维黄色瘤的鉴别诊断
颗粒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AAT阳性)与正常甲状腺组织鉴别(AAT阴性)
AAT缺乏的肝细胞中AAT积聚的鉴别
AFP (甲胎蛋白)
免疫组化的表达
胎肝及卵黄囊内胚层中表达,这种抗原存在于卵黄囊肿瘤和大部分其他胚胎细胞肿瘤。
诊断应用
1. 肝细胞癌,AFP敏感性低,可应用于AFP阳性率较高,但用p-CEA和CD10检测时缺乏特殊腺管染色模式的低分化肿瘤,其特异性高,应与其它抗体联用。
2. 肝样肿瘤和肝细胞癌有相同的免疫表现型,这种肿瘤常存在于泌尿系膀胱、脾、胃肠道,向肝细胞分化。
3. 睾丸和卵巢胚胎细胞肿瘤。
α-lactalbumin (α-乳清蛋白)
免疫组化表达
这种蛋白几乎只在乳腺组织中合成,可在正常乳腺组织及纤维细胞疾病和乳腺肿瘤中表达,也可在外阴乳头状汗腺腺瘤中表达。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免疫组化表达
这种与膜结合的酶常在肺血管内皮表达、肾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和肾细胞癌中表达。
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Mullerian-抑制因子
AMH是β转化生长因子的一员,抑制因子也是如此。
免疫组化表达
1. 颗粒细胞
2. 滋养细胞
3. 颗粒细胞肿瘤,包括青少年型和成年人型,染色呈斑块状
4. 睾丸滋养细胞肿瘤,仅有少部分阳性细胞
5. 性腺母细胞瘤:性索细胞具有免疫反应性
6. 其他生殖腺肿瘤和非生殖腺肿瘤的研究结果为阴性
诊断应用
颗粒细胞和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由于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细胞数目有限,要求检查必需仔细,AMH比抑制因子更有特异性。
Cyclin D1(PRAD-1,bcl-1,CCND1) 细胞周期蛋白D1
这种基因最初是从甲状旁腺腺瘤中发现,被命名为PRAD1,Cyclin D1和Cyclin D3在细胞增殖周期G1期中的作用相似。特异性染色在细胞核,抗Cyclin D1抗体要求比较复杂的抗原修复。
免疫组化表达
1. 套细胞淋巴瘤
2. 在正常B淋巴细胞和其他B细胞淋巴瘤中并不过度表达,在下列类型中有少量阳性表达(<2%)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25%的骨髓瘤
3. 甲状旁腺腺瘤
4. 癌
乳腺:在I级肿瘤中高表达,在II级肿瘤中表达水平降低,Cyclin D1和雌激素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
横隔以上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肺:非小细胞癌,12%(13/111)的病例阳性染色,支气管肺癌6/19例阳性染色
卵巢
移行细胞癌
诊断应用
套细胞淋巴瘤和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
bcl-2
这种蛋白抑制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表达
1. 通常套区(mantle zone)的小B淋巴细胞和许多T细胞表达bcl-2
2. bcl-2常在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所致的滤泡性淋巴瘤中过表达,可在85%的滤泡性淋巴瘤和20%的染色体易位t(14:18)所致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检测到,也可在无染色体易位的淋巴瘤中表达。
3. 可在胸腺表达,髓质细胞多见,皮质细胞少见
4. 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呈强染色,而在正常乳腺外周基质细胞中仅部分细胞被染色,通常在乳腺癌中呈阳性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低级别、肿瘤体积小或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随着肿瘤进展表达呈减少的趋势,他莫昔芬(Tamoxifen)可以减少这种表达,导管内原位癌通常为阴性表达(1/35阳性),肺和胃肠道肿瘤很少阳性。
软组织肿瘤:
bcl-2阳性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95%
滑膜肉瘤 93%(141/151)
平滑肌瘤 6/24
上皮样平滑肌瘤 4/4
平滑肌肉瘤 20%(17/86)
横纹肌肉瘤 7/7
神经纤维瘤 12/15
神经鞘瘤 31/32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16/46
血管外皮瘤 19/24
梭形细胞脂肪瘤 16/18
纤维瘤病 0/23
皮肤纤维瘤 0/1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22/38
纤维肉瘤样变的DFSP 9/105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32/99
低级别粘液性纤维肉瘤 7/10
卡波西肉瘤 56/61
纤维肉瘤 9/43
乳腺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 一些间质细胞阳性
乳腺假性血管瘤样增生 强阳性(5/5)
乳腺浸润癌 68%(97/142)
鼻咽癌 89%(50/56)
肺鳞状细胞癌 17/25
肺腺癌 15/46
肺腺鳞癌 1/3
肺大细胞癌 6/11
胃癌 36/80
胆管癌 0/28
诊断应用
1. 区分滤泡性淋巴瘤和反应性滤泡增生,85%的滤泡性淋巴瘤胞浆染色阳性,反应性淋巴滤泡显示仅生发中心散在的T细胞染色。
2. 鉴别滤泡性淋巴瘤病人的骨髓内病灶。
3. 乳腺原发性癌(普遍阳性)与肺癌和胃原发性癌(阳性少见,如有仅为弱性染色和灶状染色)的鉴别。
4. bcl-2的表达在许多肿瘤中提示预后良好,P53的过表达则预示预后不良。
5. bcl-2在大多数基底细胞癌中以弥散模式染色,毛发上皮瘤显示最外层上皮细胞层染色。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指数与bcl-2阳性细胞比例有关。
Bcl-6
bcl-6是生发中心细胞以及由它们转变而来的淋巴瘤的标志物,特别是在无基因重排激活下。免疫反应在细胞核。
免疫组化表达
1. 正常的淋巴滤泡中心细胞
2. 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3. 20%-4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4. bcl-6阳性表达可能和脾边缘区淋巴瘤转化为大B细胞淋巴瘤有关
5. 少数其他B细胞淋巴瘤
Ber-EP4
免疫组化表达
存在于所有上皮细胞,除了鳞状上皮细胞表层,肝细胞和壁细胞。
诊断应用
1. 腺癌和间皮瘤的鉴别。Carella认为至少应有2%的细胞染色,还有严格的染色限定:膜边缘染色。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Latea,1990 142/144 0/2
Sheibani,1992 72/115 1/115
Gaffh,1992 103/120 10/48
Doglioni,1996 22/22 2/20
Bateman,1997 9/14 1/17
Dejmek,1997 28/43 14/110
Riera,1997 135/211 0/57
Chenard-neu,1998 30/30 4/28
Leers,1998 17/21 4/20
Brockstedt,2000 40/57 19/119
Gonzalez-lois,2001 11/13 6/44
Harper,2001 12/18 4/112
Carella,2001 20/20 4/46
Comin,2001 22/23 5/42
总计 78%(663/851) 9%(74/780)
2、反应性间皮细胞(阴性)和脱落的癌细胞(阳性)鉴别
3、皮肤基底细胞、鳞状细胞及基底鳞状细胞癌的鉴别
4、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腺癌的区分
Ca15.3
Ca15.3相当于MUC1基因产物,为上皮细胞膜抗原。命名为CA15-3的单克隆抗体可被使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在抗原恢复后可染色。
免疫组化表达
1. 许多正常上皮
2. 大多数癌
3. 滑膜肉瘤
4. 一些正常的造血组织
5. 一些淋巴造学系统肿瘤
6. 滤泡树突状网状细胞
7. 骨髓瘤的浆细胞及其浆母细胞
8. MDS中分化不良的幼红细胞
9. 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
10.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1.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性霍奇金淋巴瘤中的L/H细胞(7/8)
12.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R-S细胞和霍奇金细胞为弱染色.
Cancer-associated Carhohydrates (癌相关糖类)
肿瘤细胞表面的这些糖类可被单克隆抗体所检测,它们是由于肿瘤中合成酶活性的降低或是由于异常的糖基代谢引起的前体分子堆积所致,这些糖类物质包括:CA15.3、CA19.9、CA50、CA125、CA242、MCA、SLEX、B72.3和CEA等。
B72.3 (BRST-3)
免疫组化表达
B72.3是检测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即肿瘤相关糖蛋白-72(TAG-72)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原在正常组织中分布范围较窄,但在腺癌中分布较广。
诊断应用
这种抗原通常在腺癌中表达,在间皮瘤中常为阴性。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Lafebvre,1985 17/20 2/10
Szpak,1986 21/22 10/19
Ordonez,1989 19/23 1/19
Wick,1990 43/52 0/51
Leers,1998 18/21 0/20
Garcia-Prats,1998 7/15
Gonzalez-lois,2001 9/12 4/44
Comin,2001 8/23 6/42
总计 76%(143/188) 11%(23/205)
它也常常用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BCA-225
免疫组化表达
这种糖蛋白最初被用来诊断乳腺癌,它存在于乳腺癌、肾癌、卵巢癌、肺癌和其他腺癌中。
CA125
免疫组化表达
这种细胞表面糖蛋白被单抗OC125识别,这种抗原常在卵巢腺癌、子宫颈腺癌、子宫内膜腺癌和胃肠道、乳腺和甲状腺癌中表达。
诊断应用:
尽管认为存在免疫组化反应的重叠性,CA125(HAW56)阳性伴有CEA阴性或弱阳性,对检测卵巢癌比结肠腺癌效果好。
CA19.9
免疫组化表达
这是一种与Lewis A类血液抗原有关的单涎神经节苷脂。在大多数胃肠道和胰腺胆管癌中呈现阳性,在其它部位的腺癌中较少出现,10%的人群Lewis A表达阴性,CA19.9缺乏,因此,不能作为肿瘤标志物。
诊断应用
区分腺癌和间皮瘤
阳性例数
恶性间皮瘤 1/37
腺癌 乳腺 8/15
卵巢 5/8
前列腺 0/5
肺 3/10
胃肠道 8/11
总计 49%(24/49)
CEA(CD66e)
免疫组化表达
这种糖蛋白在胎胚性上皮细胞中表达,在正常成年人上皮细胞及良性肿瘤中的表达较少,它大量存在于胃肠道(包括胰腺)及肺的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它也常常在一些骨髓瘤中表达。
诊断应用
1. 腺癌和间皮瘤的区别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Wang,1979 12/12 0/9
Sheibani,1991 44/83 0/115
Collins,1992 38/48 0/31
Doglioni,1996 20/22 2/20
Ordonez,1997 92/107 0/139
Dejmek,1997 29/43 1/110
Leers,1998 11/21 0/20
Brockstedt,2000 37/157 2/119
Kayser,2001 112/146 11/118
Gonzalez-lois,2001 11/15 3/44
Aaper,2001 15/18 1/112
Carella,2001 17/20 2/46
Comin,2001 22/23 4/42
总计 75%(460/615) 3%(26/925)
2、区分反应性间皮细胞(阴性)和癌脱落细胞(阳性)。
3、区分肝细胞癌和其他转移性癌,多克隆CEA对肝细胞癌有独特性。
Cadherins
cadherins是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是重要的Ca2+依赖上皮细胞粘附分子,这个家族中包括desmoglein和desmocollinsI、II,桥粒糖蛋白是标记cadherins同源性桥粒的一种成分,它和cadherins相对应。cadherins是调控细胞粘附、细胞形态和细胞运动,导致肿瘤侵袭的调控分子。β-catenin连接α-catenin和E-cadherin。E-cadherin-catenin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结合,catenin是与DNA结合蛋白连接的一种成分,调控基因包括c-myc、cylinD1和matrilysin,APC蛋白和cadherins竞争与catenins形成独有的复合体。
免疫组化表达
cadherins在肿瘤中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E-cadherin细胞粘附分子的缺失和许多肿瘤的进展相关,包括乳腺癌、膀胱癌和头颈部鳞癌,它和高分化的肝细胞癌相关,在胃癌中结果是多变的,cadherin表达的缺失和低分化相关,它的表达提示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预后有关,早期胃癌除外。E-cadherin表达的变化也提示早期浸润,包括结肠腺癌、子宫上皮内瘤变、胃肠道转移癌、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E-cadherin复合体的分布不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标志物。肉瘤中E-cadherin的表达可能和上皮样分化有关,虽然上皮样肉瘤不表达E-cadherin。β-catenin在胃肠癌中表达减少,但在各种间叶性肿瘤中增加,包括纤维肿瘤、骨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和MFH。E-cadherin和α、β、γ-catenins表达并不是结肠肿瘤转移倾向的标志。
诊断应用
1. 区别非肿瘤性间皮细胞和癌脱落细胞(E-cadherin在卵巢脱落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实体瘤相比更有规则):
E-cadherin免疫组化 染色程度:膜染色的细胞百分数
0% 1-5% 6-25% 26-75% 76-100%
原发卵巢癌 3%(1/36) 39%(14/36) 36%(13/39) 8%(3/36) 14%(5/36)
转移性卵巢癌 3%(3/61) 54%(33/61) 22%(13/61) 1111%(7/61) 1 10%(6/61)
卵巢癌脱落细胞 6%(4/67) 9%(6/67) 10%(7/67) 10%(7/67) 65%(43/67)
反应性脱落间皮细胞 98%(51/52) 0 2%(1/52) 0 0
E-cadherin在区别间皮细胞和其它缺乏粘附分子的癌细胞方面价值不大,像乳腺小叶癌及胃癌,它们有较高的突变率。
2. 区别间皮瘤和腺癌。
N-cadherin E-cadherin
间皮瘤 12/13 1/14、2/20
腺癌 0/13 13/14、17/21
Calcitonin
一些抗体产生非特异性染色,单克隆抗体通常更具特异性。
免疫组化表达
1. 甲状腺C细胞
2. 甲状腺髓样癌
3. 甲状腺滤泡-滤泡旁癌
4. 一些喉神经内分泌肿瘤
h-Caldesmon
免疫组化表达
Caldesmon是一种存在于平滑肌和非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与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yopomyosin,钙调蛋白calmodulin,肌球蛋白myosin和磷脂相互缠绕,对抗ATP-myosin与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yopomyosin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钙依赖性平滑肌的收缩。它存在高分子和低分子量两种形式,低分子量型(l-Caldesmon)存在于许多细胞类型,高分子量型(89-93KD)通常仅限于内脏、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内(肌上皮细胞显示不同的染色,Watanabe研究的有限的肌上皮肿瘤细胞表达全部阴性,抗h-Cadesmon抗体在鉴别平滑肌方面比结蛋白,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更有特异性,商品化的单抗(h-CD)可在石蜡切片上应用。
h-caldesmon 结蛋白(D33) 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HHF-35) 平滑肌肌动蛋白
子宫肌层 40/40 40/40
平滑肌瘤 6/6,10/10 6/6,10/10 6/6 6/6
子宫细胞性平滑肌瘤 8/11,14/14 10/11,14/14 10/11
子宫高级别细胞性平滑肌瘤 8/8 8/8
血管平滑肌肉瘤 2/2 2/2 2/2 2/2
平滑肌肉瘤 19/26,29/29 24/26,28/29 17/17 26/26
胃间质肿瘤 2/8 0/8 6/8 1/8
血管球瘤 3/3 0/3 3/3 3/3
横纹肌肉瘤 0/8 8/8 8/8 2/8
MFH 0/34 5/34 11/34 11/34
滑膜肉瘤 0/4 0/4 0/4 0/4
MPNST 0/5 0/5 0/5 2/5
子宫内膜 0/25 8/25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0/12,0/24 1/12,12/24 1/12
纤维瘤病 0/15 10/15 13/15 14/15
结节性筋膜炎 0/4 0/4 2/4 4/4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0/11 3/11 1/11 6/11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 0/2 0/2 1/2 1/2
唾液腺肌上皮瘤 0/1 0/1 1/1 1/1
唾液腺上皮/肌上皮癌 0/1 0/1 1/1 1/1
软骨样汗腺腺瘤 0/2 0/2 2/2 0/2
结缔组织增生的基质 0/5 0/5 4/5 5/5
炎性假瘤 0/2 1/2 2/2 2/2
肌纤维母细胞反应 0/5 0/5 4/5 5/5
诊断应用
1. 区别真正的平滑肌肿瘤和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2. 联合检测CD10,可区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平滑肌瘤,高级别细胞性平滑肌瘤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特别相似。
S-100
这是一种酸性钙结合二聚体,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由α和β两个亚体构成,可组成三种异构体即S-100ao(α二聚体),S-100a(α-β异构体)和S-100b(β二聚体),其结构与钙调蛋白的钙结合域有相似性,是钙离子流动的调控分子。其名字起源于它可溶解于饱和度100%的亚硫酸铵中。可制备单抗和多抗,一些单抗对于α/β亚单位具有特异性,因此其免疫反应应用范围比多抗更有限。
免疫组化表达
S-100存在于下列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浆中:
1. 神经胶质和雪旺细胞(被β亚单位的单抗优先标记)
2. Pacinian小体
3. 黑色素细胞、痣细胞和黑色素肿瘤
4. 软骨细胞
5. 脊索和脊索瘤
6. 脂肪细胞、脂肪瘤和脂肪肉瘤
7. 肌上皮细胞
8. 皮肤腺体肿瘤
9. 乳腺肿瘤
10. 唾液腺肿瘤
11. 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的支持细胞
12. 淋巴结副皮质区的指突状网状细胞
13. 淋巴滤泡树突状网状细胞
14. 郎罕氏细胞
它常在起源于上述细胞的肿瘤中表达。
15. 50%的恶性周围神经鞘瘤S-100染色阳性
16. 良性和恶性颗粒细胞肿瘤
17. 50%的粒层细胞瘤S-100染色阳性。
18. 类癌:
前肠 41%
中肠 50%
后肠 50%
前肠和中肠类癌的支持细胞染色阳性,但后肠支持细胞则呈阴性。
诊断应用
因为S-100的广泛表达而使得诊断价值有限
1. 诊断黑色素肿瘤非常有用,在转移性黑色素肿瘤中比HMB-45表达更普遍。
2. 区别软骨肿瘤和其它骨肿瘤。
3. 区别硬化性腺病(肌上皮阳性)和乳腺导管癌。
4. 区别浅层扩散的黑色素瘤和Paget病。
Calponin
Caponin是一种平滑肌特异蛋白,它在钙游离状态下和肌动蛋白紧密结合。
免疫组化表达
1. 实性和血管平滑肌
2. 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中肌纤维母细胞
3. 平滑肌肿瘤
4. 唾液腺肿瘤的肌上皮细胞
5. 神经鞘粘液瘤
6. 血管球瘤
7. 骨的肌纤维肉瘤
8. 滑膜肉瘤可能部分阳性
Calretinin
Calretinin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它和S-100一样是EF-han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
免疫组化表达
正常组织:
1.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2. 视网膜
3. 间皮
4. 毛囊的表皮角质层
5. 外分泌腺
6. 肾曲小管
7. 睾丸间质细胞、滋养细胞和睾丸网状上皮组织
8. 子宫内膜分泌期更强
9. 子宫肌层肥大细胞
10. 卵巢表面上皮、间质细胞和鞘膜细胞、卵泡囊、黄体和卵巢网状组织
11. 肾上腺皮质
12. 胸腺角化上皮细胞
13. 脂肪细胞
肿瘤:
1. 间皮瘤和一些腺癌
2. 一些肺鳞癌(11/28),肺大细胞未分化癌呈阴性(0/8)
3. 腺瘤样肿瘤
4. 造釉细胞瘤
5. 胸腺乳头状癌
6.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36/37例阳性,除了一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其他不同诊断的肿瘤有时阳性
成人粒层细胞肿瘤 13/13
青少年粒层细胞肿瘤 4/4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 10/11
间质细胞肿瘤 3/3
间质滋养细胞肿瘤 1/1
伴有环形小管的性索间质肿瘤 2/2
两性生殖细胞瘤 1/1
硬化性间质肿瘤 1/1
性索间质肿瘤,未分类 1/1
性索间质肿瘤,总计 36/37
子宫内膜腺癌 2/6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1/7
卵巢类癌 1/2
Brenner瘤 3/4
卵巢平滑肌瘤 0/1
转移性小叶癌 1/4
淋巴瘤 1/5
睾丸精原细胞瘤 1/4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0/2
可能Wolffian起源的女性附件肿瘤 91%of25例
7. 颗粒细胞肿瘤
8. 心脏粘液瘤:染色强而弥漫,包括细胞核和细胞浆
Calretinin
原发性左房粘液瘤 19/19
原发性右房粘液瘤 5/5
粘液栓子 1/1
附壁血栓 0/10
颌粘液瘤 0/6
乳头状弹力纤维瘤 0/2
9. 膀胱移行细胞癌阴性(0/9)
诊断应用
1、区别非肿瘤性间皮细胞和脱落癌细胞
非肿瘤性间皮细胞 71%(37/52)
卵巢癌细胞 4%(3/67)
2、区别间皮瘤和腺癌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Doglioni,1996 28/294 44/44
Gotzos,1996 0/4 22/23
Riera,1997 13/221 24/57
Ordonez,1998 14/155 38/38
Leers,1998 0/21 17/20
Cury,2000 1/59(胞核染色) 47/51
Brockstedt,2000 16/57 110/119
Kayser,2001 20/146 97/118
Harper,2001 8/18 44/112
Carella,2001 2/20 40/46
Comin,2001 2/23 42/42
总计 10%(96/1000) 86%(481/558)
对于间皮瘤是胞核染色还是胞浆染色,哪一种成份对诊断可靠仍有一些争议,
3、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阳性)和脱落癌细胞(阴性)
4、诊断心脏粘液瘤
5、诊断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CD1
CD1有四种异构体,分别为CD1a、1b、1c and 1d,CD1a对石蜡包埋的组织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CD1a、1b和1c常被大多数抗原递呈细胞表达,CD1d通常被胃肠道上皮和B淋巴细胞表达。
1. 郎罕氏细胞和指突状细胞。
2. 70%胸腺细胞,但早期胸腺细胞或成熟T淋巴细胞不表达
3. 前体T-ALL
4. 所有后胸腺的T-CLL、T-PLL,Sezary综合征、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结节性T细胞淋巴瘤CD1阴性。
诊断应用
1. CD1a:郎罕氏细胞肉芽肿病
2. 胸腺瘤的分类:皮质胸腺瘤是CD1+
3. CD1a阳性在区别胸腺癌和肺肿瘤中可能很有用
CD2
作为T11抗原和LFA-3抗原(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抗体仅在冰冻新鲜组织中有作用。
免疫组化表达
1、所有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可表达,B淋巴细胞不表达。
2、正常骨髓细胞或正常肥大细胞不表达,但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肥大细胞可表达。
诊断应用
一种广谱的T细胞标志物,当前抗体仅在新鲜冰冻组织中有反应。
CD3
除了NCL-CD3-PS1外,单抗仅在新鲜冰冻组织中有用,多抗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存在于胸腺细胞、静止和活化T淋巴细胞上的一种T细胞标记物,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骨髓细胞及任何其它细胞均不表达,除了小脑中的蒲肯野细胞。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需要应用多克隆抗体。
诊断应用
1.T-细胞ALL
2.非瘤性和瘤性T淋巴细胞
3. NK细胞
CD3阴性发生在一些菌状真菌病,多形性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D4
抗体仅在新鲜冰冻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1、TH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郎罕氏细胞。
2、B细胞不表达,CD4和CD8互相无交叉反应,当前抗体仅仅在新鲜或冰冻组织中有反应。
诊断应用
鉴别TH淋巴细胞,大多数T细胞淋巴瘤为CD4+/CD8-。
CD5
抗体可在抗原修复处理后的组织中应用。
免疫组化表达
大多数T细胞。
诊断应用
1. 85%的T-ALL表达
2. 3-10%的AML表达
3. T细胞CD5缺乏是恶性标志
4. >90%B-CLL表达
5. 套细胞淋巴瘤
6. 几乎所有其他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为CD5阴性
7. 区别胸腺癌和肺癌可能有用
CD7
抗体仅在新鲜冰冻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T细胞
诊断应用
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和ALL中阳性,T细胞阴性表达提示恶性。
CD8
目前抗体仅仅在新鲜或冰冻组织中有反应,除了克隆C8/144B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有反应。
免疫组化表达
1. 抑制性(TS)和细胞毒性(TC)T细胞
2. NK细胞
3. 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诊断应用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可表达。
CD9(运动相关蛋白,MRP-1)
这是一种24-27KD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它抑制细胞运动。它的表达和肺癌、乳癌、结肠癌及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呈负相关。
免疫组化表达
1. 血细胞广泛表达
2. 正常肾脏组织
3. 肾癌
常见的肾细胞癌 31/66
乳头状癌 13/13
集合管癌 1/4
嫌色细胞癌 5/5
大嗜酸粒细胞瘤 2/2
总计 52/90
CD10(CALLA,NEP)
原先的抗体仅在新鲜冰冻组织中有用,抗原恢复后克隆56C6可作用于石蜡包埋的组织中。CD10是一种锌依赖性细胞膜金属结合蛋白,参与细胞神经肽和激素肽的后分泌过程。它广泛地分布于肾、肝、小肠、胎盘、脉络膜丛、脑腺、腺皮质和白细胞,CD10是生发中心细胞及所致淋巴瘤的标志物。
免疫组化表达
1. 未成熟B细胞
2. 一些未成熟T细胞
3. 成熟颗粒细胞
4. 前体B细胞ALL75%阳性
5. 所有AML亚型
6. 未成熟淋巴细胞危象CML表达>90%.
7. 一些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8. Burkitt’s淋巴瘤
9. 滤泡性淋巴瘤:22/28例
10. 一些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1. 骨髓瘤
12. 肾小球和肾小管
13. 纤维母细胞
14. 胆小管和肝细胞癌(小管模式)
15. 肾、膀胱、前列腺和子宫癌
1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17. 黑色素瘤细胞系
18. 子宫内膜间质(但不包括腺体),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低级别内膜间质肉瘤,平滑肌瘤和未分化的子宫癌,通常仅仅部分和/或微弱染色
增生期子宫内膜 5/5
分泌期子宫内膜 5/5
萎缩性子宫内膜 3/3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1/1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3/13
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4/6
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 1/1
细胞性平滑肌瘤 3/10
平滑肌肉瘤 3/5
成人粒层细胞瘤 1/10
未分化子宫内膜癌 1/6
含有子宫内膜间质成分的子宫癌 1/1
含有性索样成分的子宫间叶肿瘤(2型) 1/1
诊断应用
1、白血病分类
2、淋巴瘤的不同诊断:
前B细胞淋巴瘤 阳性
滤泡性淋巴瘤 弱至中等程度染色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阳性
Burkitt’s淋巴瘤 大多数病例阳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占30%
CLL 阴性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阴性
套细胞淋巴瘤 阴性
骨髓瘤 弱染与预后有关
T细胞淋巴瘤 很少阳性,除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
诊断转移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发生于原发灶切除多年以后,在原发性卵巢癌和转移性舌状生长方式的肿瘤中表达不明显。
联合h-caldesmon、desmin和SMA鉴别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和平滑肌瘤。
联合a-inhibin鉴别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和成人粒层细胞瘤。
联合CD45和其它淋巴性标记物,区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淋巴瘤,注意部分淋巴瘤阳性。
4、区别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C10小管染色对于肝细胞癌具有特异性。
CD11
该抗体仅在恒冷切片应用。
免疫组化表达
1、 CD11a,白细胞功能相关蛋白(LFA-1)
B细胞
T细胞
NK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
巨核细胞和活性血小板
2.CD11b,C3bi受体
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一些组织细胞
3、CD11c
单核细胞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粒细胞
一些抑制/细胞毒T细胞Ts/Tc
NK细胞
一些B细胞
真性组织细胞肿瘤
毛细胞白血病
一些单核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
CD13
免疫组表达
1、一些髓样白血病
2、粒细胞肉瘤
3、一些B细胞CLLs
CD14
免疫组化表达
1. 单核-巨噬细胞
2. 单核细胞白血病
3. 真性组织细胞淋巴瘤
4. 郎罕氏细胞和郎罕氏组织细胞增多症
CD15(LeuM1)
LeuM1最初报道与骨髓单核细胞中膜相关的岩藻三糖类乙酰半乳糖反应,其表位称为X-Itapen。抗体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1. 成熟粒细胞阳性,早幼粒细胞染色不定,正常原始粒细胞呈阴性。
2. 活化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3. 白血病髓样和单核细胞,几乎所有CML病例阳性,ALL阳性率低。
4. R-S细胞和单核霍奇金细胞,这种染色为特征性膜染加上与高尔基体相关的核旁染色。
5. 粒细胞肉瘤。
6. 大多数腺癌。
诊断应用
1. 霍奇金淋巴瘤
2. 粒细胞肉瘤
3. 区别腺癌和间皮瘤,解释在一些病例中发生的肿瘤细胞被炎症细胞所吞噬的现象可能是困难的, CD15是由死亡的炎细胞所释放。
作者 腺癌 间皮瘤
Srhibani,1986 47/50 0/28
Wick,1990 52/52 0/51
Doglioni,1996 19/22 0/20
Dejmek,1997 35/43 22/110
Leers,1998 9/21 0/20
Brockstedt,2000 46/57 18/119
Gonzalez-lois,2001 8/11 3/40
Harper,2001 9/18 7/112
Comin,2001 23/23 2/42
总计 84%(248/297) 10%(52/542)
CD16
免疫组化表达
1. NK细胞
2. 一些T细胞
3. NK细胞肿瘤
4. NK样T细胞淋巴瘤
5.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这种抗体仅应用于恒冷切片。
免疫组化表达
尽管不能调控浆细胞的最终分化,这种蛋白质仍随B细胞系的发展而表达,B细胞系肿瘤细胞能可靠表达,包括白血病。
CD20
表位L26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起反应。
免疫组化表达
1. 所有成熟B淋巴细胞但不包括浆细胞
2. 大多数B细胞淋巴瘤
3. 大约50%的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瘤CD20阳性
4. 一些T淋巴细胞显示弱染色
5. 一些骨髓瘤
诊断应用
1. B细胞淋巴瘤
2. 毛细胞白血病
CD21
CD21是补体C3d的受体,抗体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1. 滤泡树突状细胞(FDC)
2. B淋巴细胞(仅在恒冷切片中)
诊断应用
证明滤泡树突状细胞的筛状网结构。
1. 在HIV相关淋巴结病中,滤泡可能大而弥漫,侵占淋巴结大部(PGL I期)或者萎缩(PGL II期)。
2. 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
3.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的霍奇金淋巴瘤的结节,显示类似的筛状网结构,但它的外形比滤泡性淋巴瘤更复杂。
4. 被低级别MALT淋巴瘤侵袭的残余生发中心。
5. 在套细胞淋巴瘤/家族性淋巴性结肠息肉中散在分布的FDC。
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其FDC筛状网结构围绕在增生的小静脉周围。
7. Castleman’s病(血管滤泡性增生)。
8. FDC肿瘤。
CD22
免疫组化表达
胞浆表达发生在未成熟B细胞,膜表达发生在成熟B细胞。毛细胞性白血病强表达,CLL中弱表达。
CD23
石蜡切片中染色不完全可靠。
免疫组化表达
1. 生发中心的活化B细胞。
2. 大多数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包括大多数CLL。
3. 套细胞淋巴瘤不表达。
4.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
CD25
免疫组化表达
1. 活化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
2. 和HTLV相关的成人T细胞ALL
3. 毛细胞白血病
4. 一些外周T细胞淋巴瘤
5. 一些外周B细胞淋巴瘤
6. 一些霍奇金淋巴瘤
CD30(Ki-1)
Ki-1抗体可识别一种胞内蛋白和一种跨膜糖蛋白,它们之间无明显联系,可能解释某些对Ki-1阳性而使用Ber-H2阴性的病例。这种跨膜糖蛋白经常被认为是CD30抗原,Ber-H2鉴别常规固定和处理后存在的表位。CD30基因定位在一号染色体1q36位点,是一种淋巴活性基因。 抗体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有用。
免疫组化表达
下面所列的一些非淋巴性组织的免疫反应性较弱且不确定。
1. 活化的T和B淋巴细胞。
2. Epstein-Barr导致转化的B淋巴细胞
3. 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的T淋巴细胞
4. 在正常和反应性淋巴滤泡周围散在的大T和B淋巴细胞
5. 用Ki-1不是Ber-H2孵育的单核细胞具有免疫反应性
6. 存在于结核病、类肉瘤、猫抓病及弓形虫病等中的肉芽肿性感染灶的巨噬细胞
7. 外分泌性的胰腺细胞
8. 大脑皮质神经元
9. 蒲肯野细胞
10. 蜕膜细胞:研究显示在1/10的病例中有微弱反应,10/10的病例中单个淋巴细胞CD30+
11. 脂母细胞
12. 肌上皮细胞
13. R-S细胞:大约89%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除了淋巴细胞为主型)阳性,染色为膜染加核旁灶性染色(和高尔基体有关)
14.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B和裸细胞(null cell)
15. 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免疫母细胞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包括覃样霉菌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Lennert’s和HTLV+T淋巴瘤)
16. 淋巴瘤样丘疹病和间变性非典型组织细胞增多症。
17. 偶尔浆细胞瘤/骨髓瘤
18. 曾经报告有真性组织细胞恶性肿瘤呈阳性,但Durkop等研究认为无一例有免疫反应性。
19. 生殖细胞肿瘤
17/18单纯胚胎细胞癌
31/32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胚胎癌成分
0/27缺乏胚胎癌成分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可能一些精原细胞瘤呈阳性,但CD30+细胞可能是淋巴母细胞
20. 偶尔胰腺癌和唾液腺癌
21. 在下列肿瘤中可见,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腱鞘巨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神经节细胞瘤和侵袭性纤维瘤病
22. 血管性肿瘤
23. 间皮细胞和间皮瘤
10/17胸膜渗出液中的良性间皮细胞
7/10腹膜渗出液中的良性间皮细胞
2/8间皮瘤中的少部分肿瘤细胞
诊断应用
1. 霍奇金淋巴瘤
2.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D31
也称为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这是一种在血小板表面内皮细胞连接点上发现的120~130KD膜糖蛋白,在血栓形成、伤口愈合、血管发生方面起一定作用。抗体可在石蜡包埋的组织中应用。
免疫组化表达
1. 内皮细胞:包括肝、淋巴结和脾脏血窦内皮细胞,它们因为UEA和VIII因子相关蛋白而染色不定
2.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
3.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4. 粒细胞
5. B淋巴细胞,特别是滤泡外套层,浆细胞和一些髓外浆细胞瘤
6. 血管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几乎均100%敏感
7. 卡波西肉瘤常显示染色,但不限于血管瘤部分,梭形细胞染色阴性。对于卡波西肉瘤来说,CD34比CD31更具有敏感性
8. 淋巴管瘤染色没有血管瘤强
9. 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偶尔可见
10. 在癌和间皮瘤中少见
11. 一些淋巴瘤
诊断应用
内细胞皮肿瘤的诊断:它比CD34、VIII因子相关抗原及UEA凝集素更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CD31在癌和间皮瘤中的表达
唾液腺 粘液表皮样癌 2/5
腺泡细胞 0/2
腺样囊肿 0/4
癌或多形性腺瘤 0/1
皮肤 鳞状细胞 1/26
基底细胞 0/9
附件 1/6
甲状腺 乳头状 2/25
滤泡状 0/11
髓样 0/1
肺 腺癌 0/23
鳞癌 0/5
小细胞癌 0/3
间皮瘤 0/9
鼻咽和喉 鳞癌 0/9
肾 肾细胞癌 0/9
移行细胞癌 0/4
前列腺 0/16
胃肠道 1/27
肝 肝细胞癌 0/13
膀胱 腺癌 0/6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癌 0/2
子宫内膜 腺癌 0/8
卵巢 癌 0/5
子宫颈 鳞癌 0/3
所有部位 肉瘤样癌 0/9
CD31在小圆细胞肿瘤中表达
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4/85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0/38
牙槽横纹肌肉瘤 0/14
腹外多形性小圆细胞肿瘤 0/10
腹内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0/6
神经母细胞瘤 0/11
Wilm’s肿瘤 0/23
视网膜母细胞瘤 0/20
感觉神经母细胞瘤 0/13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11/17
套区淋巴瘤 2/3
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 4/26
未分化小细胞淋巴瘤 6/7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3/3
CD33
免疫组化表达
1. 未成熟粒细胞
2. 单核细胞
3. 髓样白血病
4. 粒细胞肉瘤
CD34
CD34是一种110KD跨膜糖蛋白,基因位于1q32,抗体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有效。
免疫组化表达
1. 正常内皮细胞
2. 脾脏边缘区细胞
3. 围绕在血管、神经、肌纤维束、皮肤附件和乳腺小叶间质周围的指突状细胞,与结肠癌周围结缔组织生成有关的间质细胞阳性率低
4. 血管肿瘤:CD34比CD31和UEA缺少特异性及敏感性,卡波西肉瘤:40/40,8/17
5. 未成熟白血病:AML和ALL,粒细胞肉瘤
6. 转化中的MDS
7. 平滑肌细胞和肿瘤不定(9/36,2/11平滑肌瘤;11/80,2/11,平滑肌肉瘤)
8. 胃肠间质瘤(GIST),胃部阳性率为50~80%,大小肠的阳性率较低。
9. 神经鞘肿瘤:45/54,9/9神经纤维瘤;14/48,8/9,雪旺细胞瘤,神经纤维肉瘤。在神经纤维瘤中,CD34+细胞大量存在于粘液区;在雪旺细胞瘤中,大部分染色在AntoniB区,双标染色显示细胞CD34+,同时S-100阴性,这些细胞具有反应性但不是施旺细胞
10.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非典型脂肪瘤/梭形细胞脂肪瘤(27/27)
11. 上皮样肉瘤
12.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