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纵横谈——风范篇

真有这样的病人,死活不相信癌症是可以手术根除的(前列腺癌)。他不相信医院,讳疾忌医,却着迷旁门左道。遇到这样的事,对医生来说,真比看病还麻烦。开始,王建业正面说服,不把瘤子做掉会累及性命的,人家不理;无奈,迂回进攻,从患者的爱人、女儿那儿入手,依然顽固不化;可是时间不等人,王建业只好采取缓兵之计:“能不能让我们给你做定期检查,及时报告监测结果……”
对方勉强答应。其实并不奇怪,因为病人迷,医生明。王建业很清楚,时间就像架在患者脖子上的一把利剑,每分钟都存在累及性命的威胁。因此哪怕是抓住一线松动的机会,他就有与愚昧争夺时间的可能。
何苦来呢?王建业说了4个字:“非常可惜。”在他看来,病人年纪尚轻,而且完全有治愈的条件。但是,由于他的性子瞎折腾,等于是眼睁睁地看着活人往死路上走。
这种来之不易的沟通持续了3个月。病人的情况一步步向恶性发展,瘤子没小,发现有胸水,考虑肺有转移。直到这时,病人松口了,同意交给医院。人为什么非要“见到棺材”才换个明白?最佳治疗时机却已经失去。
王建业两天之后依然为他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神奇般的恢复,并重新上班。但是,终因贻误战机,癌细胞获得了弥漫扩散的机会,卷土重来。此人尽管觉悟太迟,却也赢得了4年的生存时间。
王建业的这番苦口婆心,在惨痛的代价之后,更显得情真意实。事后,亡者的亲人要用5000元作为4年时间的报答。王建业觉得,怎么能在糊涂上再犯糊涂。很多教训是金钱无法买的。原本属于患者的时间应该更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只能怪医学还没有达到不留遗憾的程度。
摘自《大众健康》212期,“ 懂得给自己松绑——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印象” 记者: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