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女子70元卖7盒精神药品被判贩毒:发货后买家报警

普通外科版版主 · 发布于 11 小时前 · 来自 iOS · IP 广西广西
1859 浏览
iconkiller-dong 达人已点赞

因在病友群出售7盒安眠药艾司唑仑片,收取对方70元,女子廖芳芳(化名)涉嫌贩毒,被警方抓获。之后,廖芳芳被判犯贩卖毒品罪,拘役五个月,罚金二千元。

img

在网上看到相似案件获得不起诉的新闻报道后,廖芳芳决定申诉。11月5日,廖芳芳告诉澎湃新闻,今年9月,针对其申诉,北京海淀区检察院作出的《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称,此案不符合抗诉条件。

廖芳芳表示,其出售药品并无贩毒的主观故意,也没有牟利的动机。她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将继续申诉。

转卖奶奶的7盒艾司唑仑片被抓

2021年2月,廖芳芳在家中被民警带走,随后被刑拘。

廖芳芳是一名75后女性,大学文化,居住在北京市东城区。

据廖芳芳介绍,2017年,她的奶奶确诊了肺癌,吃靶向药治疗。因患病,奶奶的睡眠不太好,有时需要吃点安眠药,于是就从医院开了艾司唑仑片。

廖芳芳表示,因奶奶患病,她加入了很多病友群,群里时不时有人求购药品,也有人转卖用不上的药品,“大家也是互帮互助,价格都很便宜”。若奶奶的睡眠还可以,就无需吃艾司唑仑片。2021年1月,恰好那段时间奶奶的睡眠质量不错,就剩下了一些艾司唑仑片,怕药品过期浪费,她想到可以在群里转卖。

在群里发布出售艾司唑仑后,有人联系廖芳芳,表示想购买。之后,廖芳芳向对方邮寄了7盒艾司唑仑,共134粒,收取对方70元。

案件材料显示,购买药品的人叫陈某某,他和廖芳芳在微信沟通时曾说,“以前吸白粉吸上瘾了,我现在吃艾司唑仑替代了,现在不吃这药都不行了,吃上瘾了。”

对此,廖芳芳回应称,当时,她并不理解对方是什么意思,也没太在意。她转卖药品不是为了牟利。

据廖芳芳的代理律师介绍,廖芳芳寄出快递,陈某某确认药品达到指定地点后,陈某某没有签收也没有吸食,便报警,后带民警去快递站进行扣押、称量、取样等。

2021年4月,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对廖芳芳涉嫌贩卖毒品一案提起公诉。

审理期间,廖芳芳签订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廖芳芳称,之所以认罪认罚,是听取了当时的辩护律师的建议,“想早点出来”。

北京海淀区检察院指控称,2021年1月9日,廖芳芳在微信群发布出售艾司唑仑片的信息,后于同年1月14日采用向海淀区中关村某大厦寄送快递的方式,以70元的价格向买毒人贩卖白色药片134粒,经鉴定,均检出毒品艾司唑仑,净重 9.8克。2021年2月20日,廖芳被民警抓获归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另查,涉案白色药片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收缴。

海淀区法院审理认为,廖芳芳向他人贩卖毒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应予惩处。鉴于廖芳芳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较好,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2021年6月,海淀区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廖芳芳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罚金二千元。

一审宣判后,廖芳芳没有上诉。

案子宣判后,此事一直是廖芳芳心中的“结”。经过思考,2024年11月,廖芳芳重新聘请了律师,决定对此案进行申诉。

2025年9月,海淀区检察院作出的《刑事申诉结果通知书》显示,本案中,廖芳芳长期照顾患癌症的奶奶并代为跑腿开药,其对艾司唑仑的功效及相关管控要求理应具有一定的认知。其私自售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且在购买人明确表明吸毒人员身份,表示要以艾司唑仑代替毒品使用的情况下,仍然予以出售,可认定其具有违法犯罪主观故意,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

据此,海淀区检察院认为,此前的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处理适当,此案不符合抗诉条件。

20 3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