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同一种病毒为何用两种疫苗
对抗同一种病毒为何用两种疫苗
健康报,2025年11月10日(8)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 周毅辉
水痘和带状疱疹,这两种在发病年龄、症状、体征乃至危险程度上都截然不同的疾病,本质上却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就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是病毒初次入侵人体时的表现,常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则是潜伏的病毒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的局部皮肤表现,常见于中老年人。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水痘症状,另一部分患者则为隐性感染。无论是哪种感染,都会有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当某些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会被重新激活,表现为典型的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患者讲话、咳嗽时会排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会发生感染。除了呼吸道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水痘的“痘”和带状疱疹的“疱”本身就是病毒的储存库。当患者的痘液或者疱液接触到健康人的黏膜或者有细微破损的皮肤时,很有可能造成感染。
正因如此,虽然带状疱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需佩戴口罩,但也要避免与没有水痘病史或者水痘疫苗接种史的人群直接接触,尤其是婴儿或者本身存在免疫抑制的特殊人群,以免出现新发感染。
了解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疫苗。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可选择性增强呼吸道黏膜部位的免疫反应效果,阻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入侵,守住了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关卡。在临床实践中,水痘疫苗于12~15月龄注射首剂,4~6岁加强注射第二剂。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减毒活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缺乏针对脊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的保护作用,无法起到长期抑制带状疱疹发作的效果,因此不能代替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为重组疫苗,其有效成分能够极大地增强针对病毒再激活的免疫反应,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但是相应的,这些经过特殊设计的疫苗缺乏对黏膜的保护作用,因此无法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也不能代替水痘疫苗。在我国,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被批准用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带状疱疹预防。
在临床实际决策时,是否建议接种水痘或者带状疱疹疫苗,医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信息,并经过专业的医学评估。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妊娠情况、上一次带状疱疹发作时间,以及合并用药等因素,都会被纳入考量。因此大家在接种前应前往免疫预防门诊就诊,专业医师会进行充分评估,以确保疫苗应用的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