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IVF策略如何优化?一个病例梳理!

已认证的机构号 · 发布于 5 天前 · IP 浙江浙江
904 浏览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伴有周围平滑肌细胞增生引发的良性疾病,常导致痛经、月经异常,还会通过改变子宫微环境、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可增加不孕与流产风险。当合并输卵管因素不孕时,患者自然受孕概率极低,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ET)成为主要助孕手段。本文分享一例 33 岁,子宫腺肌病合并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通过个体化卵泡期长方案,在促排后期针对性补充重组人促黄体激素(r-LH),以优化卵母细胞质量,最终通过鲜胚移植成功实现临床妊娠的病例。期望本案例能为同类复杂病例的助孕方案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病例简析

女性患者,33 岁,IVF 助孕顺产后同居未避孕未孕 3 年。2019 年外院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右侧输卵管显示不清、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并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中明确右侧输卵管近端梗阻、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B 超提示子宫腺肌病声像。染色体检查示 46,XX,inv(9)(p12q13)。2021年首次IVF周期采用卵泡期长方案,获卵7枚,移植2枚D3胚胎未孕,后续冻融周期移植2枚囊胚后单胎妊娠并足月分娩。现因无冻存胚胎,要求再次行IVF助孕。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 女方,33 岁,身高 165cm,体重 59kg(BMI 21.7kg/m²)。2019 年 8 月生化妊娠 1 次,此后未避孕未孕。同年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明确右侧输卵管近端梗阻、左侧通而不畅。2021年首次IVF周期获卵7枚,移植未孕,冻融周期移植后单胎分娩。

√ 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地贫筛查提示 α 地贫基因 4.2 基因缺失。

• 入院诊断

√ 女方:1. 原发性不孕症;2. 右侧输卵管阻塞;3. 左侧输卵管不全阻塞;4. 子宫腺肌病;5. 染色体异常:46,XX,inv(9)(p12q13);6.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助孕史(1 次)

√ 男方:1. 男性不育症;2. α 地贫基因 4.2 基因缺失

• 基础情况(2025年3-4月)

√ FSH:6.9mIU/mL

√ LH:6.7mIU/mL

√ P:<0.05ng/mL

√ E2:37.76pg/mL

√ T:0.46ng/mL

√ PRL:13.01ng/mL

√ AMH:3.26ng/mL

√ 女方染色体:46,XX,inv(9)(p12q13)

• 其他情况

√ 查体:一般体格检查及妇科专科查体无异常。

√ 2025年3月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病声像(子宫大小84mm×71mm×52mm,形态饱满,肌壁回声不均,粗糙增强,见栅栏征,宫底前壁较为明显,最宽处肌壁厚约31mm);双侧AFC共16个。CA125:86.8mIU/mL。

√ 2019年6月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显示不清,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遂行腹腔镜检查术+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加压通液术+宫腔镜检查术+诊刮术,术中示:宫腔形态正常,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右侧输卵管近端梗阻。

√ 2021年5月卵泡期长方案取卵7枚,IVF正常受精4枚,新鲜周期移植2枚D3胚胎后未孕,冷冻2枚囊胚。2021年10月解冻移植2枚囊胚后单胎妊娠,后足月顺产1孩。

√ 月经史:平素月经基本规律,初潮13岁,5/30~37天,经量正常,轻度痛经,末次月经:2025.04.18。

√ 婚育史:1-0-0-1,2019 年 8 月生化妊娠 1 次,此后未避孕未孕。2021年10月解冻移植2枚囊胚后单胎妊娠,后足月顺产1孩,体健。

• COS方案:

既往治疗:卵泡期长方案(2021年5~6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37.5 IU

√ Gn天数:13 天

√ 降调节药物:曲普瑞林 3.75 mg

√ 获卵:获卵数7枚,MII卵数7枚

√ 获胚:获D3优质胚胎4枚,2枚 D3胚胎移植,剩余 2枚 进行囊胚培养,形成2枚囊胚(其中1枚为优质囊胚)

√ 移植:新鲜周期移植 2 枚 D3 胚胎未孕

√ 妊娠结局:2021 年10月1日采用 GnRH-a+HRT方案行冻融胚胎移植(2 枚囊胚),单胎妊娠,后足月顺产 1 孩。

本周期治疗:卵泡期长效长方案(2025年4-6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137.5 IU

√ Gn天数:12天

√ 降调节药物:曲普瑞林 3.75 mg

√ 其他用药: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IU x5天

√ 获卵:获卵数11枚,MII卵数11枚

√ 获胚:获9枚正常卵裂的可利用胚胎,2枚 D3胚胎移植,7枚继续囊胚培养,全部成功形成囊胚(其中4枚为优质囊胚)

√ 移植:新鲜周期移植2枚D3优质胚胎(患者本人坚决要求移植2枚)。

√ 妊娠结局:2025 年 6 月 23 日血清 HCG 2494 mIU/mL;2025 年 7 月 9 日 B 超提示宫内早孕,双绒毛膜囊双胎,均如孕 6W+5。

 

表1本周期卵巢刺激过程

img

表2 本周期胚胎培养及处理记录

img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本例患者为子宫腺肌病合并输卵管阻塞的继发不孕者,曾于 2021 年行卵泡期长方案 IVF 治疗,虽获囊胚但新鲜周期移植失败,冻融移植后成功分娩。本周期促排仍选用卵泡期长方案,初始予曲普瑞林 3.75mg 降调节,后以重组人促卵泡激素137.5IU 启动促排。促排监测中发现血清 LH 水平持续偏低,于促排中后期适当添加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IU。最终获卵 11 枚,胚胎实验室指标(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质囊胚率等)较上周期有所提升,新鲜周期移植 2 枚 D3 优质胚胎后实现双胎妊娠。

治疗心得

子宫腺肌病是本例患者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其引发的子宫肌层结构异常、局部微环境改变会直接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胚胎着床失败风险。因此,治疗策略需兼顾 「改善子宫环境」与「提升胚胎质量」:一方面,选择卵泡期长方案,利用 GnRH-a 对子宫腺肌病的抑制作用,减少异位内膜活性,间接优化子宫容受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调控促排过程,获取更多优质胚胎,以「胚胎数量与质量优势」弥补子宫环境的不足,提高妊娠成功率。

此外,内源性 LH 对卵泡膜细胞产生雄烯二酮(雌激素前体)、优化卵泡微环境、促进卵母细胞胞质成熟至关重要。若因 GnRH-a 过度抑制导致 LH 持续偏低,会直接影响卵母细胞质量与胚胎发育潜能。本周期基于实时激素监测动态调整,及时补充外源性 r-LH。通过卵泡期长方案联合 r-FSH 与 r-LH 的治疗策略,本周期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质囊胚率等方面相比上周期均有提升,这印证了「动态监测 - 精准调整」在复杂病例中的重要性。

子宫腺肌病 (80)
不孕不育 (72)
纠错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