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电除颤技术操作考核标准解读

危重急救版达人 · 发布于 23 小时前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309 浏览

1.电除颤时除颤能量如何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200J能量被广泛推荐为室颤患者的初始除颤能量选择。

研究表明,双相波除颤通过双向电流,能量较低即可有效转复室颤,同时减少心肌损伤。虽然200J被推荐为初始能量,但指南也强调能量递增策略的重要性。如果首次200J未能成功,则可能需要增加能量(如200J后360J)进行后续除颤,但目前仍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能够明确证明递增能量策略在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或神经功能预后方面优于固定能量策略。

2.电除颤时点击部位如何选择?

(1)前侧位(A-L):

一个电极板放置在患者右锁骨中线第2、3肋间,即心底部。

另一个电极板放置在患者左腋前线第5、6肋间,即心尖部。

该位置常用于室颤患者的电复律。

(2)前后位(A-P):

一个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左胸前区,(心尖部),即标准心电图导联V2-V4的位置。

另一个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背部,位于左肩胛骨下角区域,正对于前胸的电极片。

有研究表明,对于房颤的电复律,前后位可能更有效。

3.电除颤时电极板加压压力应为多少?

成人推荐值:

欧洲复苏委员会建议成人使用手动电极板时最佳的按压压力为8Kg。

部分文献提到最低5Kg的压力要求。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建议,电除颤时需对电极板施加一定压力(3~5kg)。

目前关于电除颤时电极板施加压力的具体数值,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现有临床实践中所参考的压力值,多源于专家共识,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尽管如此,现有证据与临床经验均指向“适度用力按压”的核心操作原则,以保障电除颤能量的有效传递。

4.除颤与胸外按压的时序问题

为了最大化复苏成功率,如何将电除颤无缝衔接到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中,是复苏科学演进的核心问题。

问题一:除颤后立即恢复按压vs先检查心律/脉搏

大量证据表明,除颤后即刻检查心率/脉搏会造成致命的循环中断,因此,当前国际指南均强烈推荐,在电除颤后应立即恢复高质量胸外按压,持续2分钟后再进行心律分析。

问题二:目击心脏骤停后应“先按压”vs“先除颤”

目前的指南推荐在除颤仪准备就绪的过程中,应持续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一旦除颤仪可用,应尽快完成电击,最大程度减少按压中断。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