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解剖
Part.1
颈椎侧块是下颈椎(C3-C7)特有的解剖结构,是进行后路螺钉固定的基石。它位于颈椎椎弓的后外侧,是连接颈椎椎体、上下关节突和椎弓根的复合体。
毗邻的重要结构:
- 内侧: 椎管 和内部的脊髓。
- 上方和外侧: 椎动脉。椎动脉行走于C2-C6的横突孔中,位于侧块的前外侧。
- 下方和外侧: 颈神经根。神经根从侧块前方发出,向下向外走行。


置钉
侧块螺钉打法有6-7种,介绍三种临床最常用置钉方法:

三种常用技术对比如下:


Magerl法
(A) 进钉点:侧块中点稍偏内侧和头侧。
(B) 外侧倾斜角:20至30度。
(C) 矢状面倾角:螺钉置入方向与相邻小关节面平行。

Anderson法
(A) 入口点:侧块中点内侧1 mm处
(B) 外倾角:10°
(C) 矢状面倾角:螺钉头倾30°–40°,与关节突关节面平行进针

An法
(A) 进钉点:侧块中点内侧1毫米处。
(B) 外侧倾斜角:30度。
(C) 矢状面倾角:螺钉与骨皮质表面呈15度头倾角置入。

C4-6侧块及C7椎弓根螺钉大体观
Part 3术中注意C2与C7的特殊性
C2:应尽力保留头半棘肌在C2棘突上的附着点,以防术后颈痛和后凸畸形。如需充分减压,可行C2椎板“穹顶式”潜行减压。若必须剥离,应标记肌肉以备关闭时重新附着。
C7:其棘突为伸肌群提供了重要的力臂,应尽可能保留其肌肉附着点。若C7侧块过小,可考虑改用C7椎弓根螺钉。

标准侧块钉影像表现
Part 4并发症
1.C5神经根麻痹: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术前椎间孔狭窄、C5广泛椎板切除或脊髓显著后移有关。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达2年时间。
2.神经根损伤: 常因进钉点过低或头倾角不足导致。术后出现新发根性症状者,应立即行影像学检查排除螺钉位置不当。
3.椎动脉损伤: 罕见、凶险。术前必须仔细阅片,评估椎动脉有无走行变异。 若术中出现损伤,立即用骨蜡封堵钉道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