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高龄原发性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个体化长方案如何成功助孕?

丁香园旗下专家病例合作平台 · 发布于 10-14 · IP 浙江浙江
1328 浏览

高龄女性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辅助生殖治疗中的常见难点,此类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潜在受损、内膜容受性下降等问题。本文分享一例35岁原发性不孕、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的患者,通过个体化卵泡期长方案进行控制性卵巢刺激,此次首个IVF-ET周期即成功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以期为同类患者的助孕策略提供参考。


病例简析

女性患者,35岁,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7年。2019年4月外院查超声造影示:「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曾行3周期AIH助孕未成功。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及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史,现要求行IVF助孕治疗。

 

病例概况

• 基本病史

√ 女方,35岁,身高152 cm,体重55 kg(BMI 23.8 kg/m²)。2015年结婚,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7年。2019年4月外院查超声造影示:「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2020年、2021年曾行AIH助孕治疗3个周期,均未孕。

√ 男方,36岁。精液常规提示:畸形精子症(正常形态率2.5%,PR 46.9%)。

• 入院诊断

√ 女方诊断:1、原发性不孕症;2、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

√ 男方诊断:畸形精子症

• 基础情况

√ FSH:7.80mIU/mL

√ LH:4.16mIU/mL

√ P:1.09nmol/L

√ E2:153.15pmol/L

√ T:1.03 nmol/mL

√ PRL:16.85μg/L

√ AMH:3.10ng/mL

• 其他情况

√ 查体:一般体格检查及妇科专科查体无异常。

√ 经阴道超声: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卵巢窦卵泡计数:左侧约8个,右侧约6个。

√ 超声造影(2019年4月外院):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

√ 月经史:初潮13岁,6~7/28天,经量中等,色鲜红,轻度痛经。

√ 婚育史:G0P0,2015年结婚。

√ 男方精液检查结果: PH:7.2,量:2.3ml,浓度 77.7(10^6/ml),PR (%) 46.9,NP (%)7.1,IM (%)46,精子总数(10^6/1次射精)178.6,活动精子总数(10^6/1次射精) 96.5,正常形态率(%) 2.5,存活率(%) 65,畸形率(%) 97.5,精子顶体酶 (uIU/10^6) 67.8。

• COS方案:

卵泡期长方案(2022年9月

√ Gn起始剂量: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225 IU

√ Gn天数:13 天

√ 其他用药: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IU×4天

√ 获卵:11枚,2PN 6枚

√ 获胚:可利用D3胚胎6枚(8/2.3、8/2.1、8/2.1、8/2.3、7/2.2、8/2.1),其中4枚D3行囊胚培养,获可用囊胚2枚(4BB、4BC)

√ 移植:鲜胚移植2枚(8/2.3+8/2.1)

√ 妊娠结局:移植后15天血hCG:478.70 U/L,术后29天超声确认宫内单活胎,孕39周剖宫产一活婴

 

表1 本周期卵巢刺激过程

img


病例小结

治疗回顾

本例为35岁高龄女性,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息肉手术史,AIH助孕3周期失败。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尚可(AMH 3.10 ng/mL,AFC 14枚),但存在内膜异位症背景可能影响内膜容受性。本次采用卵泡期长方案,全量GnRHa降调节有助于改善内膜容受性并对内膜异位症有一定治疗作用。在促排过程中,监测激素水平及卵泡发育情况,出现慢反应后适时添加外源性LH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 75IU,协同促进卵泡发育及成熟,最终获卵11枚,形成优质胚胎,新鲜移植后妊娠并成功分娩。

治疗心得

对于高龄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个体化促排方案尤为重要。卵泡期长方案可抑制异位灶活性,并提高内膜容受性。此外,促排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卵泡发育与激素水平,若出现慢反应或LH偏低,适时添加外源性LH有助于提升卵子成熟度和胚胎质量。此外,结合患者年龄、卵巢反应性和既往病史制定启动剂量及调整策略,是提高IVF成功率的关键。


专家简介

img

司徒艳球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201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修学习

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第三届青年委员

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生殖医学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佛山市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佛山市医师协会体重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委员

技术专长:

1、不孕症的诊治

2、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及个体化促排卵治疗

3、输卵管病变、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4、月经失调、高泌乳素血症、早发性卵巢功能减退等生殖内分泌疾病

5、反复妊娠丢失(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着床失败等)

6、多囊卵巢患者代谢异常、助孕患者体重控制、孕前指导

不孕不育 (72)
纠错
回复1 3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