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免疫|2025年9月梅毒检测专家共识出来 “奴才”斗胆“妄议中央”

临床检验版版主 · 发布于 09-20 · IP 广东广东
1841 浏览

25年9月 中华牌的专家共识出来了,让我们 “妄议”一下

下面是原文

推荐意见1 考虑到专有名称的延续性,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标,梅毒的血清学检测两类方法名称延续并统一为:(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NTT),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简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2)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T),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简称梅毒特异性抗体)。建议逐步以脂质抗原试验替代NTT(强,高)。


推荐意见2 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窗口期比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一般作为梅毒筛查和/或验证的指标(强,高)。

推荐意见3 尽管已有研究提示未能及时治疗的梅毒患者或早期梅毒感染的兔模型中,其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滴度也会有≥2个稀释度的下降(如从1∶16下降为1∶4)或转阴,但目前仍推荐该指标作为梅毒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寻找新的疗效判断指标并应用于临床,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强,高)。

推荐意见4 以NTT作为初筛的传统血清学检测流程的应用主要基于实验室资源(人力、空间、费用、检测量以及服务人群)的考虑,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影响梅毒的诊治,不推荐临床使用(强,高)。

推荐意见5 以TT作为初筛的逆向血清学检测流程,具有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推荐临床使用(强,高)。


推荐意见6 用于临床TT初筛的方法可以选择高敏感度和高通量的方法(如Tp-CIA和Tp-EIA),而验证试验更应考虑特异度高的方法。建议对可疑阳性样本采用同等敏感度或更高敏感度的另一种不同原理的TT作为验证。为排除生物学假阳性的样本,建议采用更高特异度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如TPPA、FTA-ABS等)作为验证(强,高)。

推荐意见7  首先推荐有条件的地区和实验室,或根据临床需要(如手术、孕妇临产前、临床用血等应急情况,以及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等可疑患者的诊疗)采用双检血清学检测流程进行梅毒检测,可以获得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准确掌握患者的疾病状态,节省诊断时间以便及时地治疗。


推荐意见8 第4种血清学检测流程与逆向血清学检测流程的一致性高,都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强,高)。


推荐意见9  随着TT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方法学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在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史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单纯采用一种TT作为诊断依据。建议对可疑阳性样本采用同等敏感度或更高敏感度的另一种不同原理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剂作为验证。为排除技术性假阳性或生物学假阳性的样本,建议采用更高特异度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作为验证(弱,高)。


推荐意见10  不管是第4种或简易检测流程,推荐对诊断后的患者补充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作为梅毒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依据(强,高)。


4种路径

img

早期方案 会被淘汰


img

2020年被纳入我国推荐的检测方案之一。


现在来介绍第3种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健康保护局,以及我国学者推荐的方案之一  

img

注: a临床高度怀疑一期梅毒,可行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如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兔感染试验等),并随访。 b随访1、4、6周后(询问病史为既往感染者可不用随访),再次采样,若TT/NTT均阴性,可排除梅毒诊断;若TT/NTT均阳性,则支持梅毒诊断;若TT阳性和NTT阴性,可能为梅毒既往感染,但不能排除现症梅毒。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将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免疫印迹等作为补充试验


重点是第4种 路径

2014年提出第4种血清学检测流程(以前也称为第3种血清学检测流程,鉴于引入双检血清学检测流程,故称为第4种血清学检测流程):以TT作为初筛,阳性标本再用另一种TT进行验证。与逆向血清学检测流程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将NTT纳入梅毒检测流程中。目前,第4种血清学检测流程已经被2014年以后的欧洲指南以及2015年加拿大公共卫生实验室指南所推荐。

img

 梅毒的其他血清学检测流程(5A为第4种血清学检测流程;5B为简易血清学检测流程。在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史明确的前提下使用)注:a临床高度怀疑一期梅毒,可行梅毒螺旋体病原学检测(如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兔感染试验等),并随访。 b随访1、4、6周后(询问病史为既往感染者可不用随访),再次采样,若TT筛查和验证均阴性,可排除梅毒诊断;若TT筛查和验证均阳性,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或临床症状,则支持梅毒诊断;若TT阳性而验证阴性,则为特异性抗体技术性假阳性或生物学假阳性,但无法排除梅毒诊断。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将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免疫印迹等作为补充试验。 c对可疑阳性样本采用同等敏感度或更高敏感度的另一种不同原理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剂作为验证。为排除技术性假阳性或生物学假阳性的样本,建议采用更高特异度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剂作为验证。Tp-CIA为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试验,Tp-EIA为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PA为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华丽分割线----------------------------------------------


下面来讲 精彩的 “妄议中央”部分

首先 NTT 的名称 要改

img
img
img



脂质抗原 代替NTT



另外 PCR 方法出来了,应该是指南之时还没出来有,所以还不用,期待 下一版的专家共识 有对此评价



梅毒 (78)
2 2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