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倒 + 临床饱和,护理人写 SCI 的时间到底从哪来?求前辈支招!
上周白班连轴转 4 天,每班管 8 个术后病人,从晨间护理、医嘱核对到伤口换药连轴转,下班时腰都直不起来。好不容易熬到夜班,凌晨收了 3 个急诊入院,处理完抢救记录天都亮了,回家只想倒头睡,哪还有力气碰文献。
这大半年来,SCI 选题改了三版定在 “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护理干预”,可数据收集才记了 12 例就断了档 —— 白班忙到没时间跟进患者随访,夜班后补觉起来,刚想整理数据,科里又 call 说之前的护理记录有疏漏要补填。
最崩溃的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碎片时间总被打断。上周三下午休半天假,特意泡在图书馆,结果半小时内接了 6 个同事的工作电话,还有家属追着问出院指导,等终于清静下来,盯着英文摘要看了十分钟,一个词都没看进去。
文献综述更是没头绪,收藏夹里存了 50 多篇文献,要么是夜班后脑子昏沉读不进去,要么是刚理清逻辑就被突发的护理问题打断,下次再看又得从头梳理。眼看同批入职的同事都开始投稿了,我这儿还卡在起步阶段,真的急到失眠。
总想着有点头绪就写,但是天天忙的焦头烂额的,一点头绪都没有,大家都是什么过来的,到底谁规定护士也要发SCI啊
想问问各位前辈,你们临床最忙的时候是怎么平衡的?比如夜班间隙能利用起来看文献吗?数据收集有没有不耽误工作的小技巧?哪怕是 “睡前用 5 分钟列文献阅读清单”“利用交接班空隙记数据” 这种细碎方法也行,实在快被 “没时间” 逼疯了,求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