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 Research | 1990–2021年全球免疫介导炎性疾病(IMIDs)的疾病负担

期刊:Med Research
第一作者:Xueping Zhu, Mengli Yue, Xu Zhang
资深作者:Yuanxia Han
通讯作者:Qingwei Zhang(zhangqingweif@hotmail.com);Yize Mao(maoyz@sysucc.org.cn);Xin Guan(m18535280031@163.com)

注释:
ASIR: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指调整年龄结构后的人群发病率
ASM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指调整年龄结构后的人群死亡率
ASDR:年龄标准化残疾调整生命年率,调整年龄结构后的人群残疾调整生命年率
亮点
1.首份全面的全球IMIDs负担全景图
本研究利用的GBD 2021数据库首次系统性分析七种主要IMIDs(哮喘、多发性硬化、1型糖尿病、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炎症性肠病)从1990至2021年全球流行病学趋势的研究。覆盖204个国家/地区,综合评估了年龄发病率、死亡率、DALYs 三大核心负担指标,并按年龄、性别和社会人口指数(SDI)分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细节深度,填补了IMIDs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性空白。
2.揭示疾病负担与SDI的复杂悖论关系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关键且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矛盾现象:ASIR与SDI呈正相关,这可能反映了更好的诊断能力和病例记录。ASMR, ASDR则总体上与SDI呈负相关,尤其是在哮喘中最为显著,突显了低资源地区在疾病管理和治疗可及性方面的巨大挑战,强调了资源匮乏地区面临的特殊困境,这一矛盾为精准资源分配提供了关键证据。
3.量化健康不平等并揭示疾病特异性模式
文章在SDI分层的基础上,还系统地应用了不平等斜率指数(SII)与不平等集中指数(CII)两个指标来精确量化IMIDs负担在不同国家和收入群体间的不平等程度。关键发现不同IMIDs的不平等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哮喘始终表现出明显的 “亲贫”不平等;而类风湿关节炎则表现出 “亲富”不平等。这种疾病特异性的不平等模式对于设计和实施精准的、针对特定疾病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4. 揭示特定脆弱人群与地理热点
研究清晰地识别出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女性患者的ASIR、ASMR、ASDR均高于男性;儿童和老年人是负担最重的年龄组。通过历史和预测数据,明确指出了未来的地理热点区域,这为资源分配和针对性干预措施指明了优先方向。
5.长期趋势分析与未来预测
本研究不仅描述了历史负担,还利用 Joinpoint回归模型识别了1990-2021年间疾病负担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和阶段性趋势,揭示了不同疾病、不同SDI区域随时间演变的复杂模式。更重要的是,应用 ARIMA模型预测了到2046年的疾病负担,表明整体负担预计将显著下降,但地理差异将持续甚至加剧,为未来的资源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前瞻性依据。
摘要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IMID) 是一组异质性的慢性疾病,给全球健康带来沉重负担。尽管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全面的流行病学评估仍然有限。本研究分析了 1990 年至 2021 年七个主要 IMID 的全球负担,并预测了到 2046 年的趋势。
本研究使用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集,评估了 204 个国家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死亡率(ASMR)和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ASDR)。采用连接点回归分析时间趋势,ARIMA 模型预测未来负担。使用 Pearson 检验评估年龄标准化率 (ASR) 与社会人口指数 (SDI) 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不平等斜率指数 (SII) 和浓度指数(CI)评估不平等。
研究发现从 1990 年到 2021 年,全球 IMID 负担的 ASDR 和 ASMR 均有所下降,其中哮喘主要推动了这一趋势。然而,不同地区和疾病的 ASIR 差异很大,其中哮喘表现出最高的总体 ASIR。2021 年,海地共和国的哮喘 ASIR 最高,为每 100,000 人 1617.116 例,而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的哮喘相关 ASMR 和 ASDR 最高。SDI 与 ASDR 和 ASMR 呈负相关,但与 ASIR 呈正相关。预测显示,到 2046 年,ASIR 将下降 36.5%,ASDR 和 ASMR 预计将分别下降 41.2% 和 74.9%。疾病负担的地域差异将持续存在。本研究表明IMIDs的总体流行病学趋势虽已有所改善,但仍有必要更多地关注特定人群(如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的疾病负担。此外,不同SDI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疾病负担,这一事实进一步凸显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结果
1.IMIDs负担的全球趋势
全球免疫介导性疾病(IMIDs)的负担在不同地区差异显著。海地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不同疾病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影响也不同。哮喘和特应性皮炎是导致健康损失的主要疾病。总体上看,女性的伤残调整生命年略高于男性。健康损失在年龄分布上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尽管男性和女性的总体死亡率相近,但死亡发生的年龄段有所不同:男性死亡高峰更早(约70多岁),女性则更晚(约80多岁)。哮喘是最常见的IMID,其次是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女性的总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并且无论男女,发病率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图1
2.1990至2021年不同SDI地区IMIDs疾病负担的演变
2.1 伤残调整生命年 (DALYs)
1) 整体趋势: 全球IMIDs造成的健康损失负担在所有SDI地区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欠发达地区(低SDI)。
2) 不同疾病趋势:
- • 哮喘:全球范围内持续下降,下降最明显的是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
- • 特应性皮炎:在所有地区负担基本保持稳定。
- • 1型糖尿病:负担有波动但最终下降,下降幅度较平缓。
- • 炎症性肠病:在大多数地区下降,但在最发达地区(高SDI)曾短暂上升,最终整体变化不大。
- • 多发性硬化症:仅在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总体下降(且波动较大),其他地区则上升。
- • 银屑病:是唯一在所有地区负担普遍上升的疾病,尤其在中等发达地区上升明显。
- • 类风湿关节炎:在最发达地区(高SDI)下降,但在欠发达地区上升,尤其是中等欠发达地区(中低SDI)。
2.2 死亡率
1) 整体趋势:全球 IMIDs 的死亡负担在所有 SDI 地区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
2) 不同疾病趋势:
- • 哮喘:全球范围内持续下降,下降最明显的是最发达地区(高SDI)。
- • 1 型糖尿病:在所有地区均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
- • 炎症性肠病:在高 SDI 地区曾短暂上升,但整体在大多数地区下降,中 SDI 地区降幅最显著。
- • 多发性硬化症:仅在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总体下降且波动较大,中等欠发达地区(中低SDI)则明显上升。
- • 类风湿关节炎:在最发达地区(高SDI)下降,欠发达地区(低SDI)及中等欠发达地区(中低SDI)保持稳定。
2.3 发病率
1) 整体趋势: 全球IMIDs的发病率在所有地区均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等欠发达地区(中低SDI)。但在2005至2010年间,所有地区发病率都曾上升,尤其在最发达地区(高SDI)。
2) 不同疾病趋势:
- • 哮喘: 在所有地区总体下降(在中等欠发达地区下降最显著),但也经历了2005-2010年间的短暂上升(在最发达地区上升最急剧)。
- • 特应性皮炎: 仅在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有轻微上升。
- • 1型糖尿病: 普遍上升,在最发达(高SDI)和中等发达(中高SDI)地区上升幅度最大。
- • 炎症性肠病: 在所有地区上升,在中等发达地区(中SDI)上升幅度最高,在最发达地区(高SDI)2005-2010年间上升加速。
- • 多发性硬化症: 是唯一呈现下降趋势的疾病,但这种下降仅限于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
- • 银屑病: 在所有地区普遍上升,在中等发达地区(中高SDI)上升尤为显著。
- • 类风湿关节炎: 在所有地区一致上升,在中等欠发达地区(中低SDI)上升幅度最高。

图2
3. 疾病负担、死亡率、发病率与社会发展水平 (SDI) 的关系
健康损失负担 (DALYs):总体负担以及哮喘、1型糖尿病的负担,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高。
特应性皮炎、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的负担则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在较发达地区更高)。
死亡率:总体死亡率以及哮喘、1型糖尿病的死亡率,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高。
炎症性肠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死亡率则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在较发达地区更高)。
类风湿关节炎的死亡率与社会发展水平未发现明显关联。
发病率:总体发病率以及所研究的所有具体疾病(哮喘、特应性皮炎、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都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在较发达地区更高)。其中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的相关性最强。
4.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的社会经济学不平等性分析
1990至2021年间,不同免疫介导性疾病(IMIDs)在社会经济群体间的负担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方向。
伤残调整生命年 (DALYs) 差异:
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对富裕群体的影响略有减弱(差距略缩小)。
哮喘对贫困群体的负担则加重了(差距扩大)。
死亡率差异:不平等现象最为显著。
哮喘造成的死亡越来越集中在弱势(低收入)群体。
炎症性肠病和多发性硬化症造成的死亡则更加集中在富裕群体。
发病率差异:总体差异程度相对较小。
多发性硬化症和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在富裕群体中始终明显更高(社会经济差异大)。
关键发现:整体数据的“平均”效应:
如果将所有这些疾病作为一个整体(“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来看,其社会经济差异似乎很小且变化不大。但这实际上掩盖了具体疾病间相反的变化趋势(一些疾病在富裕群体负担加重,另一些在贫困群体负担加重,相互抵消了)。

图3
5. 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至2046年的预测
整体趋势向好: 预计全球IMIDs的发病率、健康损失负担和死亡率都将显著下降。
巨大差异持续: 尽管整体下降,但各国之间、不同疾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的负担差异将依然非常显著。
热点地区各异:
- 哮喘: 健康损失和死亡负担预计集中在热带和太平洋岛国;发病率在某些中欧/加勒比地区较高。
- 1型糖尿病: 负担(尤其发病率)仍以高收入/北半球国家为主,但加勒比地区(如海地) 的死亡率可能意外增高。
- 多发性硬化症: 负担持续与高纬度/北欧地区强相关。
- 炎症性肠病: 死亡率在西欧最高;发病率在靠近北极地区可能升高。
- 类风湿关节炎: 死亡率可能在中美洲形成新热点;发病率在北欧和南美部分地区较高。
- 银屑病: 发病率在中欧负担最重。
- 特应性皮炎: 发病率在高收入地区相对稳定且较高。
结论
IMIDs的ASIR、ASMR和ASDR总体呈下降趋势。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儿童和老年人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不同SDI地区负担的研究也强调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在制定策略时,应注意预测结果中疾病负担转移的规律性,抓住时间窗口,进行预防性干预。
作者简介

关昕(通讯作者)
目前于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特种医学博士在读。其研究聚焦于临床研究、公共卫生学、影像组学及基因组学等多组学与计算机交叉领域。科研能力突出,参与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内容工作。近三年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担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多个期刊审稿人。他擅长学术指导,担任easyDSM团队助教,已成功指导多名本硕博学生及临床医师发表论文,并通过“生物信息医学苑”微信公众号(浏览量10万+)分享交叉学科领域知识。

章庆伟(通讯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博士,主要从事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在Gut、Cell Death Differ、Am J Gastroenterol、Endoscopy、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biomedicine、Am J Clin Nutr等杂志40篇以上。
期刊简介
《Med Research》是由 Wiley 与本领域数十位杰出华人科学家共同合作出版的综合性医学期刊, 期刊由香港大学袁硕峰教授和中南大学刘志雄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推动基础科学、转化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作为 Wiley 出版集团旗下的全新医学综合类期刊,《Med Research》对标国际一流医学期刊如Med、eBioMedicine 和 eClinicalMedicine, 涵盖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期刊预计将获得超过20分的影响因子。其核心目标是发表全球医学研究领域前 10% 的高影响力论文,推动医学前沿研究的发展。《Med Research》旨在通过提供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传播创新性研究成果、临床观察以及深入的学术讨论,从而提升全球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期刊将刊登多种类型的文章,包括原创研究、综述、评论和通讯, 涵盖生物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重点关注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为鼓励和支持更多高质量研究的发表,在期刊成立的前三年,作者无需支付任何版面费用, 即可发表其研究成果。
期刊信息
- • 🔗 期刊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84971
- • 🌐 出版社: https://www.wiley.com
- • 📧 邮箱: office@medresearch.org.cn
- • 💬 公众号:Med Research